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的家乡五寨练习写话

夸夸我的家乡五寨练习写话

  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忻州西部,介于东经111°28′--112°北纬38°44′--39°17′之间,南北长
81.5公里,东西宽19公里,总面积1347平方公里。东、东北与神池县紧邻,南、东南与宁武接壤,西、西南与岢岚县交界,北、西北与偏关、河曲县相
接。辖3镇15乡,即:城关镇、三岔镇、小河头镇,前所乡、李家坪乡、梁家坪乡、黄土坡乡、经堂寺乡、胡会乡、新寨乡、东秀庄乡、白草庄乡、杏岭子乡、下
鹿角乡、刘台乡、韩家楼乡、李庄乡,共有257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万人,男性5.6万人,女性4.7
万人。县政府驻城关镇。

五寨县历史悠久,战国时为赵国北边地。秦时属雁门郡地。西汉为雁门郡娄烦地。东汉为武州南境。三国时为魏之新兴郡地。西晋仍为新兴郡地。北魏时为肆州秀容
梁郡岢岚县地。隋为马邑郡神武县。唐朝属河东道朔州。五代后汉属岢岚军。宋时为岚州岚谷县,置宁远寨,隶属岢岚军。辽重熙九年复武州号宣威军,属西京道,
统神武县,有宁远镇。金为武州边下剌史所领宁远县。元为大同路武州。明洪武七年设立镇西卫,隶属山西都司。嘉靖十六年建五寨城堡。清雍正三年改镇西卫五年
大寨堡为五寨县,属宁武府。国民时期,五寨
属雁门道。抗战时为第二行政区管辖。1940年建立五寨县人民政府。19941年8月后,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第二专署。1945年五寨解放后,为晋绥二专署
驻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兴县专署。1952年归忻县专署。1958年五寨与神池、岢岚3县全为1县,县政府设在五寨县城。1961年
神、五、岢分设了县至今,属忻州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至今。

五寨县位于吕梁山背斜西北翼,全县四面群山环抱,形成一道自然长城,南有芦芽山,东有东雪山、马蹄山,西南有西雪山。芦芽山,位于县城南25公里的经堂寺
乡境内,海拔2736米,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百余里,是山西名山之一。荷叶坪山,属管涔山脉,芦芽山余支,位于县城南30公里处,海拔2783米,
顶部有一长5000米,宽500米的平坦地块,形似荷叶,是一个天然牧场。境内有朱家川河、县川河、岚漪河三大水系和清涟河等主要支流。朱家川河是本县最
大水系,发源于神池县利民沟,经五寨、过河曲、保德流入黄河,在县境内干流长30公里,流域面积1252.6平方公里。县川河为本县第二大河;发源于神池
县马坊村,向西流经五寨,过丰兑坡村入河曲归黄河,境内流长30公里,流域面积118.5平方公里。清涟河,发源于管涔山北麓,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
658平方公里。

五寨县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一年中多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冬季长而严寒,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沙天气;夏无酷暑,雨量高度集中;秋季为时甚短,云清
风清,天高气爽。年平均气温约4.9℃。一月气温最低,平均-13.3℃,极端最低气温-38.1℃;七月气温最高,平均20.1℃,极端最高气温
35.2℃。年平均降水量为487.3毫米,最多降水量达711毫米,最少仅252.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872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27天。
本县共有耕地60多万亩,农作物以莜麦、山药、谷子、大豆、小麦、葫麻等为主,尤以山药、莜麦为大宗。境内现有成片林30多万亩,四旁植树300多万株。该县畜牧业较为发达,是山西省肉牛改良基地。

五寨矿产资源贫乏,是山西省少有的无煤县之一。矿产种类较多,有石灰石、粘土、花岗岩、铁、铝、猛、石英、云母、水晶等,但多数储量较少,开采价值不大,
只有石灰石、粘土和花岗岩分布广,储量大。由于地形多们,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水资源,年地表径流总量4425.6
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7000多万吨,年允许开采量为3478.8万吨。地下水水质大都为重碳钙镁水,适用于饮用和灌溉。有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资源,南部
管涔山中有各种植物580多种,有落叶松、云杉、青 、白
、油松等,还有灌木等植物群系,其中有沙棘面积8万亩,名贵药材麝香、鹿茸、牛黄、猪苓、党参、黄芪等120种,野生食用菌类18种,有20多种兽类野生
动物,120多种野禽,其中褐马鸡是动物世界中的珍禽,属国家一类保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