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拳的基本特点(具体点)

如题所述

该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

长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顶头竖脊,舒肢紧指(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以眼传神,以气助势; 阴阳相依,相辅相衬。另外,古时太极拳的别称。

扩展资料:

长拳基本要求

1、手要捷快,长拳的手法,须“拳如流星”,要迅疾、敏捷、有力。这不仅是在拳、臂挥舞时要如此,而且在掌、腕的细微动作里也要如此。

2、身要灵活,长拳的身法,须“腰如蛇行”,要柔韧、灵活、自如。身法在长运动里,可分为问、转、展、缩、折、弯、俯、仰等。这些身法的变化多是主宰于腰。

3、眼要明锐,长拳的眼法,须“眼似电”,要明快、锐利。眼法在长拳运动中不是单独活动的,它必须“眼随手动”,“目随势注”。手法既要流星般地迅快、敏捷、有力,那么眼睛的注视,就一要相应地像“闪电”般地明快锐利。

4、精要充沛,长拳的精神,需要充沛、饱满。要充沛饱满像雷霆万钧,像江河的怒潮,要显示出鼓荡的“怒”的气魄。然而这种鼓荡的“怒”气,不是表现在脸上,而是贯注在动静的运动之中。

5、步要稳固,长拳的步法,须“步赛粘”,要轻快,、稳固。“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打拳容易,走步难”;“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步法在长拳运动里起着重要的作用。

6、气要下沉,长拳的呼吸,须‘气直沉”,要“气沉丹田”。这是因为呼,吸在长拳运动中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催动,即所谓以气催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31

长拳的基本特点为:

1、该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

2、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发挥“长一寸强一寸”优势。

3、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

4、顶头竖脊,舒肢紧指。

5、形合力顺,动迅静定。

6、阴阳相依,相辅相衬。

长拳是中国传统拳派之一,属于一种北派武术。一般将查拳、华拳、炮拳、红拳等均列入长拳。中国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在的长拳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拳种,它是在查、华、炮、洪、弹腿、少林等拳种的基础上,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而成。

扩展资料:

长拳的基本要求:

1、手要捷快

长拳的手法,须“拳如流星”,要迅疾、敏捷、有力。这不仅是在拳、臂挥舞时要如此,而且在掌、腕的细微动作里也要如此。

2、眼要明锐

长拳的眼法,须“眼似电”,要明快、锐利。眼法在长拳运动中不是单独活动的,它必须“眼随手动”,“目随势注”。

3、身要灵活

长拳的身法,须“腰如蛇行”,要柔韧、灵活、自如。身法在长运动里,可分为问、转、展、缩、折、弯、俯、仰等。这些身法的变化多是主宰于腰。

4、精要充沛

长拳的精神,需要充沛、饱满。要充沛饱满像雷霆万钧,像江河的怒潮,要显示出鼓荡的“怒”的气魄。

5、气要下沉

长拳的呼吸,须‘气直沉”,要“气沉丹田”。这是因为呼,吸在长拳运动中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催动,即所谓以气催力。

6、力要顺达

长拳的劲力要顺达。如果发力不顺,也会使运动僵硬、死板。长拳运动最忌“僵劲硬力”,强调“力要顺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长拳的基本特点有运动特点和技法特点。运动特点表现为撑拔舒展、势正招圆、快速有力
、灵活多变、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腿法较多、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等。
技法特点有:手要快捷、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青、四击合法(四击指踢、打、摔、拿)、以形喻势(长拳在运动时有动势、静势、起势、落势、立势、站势、转势、折势、轻势、重势、缓势、快势十二种态势,俗称“十二型”。“十二型”要做到: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以上请参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21
该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长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顶头竖脊,舒肢紧指(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以眼传神,以气助势; 阴阳相依,相辅相衬。另外,古时太极拳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