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是什么民族掌权

如题所述

如果以皇帝本人祖先的血统来说,五代之中,有三个王朝有非汉族皇帝,但把这些非汉族皇帝全部泛称为“沙陀”,是一种流传很广的错误说法,事实上,例如唐明宗李嗣源、晋高祖石敬瑭这两个人,翻遍《新五代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等史书,都找不到一条明确说他们是沙陀人的记载。

如果以民族、文化、国家认同以及政权结构来看,五代算是多民族掌权、多民族融和的国家。

后梁二帝:
后梁太祖朱温是安徽砀山人,汉族,他儿子后梁末帝朱友贞的母亲张氏也是汉族。

后唐四帝: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情况比较复杂,他父系血统是西突厥沙陀部无疑,而他母亲是山西汉族,他在血统上可以说是混血。庄宗祖父因为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唐朝赐姓李,隶属于唐朝宗室郑王一支,等于是做了郑王一系的养子。所以后唐庄宗父系祖先,从血统上说是沙陀酋长,但从封建宗族制度上说却是唐朝亲王,因此后唐一直以唐朝皇室成员自居,以唐帝为自己祖先,而不是西突厥酋长,庄宗能称自己所建立的王朝为唐,原因就在于此。
到庄宗这一代,沙陀人已经在山西等地居住了好几代,所以庄宗一直受到汉化教育,十三岁就手抄春秋,喜欢唱戏,他的后宫嫔妃基本都是汉族,而且不见他说突厥语的记载,可见汉化程度很深。这个混血儿很难说是哪个民族,也许汉族成分更多一些。
后唐明宗李嗣源并不是沙陀人,而是代北杂胡。他的汉化程度比庄宗低,有胡语名字(其他五代“沙陀”皇帝只有汉名),而且有明确的使用胡语会话的记载。
明宗的儿子后唐闵帝李从厚的情况和庄宗类似,母亲是汉族,本人混血,自幼接受汉化教育。
之后篡位的明宗养子后唐末帝李从珂是河北正定人,汉族。

后晋二帝
后晋高祖石敬瑭最早的祖先也不是沙陀人,只是后来沙陀化了,对于他的家族源流有两种可能,一种说法是他自称的,祖上原是汉人,流入沙陀部落被同化,另一种是一些学者推测的,是中亚伊朗语族的粟特人,被沙陀同化。后晋高祖的汉化修养又高于后唐庄宗,通《礼记》、《老子》,能自拟诏书、品评诗文。
后晋末帝石重贵与石敬瑭类似,母亲安氏,也很有可能是沙陀化的粟特人。

后汉二帝
后汉高祖刘知远,史书上说的很明确“其先沙陀部人也,后世居于太原”,这句话的含义很明确,就是:1,他的血统是突厥沙陀人无疑;2,专门提“其先沙陀”正说明“其本人”已经与“沙陀”有别了。对比清朝史书,决不会说清后期诸帝“其先满洲人也”,他们本人一直被汉人看作满洲人,自然不用提他们祖先是不是满洲人了。而这句话正说明自称汉朝皇室之后的刘知远,本人已经基本汉化,被汉人当成同族了。
后汉隐帝刘承佑,母亲是山西汉族。

后周三帝
后周太祖郭威,河北隆尧人,汉族。
后周世宗柴荣,河北邢台人,汉族。
后周恭帝柴宗训,汉族。

五代十国的非汉族皇帝和元清相比,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
1,全部自称祖先是汉人豪门某氏,并引以为荣,以胡人血统为耻,几个皇帝中唯一可以说的上是“完全的胡人”的唐明宗,都曾经向天帝祈祷“臣本蕃人,岂足治天下!世乱久矣,愿天早生圣人。”,而元清从来都是以自己的蒙满祖先为荣的。
2,自身的认同感是唐朝册封的中国诸侯或军官,而不是元清早期诸帝那种外来征服者的认同感。
3,官方全部使用汉语汉文,胡语仅在私下交流使用,无地位,而元清分别规定蒙古语和满洲语为国语。
4,没有形成一个凌驾于汉人之上的胡人血缘统治集团,胡人相比汉人没有任何特权,胡人和汉人任意婚配,皇帝的妻妾基本上全是汉人,胡人反倒很少。与元朝四等人之分和清朝八旗子弟以及不许通婚完全不同。
5,被其他汉化程度较低的民族当成汉族,例如契丹述律太后径称晋出帝为“南朝汉儿”。而元清的蒙古满洲少有被其他民族当成汉人的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9
后梁汉族,后唐、后晋、后汉沙陀族,后周汉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