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题所述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毅 飞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等四个发展阶段。所谓当代资本主义,就是以二战结束为起点,处在国家垄断阶段上的资本主义。时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典型形态的当代资本主义,无论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曾经感叹,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现在,经过二战后50多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所创造的生产力,又远远超过了以往数百年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惊人记录。同时,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有所减缓。二战以前,美国平均每个发展周期为50个月,而战后则延续为75个月以上;而且,每个周期中经济增长的时间在延长,危机持续的时间在缩短,所造成的破坏力也有所下降。此外,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不到3%,美国只有2%;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这三个产业的比重,实际上反映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在新科技革命推进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变;目前,正在由传统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产权关系上,不少发达国家在坚持私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对财产所有形式进行了调整,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二是企业股权的分散化。战后,社会个人买股票和企业法人之间互相购买股票的越来越多,出现了所谓股权分散化和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在劳资关系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坚持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比如,80年代以来,欧盟各国就普遍实行企业共同决定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吸收一定比例的工人代表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否则就是违法。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坚持以剥削为特征的按资分配的前提下,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目前,西方国家每年通过税收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其中欧盟国家已接近50%。在以国家财政形式集中起来的这一部分国民财富中,大约50%以上主要用于贫困救济、免费医疗、失业补贴、养老金发放等社会福利开支,使工人的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在上层建筑方面,西方国家同样在坚持资产阶级根本统治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政权结构、社会管理形式、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做了一些调整。国家政权结构及其运行日益法制化,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构成,权力结构中各权力主体的活动,官员的任免、提升、奖励和监督等,都纳入法制的轨道;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也进一步加强。
以上变化说明,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依然面临着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但客观地说,当代资本主义仍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在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不会消失的。
资料国家垄断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拥有的资源,对国民经济某些领域进行的调节和控制。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其具体实现形式主要有:在部分重要企业实行国有化经营或控股;在某些行业实行国家专营;运用国家财政和货币体系垄断社会管理和调节体系。国家垄断资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限的私人资本与社会化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减少了私人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消极影响。
既然资本主义是腐朽垂死的,为什么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还能以较强的势头发展?这是因为———
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尚有发展空间
●江子西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句名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段精辟论述,是我们打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迷宫的一把钥匙。当前,资本主义之所以还能够以较强劲的势头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它在一定范围内,仍然能够自行调节、改良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当代资本主义容纳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当前,促使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主要有:
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普遍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性大大增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已由本世纪初的20%~30%增长为70%左右。新科技革命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它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的缓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实际上,在战后很多时候,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但由于新科技革命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急剧增加,把资本主义财富分配的蛋糕做大了。这样,西方国家就可以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增加劳动者收入的绝对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资本主义的自身矛盾,延长了它的寿命。
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能够保持发展的经济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诞生之前,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宏观秩序混乱、过度垄断等体制障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机能的建立,尤其是“反托拉斯法 ”等反垄断政策相继出台并形成体系,竞争机制的正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从而减缓了市场经济的波动性、自发性和破坏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分工,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支撑作用。在当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国家和地区中,其经济技术水平差距很大,形成了发达国家为一方、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方的格局。一般说来,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分工中承担着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而不发达国家则承担着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这种分工,体现着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加大资本输出的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进行直接盘剥,赚取剩余价值;同时,他们还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不合理的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发展中国家那里又捞一笔。比如,仅从1951年到1973年的22年间,发达国家通过进出口贸易的不平等交换,就从发展中国家那里拿走1300多亿美元。显然,正是这种不合理分工所造成的对外剥削,构成了支撑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经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也有借鉴作用。战后,每当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遇到重大障碍时,发达国家都会迫不得已地总结、吸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经验和办法。比如,西方国家现在普遍采用的一些宏观调节手段以及福利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和允许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等,就是受社会主义国家启发和直接影响而产生的。
资料反托拉斯法又称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国家有关保护竞争、禁止垄断和不公平贸易的一系列立法的总称。其主要内容是:从法制上限制大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实力,控制社会生产,操纵市场运行,获取超额利润。反托拉斯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竞争和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市场经济正常的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否意味着已改变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我们的回答是———
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姜鲁鸣
客观地说,今天的资本主义与当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相比,的确发生了许多巨大变化。但是,“变”中又有“不变”。正确认识这一点,是我们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在现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目前仍在发展。生产的社会化,虽使其内部的阶级结构和劳动方式发生变化,但工人阶级受雇佣剥削的地位未变,他们与占少数人口的剥削者之间的矛盾以更复杂的形式向深层次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严重的、日益扩大的贫富两极分化。比如,1979年,美国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与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的收入比为10∶1,而到1999年,这个差距就扩大到19∶1。由于这个基本矛盾的存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仍然周期性发作,并且还有以新形式出现蔓延的势头,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明证。
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变。现今资本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主体、由大垄断资本集团占统治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股份制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制。
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派生出来的三种矛盾,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个也没减少,在新形势下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了。比如,从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来看,生产高度的社会化乃至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消除他们之间的竞争;相反,这种竞争在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了。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之后,西方国家在战略目标上的共同性已大大减弱,“西西矛盾”日益暴露。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受国际垄断资本的剥削和压制,这必将导致长期以来的“南北矛盾”更加不可调和。
这三个“没有变”说明,资本主义几十年来的“相对繁荣”并不表明它已经返老还童,可以永世长存了。它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进一步向结构性矛盾激化的方向发展,其对抗性质继续深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加强,固然克服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弊端,但同时又以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债务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障碍;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又使科学技术本身与劳动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带来了难以避免的严重失业。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当代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是有限度的。这个极限就是,私有制即便是再发展,也不会使它的所有制发展到全社会公有的地步,这就必然要与未来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发生不可克服的矛盾。总有一天,社会化生产力要冲破资本主义所有制这个外壳,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30
一、资本主义靠掠夺起家

资本主义的基础是资本原始积累。欧洲开始暴力圈地,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造就大批自由劳动者,土地集中少数人手中。接着进行海外殖民掠夺,西班牙从中南美洲攫取黄金250万公斤,白银l亿公斤。同时贩卖黑奴400年,赚取5000%巨额利润。接着在世界各地殖民贸易一个多世纪,掠取数以亿计财富,给其他国家造成大灾难,从头到脚滴着肮脏东西。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发端于文艺复兴,其人本主义反对神权,主张思想智慧从神学中解放。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神权,启蒙运动又直指封建制度。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比封建意识形态进步,但看看原始积累就明白,只要有利于自己就可绝对损害他人,甚至大规模剥夺他人生命。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资本主义按资分配,人本主义实质是绝对利己主义。欧洲资产阶级把原始积累形成的资本和雇佣劳动与近代技术结合,导致工业革命,普及商品货币关系,市场经济成熟,造成城乡对立和阶级对抗,促成国际分工和殖民浪潮。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政府推行一切由市场调节的自由经济政策,促进生产力发展,导致两极分化,引发阶级斗争。1870年到1910年5次经济危机造成严重损害,于是自由竞争进入垄断,少数大企业联合独占生产和市场,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形成金融寡头,只在经济运转方式途径及利益关系上作改变,没消除竞争,基本矛盾依存,表现为1929到1933年经济危机,英国生产下降32%,德国下降52%,法国下降36%,美国下降56%,资本主义工业退回1908到1909年水平。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原因

二战后资本主义变化: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4/5,世界贸易总额3/4和几乎全部资本输出。工业智能化,微机广泛应用,劳动对象扩大,生产空间拓宽,原子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利用减少对非再生能源依赖,劳动力结构向高素质高技术转化。经济危机间隔长,破坏力下降,通胀率、失业率和赤字都在较低水平。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上升。知识工人比例高,白领多,经理资本家多,中间阶层大。二是生产关系发展到国家垄断。国家全面干预经济:通过增减财政开支和税收调节经济,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影响经济;私有制基础上所有制形式多样化,通过收购私人垄断企业和直接投资建企业,使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中小资本主义所有制、合作制等都有发展,股权分散,个人购买股票和企业法人互购股票增多,持股家庭占半数以上;建立较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国民收入再分配比例加大;垄断资本跨国公司发展迅速,最大的20家跨国公司营业总额超过世界80个最穷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维护世界经济秩序,通过政策协调实现经济增长。三是政治统治形式完备。公民权扩大,通过个人或政党团体投票、民意测验、竞选、罢工、请愿、游行等对政治过程产生影响;从限制选举改为普遍选举,从不平等选举到平等选举,从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从公开投票到秘密投票。美国需竞选获得的公职包括市镇议会成员、市长、州议会成员、州长、国会议员,副总统和总统职位达100万个。加强宪法为核心国家法律体系,把国家政权和权力行使纳入法制轨道,什么人只要触犯法律就受到法律追究,即使最高执政者不例外。国家权力监督加强,分权制衡,政权内设立监督协调机构,各利益集团通过施加压力实现利益,对政府行为和政策监督。传媒成为除立法、行政、司法外第四种权力。资本主义统治阶级性隐蔽,社会性扩展,权力机构对社会经济和再分配干预,对阶级、阶层、集团间矛盾调节,有效起到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作用。
资本主义变化原因:一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科技革命促进生产率提高,创造扩大再生产条件,拓展生产领域深广度,扩大国际国内市场。二是向发展中国家投资。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活动联在一起,西方资本大规模跨国运动。1960到1980年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本输出5500亿美元。70年代后投资下降,但利润率高,发展中国家成为西方市场、廉价资源和获取高额利润来源。三是自我调节生产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政策干预经济发展,以国家投入和国家消费介入经济生活。其国家干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它主张以国家宏观调控来指导市场经济,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国家投资、国家采购订货、国家补贴和调整税收来缓解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对国民收入进行大规模再分配,拉动有效需求增长,实现投资稳定与发展。凯恩斯主义带来一时繁荣,但未带来长期繁荣,扩张性政策成为持续性膨胀政策,经济普遍滞涨。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调控手段进行调整,保守主义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成为制定政策基础,包括紧缩政府开支,降低税率,放宽政府管制,强化市场机制,国家干预重点转为抑制通胀,经济滞涨得到缓解。9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再次衰退,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新调整,在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间寻求第三条道路,国家干预重点是实现低通涨下经济增长,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对高科技、教育和环保重点倾斜,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活力。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没改变其本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没改变其本质:一私有制统治地位没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国有制没改变私有制基础,其国有资本是部分资本从私人手里转移到国家手中,再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形成国家垄断资本,实质是全体资产阶级公共所有制。二是工人受剥削境地没改变。战后剩余价值率不断上升。美国1950年为236.7%,1987年达364.7%。1996年世界排名前20位大公司中有18家利润增长少则10%到20%,多则40%到60%,其中微软公司达57%。三是两极分化没消除。其社会福利政策改善社会分配不均衡性,但没消除两极分化。资本家在初次分配时拿走劳动者生产的绝大部分剩余价值,社会福利政策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社会福利补贴主要来自劳动者交纳的保险金,政府补助主要来自劳动者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工人阶级仍是与生产资料分离的雇佣劳动者,其所持股份只是由工资转化而来的货币凭证。私有制决定少数人用金钱操纵民主政治,工人阶级无法与资产阶级分享平等政治权利。工人阶级内部白领工人数量增加,阶级意识受到一定削弱,但没改变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阶级性。四是国际加剧。不平等交换使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剩余价值向发达国家转移,使劳动人民贫困化和两极分化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把国内物价上涨因素转移到出口价格,使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输出资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电子产品、机器设备、精密仪器、民用飞机、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交换价格差惊人。中国向法国出口10亿美元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及纺织纱线,不及法国对华出口24架飞机总额12.1亿美元。它们利用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进行重利贷款和债务盘剥,造成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资本主义新变化没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原理:一是资本主义比过去成熟,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还具有相当容纳力。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长期性要有充分认识,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二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是自我扬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社会化要求自我调整,为社会主义提供现实形式和物质基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没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性质,显示资本主义向扬弃小私有方向发展。正如列宁所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准备,是社会主义入口”。表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客观趋势。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更成熟物质条件,因而离社会主义更近了。三是当代资本主义不能改变必然灭亡的命运。尽管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挫折,资本主义世界矛盾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存在,趋于灭亡的必然性仍在起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变化增强生存能力,又带来更多自我否定因素。必须辩证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坚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第2个回答  2017-05-30
今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赤裸裸剥削掠夺转变市场经济自由化核经济扩张侵略政策世纪80代社主义阵营世界范围内纷纷倒戈易帜使社主义力量资本主义力量发质变化平衡打破资本主义势力变空前强几乎统世界历史背景社主义发展似乎显举步维艰事物发展运行都其自身规律存资本主义遗余力进行扩张社主义才能发展存空间点同历史何其相似资本主义制度真都能使世界民安居乐业用欠账用担失业用卖身体良经济都稳定没通胀没经济危机等等等社主义才真没机没存意义社主义存发展说资本主义发展极致必结任何事情绝都走向反面论经济政治间资本权利都逃客观规律制约历史本身民选择结超前行滞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