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会计工作就是成本会计的内容,好吗?

快毕业了,赶快找个工作做做, 我学的是财务管理,学的不好,也只能当当会计了。 问题是我刚正式投入或者是接触,领导让做成本方面的,不知道这样到底是好是坏,整个人还没近下来,总觉得在那儿待不久,好好学这方面的以后应该好的吧?迷茫……

一、成本会计的基本工作内容:

1、收集材料单,入库单,与仓库材料会计或保管员/仓库记账员对接,做好协调工作。
2、确定最合适你公司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细账,确定产品分类。
4、月底根据发出材料,购进材料单,汇总合计,与仓库材料会计核对。
5、根据计算方法 确定单位成本,及结存成本。
6、期间末做材料预算,成本对比,进销差价分析。控制生产成本。不同类型的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差别很大;在同一类型的企业里,若分工不同,工作流程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成本会计工作包括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二、成本核算:
1.整理各项费用并进行归集和分配;
2.做记账凭证并登账;
3.月末对费用进行核算;
4.统计各项费用的指标考核结果并上报经理。

三、成本分析:
1.根据成本构成和历史发生情况以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
2.成本分析报告。
除非是新设立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成本会计业务流程。一般,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成本报表,以确保管理者需要的数据和会计信息的一贯性。
如果是采用财务软件的话,一般可以根据基础数据自动生成报表,只要注意基础数据录入正确就可以了。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战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4
成本会计很细很繁琐的。还是买本书从出纳做起吧。
第2个回答  2015-10-16
新手会计走到工作岗位后,还有很多实务操作的技能需要学习。注意经验的积累。如果有时间,最好同时参加实操类的培训。平时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实操培训课题,如“工业企业会计上岗实训”“工业会计真账实训”等。网校就有实操相关的培训课程,你可以点我名称进入网站实务操作栏目了解。
第3个回答  2011-05-04
成本这块挺难的,会计基本都从出纳做起,从易到难嘛。当然也要视公司而定,有些公司的成本核算挺简单的,有些就挺难的,不过有人带你入门就好了,如果说你刚毕业就做成本又没人悉心的教你,我估计你以后的压力会相当的大。
第4个回答  2015-11-04
好啊,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学习,如果有人带的话,那是难得的机会。
成本会计更多的是需要全公司都重视,费用消耗的数据计量准确是前提,不然,是没有方法核算好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