保护环境后的居民生活的改变

要写通过改善环境后,人们生活的不同,与改善

文明礼貌从我做起、《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等。
文明礼貌从我做起
早上好!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先让我为大家讲述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尤其是对于我们施桥中心小学的学生来说,你们中有不少学生是经过各种途径和努力后,才得以成为了施桥中心小学的一员。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尤其星期六、星期日教室里、校园内垃圾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可见在教室走廊上的起哄大闹,走路推推搡搡,随意撞坏门窗,也不觉心疼;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墙头、国旗围栏和车棚围栏,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我相信,我们全体师生经过努力,一定会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谢谢大家。

做一个文明之人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

净化语言,美化校园
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聊聊美化校园的话题。我想现在可能会有一些同学在想,美化校园?我们的校园不是很美吗?你看校园里:操场上干干净净无纸屑,四周围绿树草皮话烂漫,楼房整齐一排排,同学们穿红着绿好漂亮,外面还有绿水青山来拥抱,谁敢说我们的校园不美吗啊?可是今天,老师要实话实说:我们的校园里还有美中的不足,还存在着"丑"的东西。
那么这个"丑"到底藏在哪里呢?
我说这个"丑"就藏在一些同学的嘴巴里。前些天,我路过教室门口,竟听到有同学在相互传唱这样的一首打油诗:(什么)读书苦啊,读书累,读书还要缴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
下面还有更难听的,我也不好意思给大家再背下去了。当时,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办公室,跟老师聊起这样的事情。老师们在生气之余告诉我,前些时候还流传过这样一个顺口溜:(什么)一年级是小偷二年级是贼,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帅哥排成对,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
这是什么话?是怎样的人编造的?其编造的目的又在哪里呢?同学们对这样的一些问题思考过吗?昨天,老师对这些问题,思考了一个晚上,现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对于第一个问题--这是些什么话?我说是瞎话瞎讲,以为根本没有这个事实,纯属胡编乱造。第二个问题--是些怎样的人胡编乱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无大志,不愿学习,只贪图眼前舒服与享受的,又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他们的别有用心又再哪里呢?--他们学坏了,还想让更多的人也跟着学坏。打个比方,他们已经落水了,快要淹死了,还想多找几个人下水陪他们一起淹死,这就是他们的目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说,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语言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想做一个文明的学生,首先应该从学会说文明的语言开始。
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园应该是一个美丽而纯洁的地方,所以我们绝不允许此类不文明语言来玷污我们美丽纯洁的校园,毒害小朋友们纯洁美丽的心灵,大家说,对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地抵制这些不文明语言的传播。 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都来自觉地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让我们人人都来用美丽的语言,给我们的校园再添一份美吧!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会慢慢枯竭;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人类就会面临灭亡;如果不保护环境,不仅是人类,地球也会逐渐走向灭亡;如果不保护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将会消逝;如果不保护环境,天空将变成黑暗,我们将不但呼吸不到所需的空气,而且看不到光明;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我们的水源将被破坏,江河湖泊和海洋就会由清变混最终干枯;如果不保护环境,噪声将会困挠我们生存的空间从而打破和谐和平静;如果不保护环境,动物将离我们而去;如果不保护环境,植物将枯死带走绿色只剩下恢暗;如果不保护环境,我们的城市将变成废墟;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国家;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社会;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社区;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家庭;如果不保护环境,自然就不能和谐;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友爱和平,就没真善美……如果……如果……那将只留下孤独的人类在暗然神伤中自相残杀走向毁灭!!!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曾几何时,我们还陶醉在人类发展的激情乐章中:科技在巨大进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城乡建设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大幅度提高。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现在和未来,无不令人欢欣鼓舞。然而,人类社会为之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就是对自然无节制地、无情地攫取引发的大自然更加无情的报复。环顾四周,我们实际上处于相当被动和困难的境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等包围着我们;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等等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家庭生活,吞噬着我们的健康;资源短缺、人口爆炸又威胁着人类的未来。美丽的自然在退化,我们的健康被蚕食,这一切的一切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亮起了红灯,它告诫我们:如果不树立环境意识,停止一切有害环境的行为,作为地球公民的我们将面临生命与健康的集体陷落。

也许你会说我在说大话讲大道理,那么让我们不妨把目光收回到我们玉溪:玉溪东枕盘江,三湖相邻 ,平坝错落,良田鳞次,村落密布,一派田园风光;西据哀牢峻岭,古树浓荫,飞瀑洒珠,奇花异鸟,春色常驻,天工尽显神奇。山水环绕,鱼米飘香,钟灵 秀人杰地灵,清溪碧玉。在历史长河中,汉、彝、哈尼、傣、回、白、蒙古、苗、拉祜等民族世代和睦相处,人文多元各具特色。然而,在环境保护上却表现炯异:有人在随地吐啖,有人却在维护卫生;有人在狠命抽烟,有人却在洁身自好;有人在零落尘泥碾作尘中开着汽车骑着摩托使劲排放尾气,有人却在不动声色中做着环保;有人在毁林开荒中挖山不止,有人却在把一生献给青山中终其一生;有人在青山绿水间盗伐林木,有人却在保护山林中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有人在安之若素中大吃大喝品赏山珍海味,有人却在平平常常中品味生活;有人在休闲娱乐中影响别人,有人却在轻声细语中共享天伦之乐;有人在深山老林中低水平开挖矿藏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制造噪声排放烟尘,有人却在精于求精中珍惜宝藏唯恐排出物超标;有人在城市马路中拉拉链,有人却在叹息中复叹息 ;有人在广场公园中践踏草坪摘花攘草,有人却不得不在不厌其中辛勤耕耘;有人在装修家居中讲档次,有人却在喋喋不休中警示众人……有人……有人……不用我再一一列举,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人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人是保护环境的战神:两种人两种态度,两种意识,两种人生,两种结果,熟轻熟重?谁对谁错?选择那一种人?不言自明。

综上所述,环保无小事,环保是生命,环保是事业,环保大于天,环保大于地,环保大于人。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山川,为了我们的河流,为了我们的城市,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人类,为了我们的生存和质量,为了我们的生命,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我们在这里大声呼吁:我们都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梦寐玉溪溪上路,竹枝斜出出青帘”

最后,我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保护环境,从你从我做起!

北京市城市水环境治理取得成果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北京市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取得很大进展,北京的城市水系基本实现了贯通,水质较以前也有了很大提高。

为治理城市水环境,北京市共投资11亿元人民币,清淤178万立方米, 挖土方 148万立方米,新增岸边绿地62公顷,新增水面15公顷。

为治理城市水环境,北京市共投资11亿元人民币,清淤178万立方米, 挖土方 148万立方米,新增岸边绿地62公顷,新增水面15公顷。

各种神奇有趣的
绿色建筑
在西方发达国家,节能与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对引导我国刚起步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对于我们少走弯路,加快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是不可替代的。
美国
美国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的试点建造工作,近年来异常活跃,已建造具有特色的生态建筑有:
1.美国生态房。美国诺次大学设计并建造了一种生态房。这个四居室的生态房,隔热性能特别优良,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家庭用电依靠安装在凉亭上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来提供。用水是从屋檐流下来的雨水,蓄存在地下室,使用前用沙床过滤,粪便和污水则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
2.美国生态村。在面积为488公顷的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维寺的海岛上,建起了150栋生态房屋,叫做生态村。这里保留着原来的自然面貌,没有一点人为破坏的痕迹。设计者在建筑这些生态村时,用合住的方法替代了以前的独住,如每6~8个住宅单元合用一个能源中心、一个煤气锅炉、一个家用热水器和一个通风系统等。但仍有的独住的成分,如每家每户还是有自己的卧室、浴室和厨房等。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变得切实可行,据测算,这种生态村里的居民其能源用量仅为原居住地的五分之一。
3.美国的植物建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在芝加哥建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生态楼,楼内没有砖墙,也没有板壁,而是在原来应该设置墙壁的地方种上植物,把每个房间隔开,人们称这种墙为“绿色墙”,称这种建筑为植物建筑。这种建筑的施工方法并不复杂,它无需成材木料,无需采用笨重的建筑设备,而是就地取材,以树林为主材,采用经过规整的活树林来做“顶梁”、“代住”和“替代墙体”。运用流行的“弯折法”和“连接法”,建造出许多构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横生的拱廊、曲桥、屏风、围场、商场、住宅和办公楼等。
4.美国绿色旅馆。美国为满足大众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建成了一座别具风味的绿色旅馆。旅馆的建筑材料有一半取自经再生制造的铝、玻璃、铁、钢等。旅馆内的用品尽量“安全”,如用不含酸的信封、信纸,以植物油炼制的肥皂,不用化学合成的洗衣粉,床单、毛巾等均不用化学纤维,而是用不受杀虫剂、化肥污染的棉花或亚麻织成。
5.美国新型太阳能建筑。美国太阳能设计协会正在研制新型的太阳能住宅,称为建筑物一体化设计,即不再采用在屋顶上安装一笨重的装置来收集太阳能,而是将那些能把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直接嵌人到墙壁和屋顶内。这种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是该协会创始人史蒂文·斯特朗在20年前所倡导的,由于当时太阳能电池过于昂贵,无法实施。如今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只有20世纪80年代价格的三分之一,所以推广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电力供应商被吸引的原因是太阳能电池能够在白天高峰时间内产生过剩的电能,从而形成电能储备,可供随时使用。根据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美国电力供应部和能源部合作正在研制推出一些新型建筑部件,如用于住宅屋顶太阳能“屋面板”,及用于商业性建筑正面的“窗帘式墙壁”。
6.美国资源保护屋。美国一家建筑公司为保护环境,节省地球资源,用回收的垃圾建造房屋,开创解决未来住宅的新创举。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房屋,被命名为“资源保护屋”,俗称“垃圾屋”。他们在360平方米的地面上,建造了4间居室,2间浴室和可停放2部汽车的车库,同时,室内陈设齐全配套。屋框架似乎很简单,主要是从破旧的汽车和桥梁中回收的钢材,外饰由锯末和碎木加上20%聚乙烯制作而成,这不但减少木材的使用,也不像木材那样会招引白蚁,使房屋更坚固安全。废物建房的特点,在建房时,可就地回收65%的金属、纸板、木材废物等,较好地解决了废物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实用经济可行,这家公司获全美年度住宅风格奖。
7.美国绿色办公楼。美国Mobil公司建成一栋建筑面积为6.2万平方米的绿色办公楼。这栋办公楼在美国环境局的支持下,由于在选材、照明效率、降低加热和冷却负荷、通风和改善建筑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设计,在节约资金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办公楼建成后不到一年可节约有关费用11.57万美元,照明和设备能耗可降低50%以上。
8.美国的绿色办公室。美国国立资源保护委员会总部是以节能、保护环境及健康为原则,以废旧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为主要材料建筑的绿色办公室。该栋办公楼从外表看,与普通写字楼并无区别。但它的墙壁其实是由麦秸杆压制并经过高科技加工而成。但其坚固性并不次于普通木结构房屋。其地板系由废玻璃制成,办公桌由废旧报纸与黄豆渣制成。最具特色的是其外墙外绕爬山虎等多种蔓生植物。这件绿衣不仅使办公室显得美丽清爽,并且能调节空气,使室内冬温夏凉,有益于身心健康。
德国
1.德国的生态楼。德国柏林建造了第一座生态办公楼。大楼的正面安装了一个面积64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来代替玻璃幕墙,其造价不比玻璃幕墙贵。屋顶的太阳能电池负责供应热水。大楼的屋顶设储水设备,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储存的雨水被用来浇灌屋顶上的草地,从草地渗透下去的水又回到储存器,然后流到大楼的各个厕所冲洗马桶。楼顶的草地和储水器能局部改善大楼周围的气候,减少楼内温度的波动。
2.德国的太阳能房屋。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斯建造了一座能在基座上转动的跟踪阳光的太阳房屋,该房屋安装在一个圆盘底座上,由一个小型太阳能电动机带动一组齿轮,该房屋底座在环形轨道上以每分钟转动3厘米的速度随太阳旋转。当太阳落山以后,该房屋便反向转动,回到起点位置。它跟踪太阳所消耗的电力仅为该房屋太阳能发电功率的1%,而该房太阳能量相当于一般不能转动的太阳能房屋的2倍。
3.德国的植物生态建筑。德国在汉诺威城市建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名为“莱尔草场”的住宅区,这住宅区是按照“植物生态建筑”建造的。所谓“植物生态建筑”指的是按照生态平衡的大批量,使植物与居住空间融为一体,互为依存,是古老的建筑学和年轻的生态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住宅区内,69套院落式上下两层的民居错落有序地分布着。每栋楼房外表各有特色,内部设计也不尽相同,每栋楼房结构为砖木骨架,四壁用木材,显得朴实无华。居室里铺设的是麻织地毯或用玉米皮或麦秆纺织,沙发大都采用纯棉布料制成,符合环保要求,图案讲究雅洁,以简单的条纹、格子或碎花等图案为主,甚至是净色的。家具不采用坚硬的家具,而多采用不喷任何涂料的原色木器家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莱尔草场”修起了绿色的生态化公路。这种新型公路不仅两旁种植了高耸的林带和繁茂的花草用来防止空气污染和减少噪声,而且还在路面上实施了绿化。“莱尔草场”的路面上穿着小孔,并在小孔里种上绿草,路面在绿草的保护下不会受到汽车碾压的影响。由于70%的长有绿草,大大减少了太阳光在路面的反射。行走在“莱尔草场”里,犹如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听不到汽车奔驰时所发出的噪音,也闻不到刺鼻的汽油味,感到格外赏心悦目。
4.德国能量可自给自足的太阳能住房———零能量住房。一种能量自给自足的太阳能住房———零能量住宅在德国1995年BHW展览会上展示,给参观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种住宅过去认为是空想的,不可能实现的,但今天成了现实。这种100%靠太阳能供给的住宅,可以不需要电、煤气、木材或煤,这样就不需要烟囱和取暖炉也没有有害的废气排人空气中,保持环境空气的清新。
这种房屋的设计,向南开放的平面是扇形平面,这样可以获得很高的太阳能射幅能。其墙面采用储热能力较好的灰沙砖、隔热材料和装饰材料组成。阳光透过保温材料,热量在灰沙砖墙中存储起来。白天房屋通过窗户由太阳来加热,夜间通过隔热材料和灰沙砖墙来加热。
荷兰环保屋
近几年来,荷兰在推行“环保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荷兰推行的“环保屋”屋顶铺草皮,使原来光秃秃的屋顶成为绿色屋顶;四壁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排水管用陶瓷代表塑胶管,并增加使用多种“循环再造材料”,避免混凝土及乙烯基等化学材料的过多使用;引雨水冲洗厕所,以节约用水;在室内设置了温度、灰尘、化学品、放射性毒素等测量计,监测室内的空气污染。目前,在荷兰建“环保屋”其成本约比建普通房子高10%。
英国绿色城市
20世纪50年代,伦敦曾被一场黑沉沉的烟雾笼罩,造成白天黑夜不分。烟雾在数天内不散,结果有4000名市民被夺走生命。这就是被载入环保史册的伦敦烟雾事件。为净化空气,英国50年代后期出台了《洁净空气法》。根据该法案,伦敦划出煤烟控制区,并以法规形式规定了在这些区域内只许燃烧无烟煤,或必须使用可对煤烟进行完全净化的炉具。在70年代,英政府推出了《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对其进行罚款等严厉处罚。伦敦环境治理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科学管理。由于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后遗症,20世纪50年代,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的污染状况坏到了极点,河中的鱼类都不见了踪影。60年代开始,英国加大了整治泰晤士河的力度。除通过严格的治污染法案,宣布对违规排放污水的工厂等部门实施法律制裁之外,有关当局还制定了严格的水质标准,同时每隔5年对河流水质的达标情况进行彻底检测。另外,伦敦市政当局还下大力气发展城市绿化,有意识地加强都市公园建设,在城市宝贵的留出空间,营造“绿洲”,以充分发挥绿色植被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类似“肺部”的调节功能。伦敦现有土地面积中,10%已被辟为空地或城市公园,伦敦市内公园总面积已超过了1.7万公顷。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伦敦的环保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结出了硕果。统计表明,目前伦敦市中心冬季平均能见度已比50年代提高1倍以上,从2.5公里上升到6公里左右。市中心冬季日照强度也比50年代上升了70%。1970年至1990年间,伦敦上空空气中燃煤排放所形成的黑烟量也下降一半以上。80年代初,一位垂钓者150年来首次在泰晤士河中捕获一条鲑鱼,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近年来,徊游至泰晤士流域产卵的各种鱼类已成千上万,伦敦人已“见怪不怪”。
丹麦和瑞典的健康建筑
丹麦和瑞典等北欧国家,近年来也在积极实施健康住宅工程,如丹麦早在1984年底,在丹麦Arhus市已建成了“非过敏性住宅”建筑,这是有111个单元的两层建筑。建筑材料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健康建材,主要结构选用混凝土以及层压的木材制成。饰面涂料是以无机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建筑涂料。采用机械装置通风,换气1次/小时,是普通住宅的2倍,通风系统中的过滤器要定期更换。
日本
1.日本健康建筑。1997年夏天在日本兵库县建成了一栋实验型“健康住宅”,整个住宅尽可能不选用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其墙体为双重结构,每个房间建有通风口,整个房屋系统的空气采用全热交换器和除湿机进行循环。全热交换器能够有效地回收热量并加以再次利用,其过滤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气中细小的尘埃。这种住宅能够抑制霉菌等过敏生物繁殖。其建筑费用比普通住宅增加约2成。
2.日本首幢环境生态高层住宅。日本在九州市新建了一幢环境生态高层住宅,这幢住宅是按照日本国建设省提出的省能源、减垃圾的“日本环境生态住宅地方标准”要求建造的,是综合利用自然环境物的尝试。这种生态住宅,其电力由风车提供,温热水由太阳能供给。即住在住宅内的居民所用温热水,不用煤加热,而是用装在大楼南侧的太阳能集热器提供。这种太阳能收集器,在晴天,可使储水箱中的水加热到沸腾,即使下雨天,也能使水加热到约55℃。每户家庭的阳台上,都装有垃圾处理机,将每户家庭的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变成植物的肥料。公寓外的停车场的地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使雨水存留于地下,与停车场内的树林形成一种供水循环系统。分隔房间的墙壁上留有通风口,并配置有通风设备,使每个住房成良好的通风效果。在大楼前,装有风车,由风车发电为公共场所照明提供辅助电源。据测算,每个住户一年用于空调的电费和煤气费可节约57000日元。
3.日本无化学住宅。日本东京比埃克斯设计事务所,针对人们对化工产品的畏惧心理,推出了“无化学”住宅。过去,在住宅环境方面,一些化学合成物的使用,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比如,建筑材料常常含有致癌作用的挥发性有机物;地毯和窗帘,也通常经过防燃性处理,其防燃剂、防虫剂的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比埃克斯设计事务所的做法是:不在楼板或地板下等处喷涂有机磷等防白蚁的化学药物,采用具有防虫效果的桧叶油、干馏木和密蜡加工楼板、地板材料,并在地板下铺炭层,利用其吸湿性防霉菌和防白蚁;不使用石化油漆,改用涩柿子.

参考资料:http://news.sohu.com/20040814/n221530223.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2
http://news.sohu.com/20040814/n221530223.shtml

北京市城市水环境治理取得成果

2001-08-13 水信息网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北京市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取得很大进展,北京的城市水系基本实现了贯通,水质较以前也有了很大提高。

为治理城市水环境,北京市共投资11亿元人民币,清淤178万立方米, 挖土方 148万立方米,新增岸边绿地62公顷,新增水面15公顷。

为治理城市水环境,北京市共投资11亿元人民币,清淤178万立方米, 挖土方 148万立方米,新增岸边绿地62公顷,新增水面15公顷。

各种神奇有趣的
绿色建筑
在西方发达国家,节能与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对引导我国刚起步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对于我们少走弯路,加快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是不可替代的。
美国
美国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的试点建造工作,近年来异常活跃,已建造具有特色的生态建筑有:
1.美国生态房。美国诺次大学设计并建造了一种生态房。这个四居室的生态房,隔热性能特别优良,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家庭用电依靠安装在凉亭上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来提供。用水是从屋檐流下来的雨水,蓄存在地下室,使用前用沙床过滤,粪便和污水则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
2.美国生态村。在面积为488公顷的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维寺的海岛上,建起了150栋生态房屋,叫做生态村。这里保留着原来的自然面貌,没有一点人为破坏的痕迹。设计者在建筑这些生态村时,用合住的方法替代了以前的独住,如每6~8个住宅单元合用一个能源中心、一个煤气锅炉、一个家用热水器和一个通风系统等。但仍有的独住的成分,如每家每户还是有自己的卧室、浴室和厨房等。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变得切实可行,据测算,这种生态村里的居民其能源用量仅为原居住地的五分之一。
3.美国的植物建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在芝加哥建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生态楼,楼内没有砖墙,也没有板壁,而是在原来应该设置墙壁的地方种上植物,把每个房间隔开,人们称这种墙为“绿色墙”,称这种建筑为植物建筑。这种建筑的施工方法并不复杂,它无需成材木料,无需采用笨重的建筑设备,而是就地取材,以树林为主材,采用经过规整的活树林来做“顶梁”、“代住”和“替代墙体”。运用流行的“弯折法”和“连接法”,建造出许多构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横生的拱廊、曲桥、屏风、围场、商场、住宅和办公楼等。
4.美国绿色旅馆。美国为满足大众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建成了一座别具风味的绿色旅馆。旅馆的建筑材料有一半取自经再生制造的铝、玻璃、铁、钢等。旅馆内的用品尽量“安全”,如用不含酸的信封、信纸,以植物油炼制的肥皂,不用化学合成的洗衣粉,床单、毛巾等均不用化学纤维,而是用不受杀虫剂、化肥污染的棉花或亚麻织成。
5.美国新型太阳能建筑。美国太阳能设计协会正在研制新型的太阳能住宅,称为建筑物一体化设计,即不再采用在屋顶上安装一笨重的装置来收集太阳能,而是将那些能把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直接嵌人到墙壁和屋顶内。这种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是该协会创始人史蒂文·斯特朗在20年前所倡导的,由于当时太阳能电池过于昂贵,无法实施。如今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只有20世纪80年代价格的三分之一,所以推广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电力供应商被吸引的原因是太阳能电池能够在白天高峰时间内产生过剩的电能,从而形成电能储备,可供随时使用。根据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美国电力供应部和能源部合作正在研制推出一些新型建筑部件,如用于住宅屋顶太阳能“屋面板”,及用于商业性建筑正面的“窗帘式墙壁”。
6.美国资源保护屋。美国一家建筑公司为保护环境,节省地球资源,用回收的垃圾建造房屋,开创解决未来住宅的新创举。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房屋,被命名为“资源保护屋”,俗称“垃圾屋”。他们在360平方米的地面上,建造了4间居室,2间浴室和可停放2部汽车的车库,同时,室内陈设齐全配套。屋框架似乎很简单,主要是从破旧的汽车和桥梁中回收的钢材,外饰由锯末和碎木加上20%聚乙烯制作而成,这不但减少木材的使用,也不像木材那样会招引白蚁,使房屋更坚固安全。废物建房的特点,在建房时,可就地回收65%的金属、纸板、木材废物等,较好地解决了废物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实用经济可行,这家公司获全美年度住宅风格奖。
7.美国绿色办公楼。美国Mobil公司建成一栋建筑面积为6.2万平方米的绿色办公楼。这栋办公楼在美国环境局的支持下,由于在选材、照明效率、降低加热和冷却负荷、通风和改善建筑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设计,在节约资金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办公楼建成后不到一年可节约有关费用11.57万美元,照明和设备能耗可降低50%以上。
8.美国的绿色办公室。美国国立资源保护委员会总部是以节能、保护环境及健康为原则,以废旧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为主要材料建筑的绿色办公室。该栋办公楼从外表看,与普通写字楼并无区别。但它的墙壁其实是由麦秸杆压制并经过高科技加工而成。但其坚固性并不次于普通木结构房屋。其地板系由废玻璃制成,办公桌由废旧报纸与黄豆渣制成。最具特色的是其外墙外绕爬山虎等多种蔓生植物。这件绿衣不仅使办公室显得美丽清爽,并且能调节空气,使室内冬温夏凉,有益于身心健康。
德国
1.德国的生态楼。德国柏林建造了第一座生态办公楼。大楼的正面安装了一个面积64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来代替玻璃幕墙,其造价不比玻璃幕墙贵。屋顶的太阳能电池负责供应热水。大楼的屋顶设储水设备,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储存的雨水被用来浇灌屋顶上的草地,从草地渗透下去的水又回到储存器,然后流到大楼的各个厕所冲洗马桶。楼顶的草地和储水器能局部改善大楼周围的气候,减少楼内温度的波动。
2.德国的太阳能房屋。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斯建造了一座能在基座上转动的跟踪阳光的太阳房屋,该房屋安装在一个圆盘底座上,由一个小型太阳能电动机带动一组齿轮,该房屋底座在环形轨道上以每分钟转动3厘米的速度随太阳旋转。当太阳落山以后,该房屋便反向转动,回到起点位置。它跟踪太阳所消耗的电力仅为该房屋太阳能发电功率的1%,而该房太阳能量相当于一般不能转动的太阳能房屋的2倍。
3.德国的植物生态建筑。德国在汉诺威城市建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名为“莱尔草场”的住宅区,这住宅区是按照“植物生态建筑”建造的。所谓“植物生态建筑”指的是按照生态平衡的大批量,使植物与居住空间融为一体,互为依存,是古老的建筑学和年轻的生态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住宅区内,69套院落式上下两层的民居错落有序地分布着。每栋楼房外表各有特色,内部设计也不尽相同,每栋楼房结构为砖木骨架,四壁用木材,显得朴实无华。居室里铺设的是麻织地毯或用玉米皮或麦秆纺织,沙发大都采用纯棉布料制成,符合环保要求,图案讲究雅洁,以简单的条纹、格子或碎花等图案为主,甚至是净色的。家具不采用坚硬的家具,而多采用不喷任何涂料的原色木器家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莱尔草场”修起了绿色的生态化公路。这种新型公路不仅两旁种植了高耸的林带和繁茂的花草用来防止空气污染和减少噪声,而且还在路面上实施了绿化。“莱尔草场”的路面上穿着小孔,并在小孔里种上绿草,路面在绿草的保护下不会受到汽车碾压的影响。由于70%的长有绿草,大大减少了太阳光在路面的反射。行走在“莱尔草场”里,犹如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听不到汽车奔驰时所发出的噪音,也闻不到刺鼻的汽油味,感到格外赏心悦目。
4.德国能量可自给自足的太阳能住房———零能量住房。一种能量自给自足的太阳能住房———零能量住宅在德国1995年BHW展览会上展示,给参观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种住宅过去认为是空想的,不可能实现的,但今天成了现实。这种100%靠太阳能供给的住宅,可以不需要电、煤气、木材或煤,这样就不需要烟囱和取暖炉也没有有害的废气排人空气中,保持环境空气的清新。
这种房屋的设计,向南开放的平面是扇形平面,这样可以获得很高的太阳能射幅能。其墙面采用储热能力较好的灰沙砖、隔热材料和装饰材料组成。阳光透过保温材料,热量在灰沙砖墙中存储起来。白天房屋通过窗户由太阳来加热,夜间通过隔热材料和灰沙砖墙来加热。
荷兰环保屋
近几年来,荷兰在推行“环保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荷兰推行的“环保屋”屋顶铺草皮,使原来光秃秃的屋顶成为绿色屋顶;四壁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排水管用陶瓷代表塑胶管,并增加使用多种“循环再造材料”,避免混凝土及乙烯基等化学材料的过多使用;引雨水冲洗厕所,以节约用水;在室内设置了温度、灰尘、化学品、放射性毒素等测量计,监测室内的空气污染。目前,在荷兰建“环保屋”其成本约比建普通房子高10%。
英国绿色城市
20世纪50年代,伦敦曾被一场黑沉沉的烟雾笼罩,造成白天黑夜不分。烟雾在数天内不散,结果有4000名市民被夺走生命。这就是被载入环保史册的伦敦烟雾事件。为净化空气,英国50年代后期出台了《洁净空气法》。根据该法案,伦敦划出煤烟控制区,并以法规形式规定了在这些区域内只许燃烧无烟煤,或必须使用可对煤烟进行完全净化的炉具。在70年代,英政府推出了《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对其进行罚款等严厉处罚。伦敦环境治理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科学管理。由于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后遗症,20世纪50年代,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的污染状况坏到了极点,河中的鱼类都不见了踪影。60年代开始,英国加大了整治泰晤士河的力度。除通过严格的治污染法案,宣布对违规排放污水的工厂等部门实施法律制裁之外,有关当局还制定了严格的水质标准,同时每隔5年对河流水质的达标情况进行彻底检测。另外,伦敦市政当局还下大力气发展城市绿化,有意识地加强都市公园建设,在城市宝贵的留出空间,营造“绿洲”,以充分发挥绿色植被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类似“肺部”的调节功能。伦敦现有土地面积中,10%已被辟为空地或城市公园,伦敦市内公园总面积已超过了1.7万公顷。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伦敦的环保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结出了硕果。统计表明,目前伦敦市中心冬季平均能见度已比50年代提高1倍以上,从2.5公里上升到6公里左右。市中心冬季日照强度也比50年代上升了70%。1970年至1990年间,伦敦上空空气中燃煤排放所形成的黑烟量也下降一半以上。80年代初,一位垂钓者150年来首次在泰晤士河中捕获一条鲑鱼,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近年来,徊游至泰晤士流域产卵的各种鱼类已成千上万,伦敦人已“见怪不怪”。
丹麦和瑞典的健康建筑
丹麦和瑞典等北欧国家,近年来也在积极实施健康住宅工程,如丹麦早在1984年底,在丹麦Arhus市已建成了“非过敏性住宅”建筑,这是有111个单元的两层建筑。建筑材料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健康建材,主要结构选用混凝土以及层压的木材制成。饰面涂料是以无机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建筑涂料。采用机械装置通风,换气1次/小时,是普通住宅的2倍,通风系统中的过滤器要定期更换。
日本
1.日本健康建筑。1997年夏天在日本兵库县建成了一栋实验型“健康住宅”,整个住宅尽可能不选用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其墙体为双重结构,每个房间建有通风口,整个房屋系统的空气采用全热交换器和除湿机进行循环。全热交换器能够有效地回收热量并加以再次利用,其过滤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气中细小的尘埃。这种住宅能够抑制霉菌等过敏生物繁殖。其建筑费用比普通住宅增加约2成。
2.日本首幢环境生态高层住宅。日本在九州市新建了一幢环境生态高层住宅,这幢住宅是按照日本国建设省提出的省能源、减垃圾的“日本环境生态住宅地方标准”要求建造的,是综合利用自然环境物的尝试。这种生态住宅,其电力由风车提供,温热水由太阳能供给。即住在住宅内的居民所用温热水,不用煤加热,而是用装在大楼南侧的太阳能集热器提供。这种太阳能收集器,在晴天,可使储水箱中的水加热到沸腾,即使下雨天,也能使水加热到约55℃。每户家庭的阳台上,都装有垃圾处理机,将每户家庭的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变成植物的肥料。公寓外的停车场的地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使雨水存留于地下,与停车场内的树林形成一种供水循环系统。分隔房间的墙壁上留有通风口,并配置有通风设备,使每个住房成良好的通风效果。在大楼前,装有风车,由风车发电为公共场所照明提供辅助电源。据测算,每个住户一年用于空调的电费和煤气费可节约57000日元。
3.日本无化学住宅。日本东京比埃克斯设计事务所,针对人们对化工产品的畏惧心理,推出了“无化学”住宅。过去,在住宅环境方面,一些化学合成物的使用,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比如,建筑材料常常含有致癌作用的挥发性有机物;地毯和窗帘,也通常经过防燃性处理,其防燃剂、防虫剂的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比埃克斯设计事务所的做法是:不在楼板或地板下等处喷涂有机磷等防白蚁的化学药物,采用具有防虫效果的桧叶油、干馏木和密蜡加工楼板、地板材料,并在地板下铺炭层,利用其吸湿性防霉菌和防白蚁;不使用石化油漆,改用涩柿子
第2个回答  2007-05-12
范围太广,不好写。可以从某一方面写,如:文明礼貌从我做起、《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等。
文明礼貌从我做起
早上好!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先让我为大家讲述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尤其是对于我们施桥中心小学的学生来说,你们中有不少学生是经过各种途径和努力后,才得以成为了施桥中心小学的一员。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尤其星期六、星期日教室里、校园内垃圾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可见在教室走廊上的起哄大闹,走路推推搡搡,随意撞坏门窗,也不觉心疼;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墙头、国旗围栏和车棚围栏,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我相信,我们全体师生经过努力,一定会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谢谢大家。

做一个文明之人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

净化语言,美化校园
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聊聊美化校园的话题。我想现在可能会有一些同学在想,美化校园?我们的校园不是很美吗?你看校园里:操场上干干净净无纸屑,四周围绿树草皮话烂漫,楼房整齐一排排,同学们穿红着绿好漂亮,外面还有绿水青山来拥抱,谁敢说我们的校园不美吗啊?可是今天,老师要实话实说:我们的校园里还有美中的不足,还存在着"丑"的东西。
那么这个"丑"到底藏在哪里呢?
我说这个"丑"就藏在一些同学的嘴巴里。前些天,我路过教室门口,竟听到有同学在相互传唱这样的一首打油诗:(什么)读书苦啊,读书累,读书还要缴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
下面还有更难听的,我也不好意思给大家再背下去了。当时,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办公室,跟老师聊起这样的事情。老师们在生气之余告诉我,前些时候还流传过这样一个顺口溜:(什么)一年级是小偷二年级是贼,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帅哥排成对,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
这是什么话?是怎样的人编造的?其编造的目的又在哪里呢?同学们对这样的一些问题思考过吗?昨天,老师对这些问题,思考了一个晚上,现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对于第一个问题--这是些什么话?我说是瞎话瞎讲,以为根本没有这个事实,纯属胡编乱造。第二个问题--是些怎样的人胡编乱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无大志,不愿学习,只贪图眼前舒服与享受的,又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他们的别有用心又再哪里呢?--他们学坏了,还想让更多的人也跟着学坏。打个比方,他们已经落水了,快要淹死了,还想多找几个人下水陪他们一起淹死,这就是他们的目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说,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语言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想做一个文明的学生,首先应该从学会说文明的语言开始。
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园应该是一个美丽而纯洁的地方,所以我们绝不允许此类不文明语言来玷污我们美丽纯洁的校园,毒害小朋友们纯洁美丽的心灵,大家说,对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地抵制这些不文明语言的传播。 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都来自觉地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让我们人人都来用美丽的语言,给我们的校园再添一份美吧!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会慢慢枯竭;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人类就会面临灭亡;如果不保护环境,不仅是人类,地球也会逐渐走向灭亡;如果不保护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将会消逝;如果不保护环境,天空将变成黑暗,我们将不但呼吸不到所需的空气,而且看不到光明;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我们的水源将被破坏,江河湖泊和海洋就会由清变混最终干枯;如果不保护环境,噪声将会困挠我们生存的空间从而打破和谐和平静;如果不保护环境,动物将离我们而去;如果不保护环境,植物将枯死带走绿色只剩下恢暗;如果不保护环境,我们的城市将变成废墟;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国家;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社会;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社区;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家庭;如果不保护环境,自然就不能和谐;如果不保护环境,就没有友爱和平,就没真善美……如果……如果……那将只留下孤独的人类在暗然神伤中自相残杀走向毁灭!!!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曾几何时,我们还陶醉在人类发展的激情乐章中:科技在巨大进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城乡建设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大幅度提高。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现在和未来,无不令人欢欣鼓舞。然而,人类社会为之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就是对自然无节制地、无情地攫取引发的大自然更加无情的报复。环顾四周,我们实际上处于相当被动和困难的境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等包围着我们;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等等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家庭生活,吞噬着我们的健康;资源短缺、人口爆炸又威胁着人类的未来。美丽的自然在退化,我们的健康被蚕食,这一切的一切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亮起了红灯,它告诫我们:如果不树立环境意识,停止一切有害环境的行为,作为地球公民的我们将面临生命与健康的集体陷落。

也许你会说我在说大话讲大道理,那么让我们不妨把目光收回到我们玉溪:玉溪东枕盘江,三湖相邻 ,平坝错落,良田鳞次,村落密布,一派田园风光;西据哀牢峻岭,古树浓荫,飞瀑洒珠,奇花异鸟,春色常驻,天工尽显神奇。山水环绕,鱼米飘香,钟灵 秀人杰地灵,清溪碧玉。在历史长河中,汉、彝、哈尼、傣、回、白、蒙古、苗、拉祜等民族世代和睦相处,人文多元各具特色。然而,在环境保护上却表现炯异:有人在随地吐啖,有人却在维护卫生;有人在狠命抽烟,有人却在洁身自好;有人在零落尘泥碾作尘中开着汽车骑着摩托使劲排放尾气,有人却在不动声色中做着环保;有人在毁林开荒中挖山不止,有人却在把一生献给青山中终其一生;有人在青山绿水间盗伐林木,有人却在保护山林中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有人在安之若素中大吃大喝品赏山珍海味,有人却在平平常常中品味生活;有人在休闲娱乐中影响别人,有人却在轻声细语中共享天伦之乐;有人在深山老林中低水平开挖矿藏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制造噪声排放烟尘,有人却在精于求精中珍惜宝藏唯恐排出物超标;有人在城市马路中拉拉链,有人却在叹息中复叹息 ;有人在广场公园中践踏草坪摘花攘草,有人却不得不在不厌其中辛勤耕耘;有人在装修家居中讲档次,有人却在喋喋不休中警示众人……有人……有人……不用我再一一列举,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人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人是保护环境的战神:两种人两种态度,两种意识,两种人生,两种结果,熟轻熟重?谁对谁错?选择那一种人?不言自明。

综上所述,环保无小事,环保是生命,环保是事业,环保大于天,环保大于地,环保大于人。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山川,为了我们的河流,为了我们的城市,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人类,为了我们的生存和质量,为了我们的生命,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我们在这里大声呼吁:我们都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梦寐玉溪溪上路,竹枝斜出出青帘”

最后,我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保护环境,从你从我做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5-24
日本东京比埃克斯设计事务所,针对人们对化工产品的畏惧心理,推出了“无化学”住宅。过去,在住宅环境方面,一些化学合成物的使用,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比如,建筑材料常常含有致癌作用的挥发性有机物;地毯和窗帘,也通常经过防燃性处理,其防燃剂、防虫剂的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第4个回答  2007-05-12
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