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可以出这么多旋律这么好听的音乐?

如题所述

何止是日本的音乐,日本在文化产业方面真是甩几条街的概念,虽然日本与中国有战争之仇,但客观讲,日本在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在文化研究和产出方面,可以说在亚洲是佼佼者,国际上就算排不了第一,但占个前几也没什么问题。  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因为日本的开放程度,所以外围文化流入的时间早,这一点可以对比各国不同时期的工业发展路径,任何产业都讲究先机的,同样一个产业,你先发展几十年,必然有先手优势。另外你想啊,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影响有多大,日本对台湾的影响又有多大,最关键的是日本人还特别争气努力; 相比中国,日本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和重视几乎天壤之别,在中国,音乐时而被当作是“娱乐”和“不务正业”,上音乐课有很大概率被语数外占掉,音乐教材的脱节和乏味会让你感到特别的无力,音乐教育的重要程度意味着在这块领域可以迅速培养行业尖端人才,拉高人均国民音乐素养; 在几个关键的文化变革时期,日本可以说是亚洲音乐文化的最优代表,而这个身份和地位,也意味着日本音乐市场的繁荣,全民崇尚并尊重文化,也有本土以及其他地区(包括欧美)愿意为日本的文化消费,其次音乐市场的繁荣也加速了音乐周边的产业发展(低头看看中国考级琴、常用的音乐设备、乐器都是哪儿产的)这无形中是对日本文化产业的最大肯定和最大回报,在这些回报的背后是日本对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自产自研自销,把这些做到极致,让文化教育的福利惠及日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8

如果说先机已占尽,那么教育这一块就是日本音乐的重中之重,我小时候也不明白为什么日本的动漫啊、音乐啊、AV啊,为什么做得那么有品质有调性,他们不仅能把这些产品做出来,而且可以做到行业前列,并且在这个行业当中树立自己的民族特色(妈蛋一听就是日本的东西)。其实都归根于日本对文化教育的前瞻和重视,通过教育和市场激发促进更多优秀的文化人才和文化产品,形成强有力的民族竞争力,这个过程更像蜕变和进化,紧跟欧美并优化本土,日本在颠峰时期引领着亚洲流行音乐脉搏,许多港台新马的歌手在早期都曾赴日发展。最后对生态底端就是台湾和大陆的歌手去争相翻唱日本的金曲混饭吃,什么《后来》《红日》《最初的梦想》《容易受伤的女人》《老男孩》(后面省略上百首由歌坛女神邓丽君王菲张学友莫文蔚李克勤周华健任贤齐翻唱的日本歌曲)...

第2个回答  2017-12-28

日本重视文化产业也是有原因的,一个常年地震的岛国,你刚盖完一个厂,半年后7级地震+海啸搞得家破人亡公司破产,索性咱还是找个安全的地方搞创作搞文化输出,反正也有钱赚。同期对比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有多少人可以吸收到国际的多元文化?即便是现在,仍然是有限的。有限的原因不外乎某国的信息封锁,若不是改革开放,恐怕现在我们的文化产业仍旧落后世界一大截。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才是中国接触新音乐的元年。这个差距虽然在今天可能相对缩小,但从品质和平均实力上讲,日本仍然是一个值得敬畏不可低估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