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草叫断肠草 为什么叫断肠吗?断肠草是怎么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断肠草—还有一说是雷藤(《中药大辞典〉)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雷公腾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又名粉团花、断肠草。狼毒是多年生瑞香科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初夏萌生,6-7月间开花,耐旱力强。在东北、内蒙古、西北的草原上广泛分布,在退化草地上大量生长,狼毒有剧毒,家畜一
  般不食, 但误食后毒性很大,各种家畜均可中毒。
  传说中的“断肠草”,中草药名为“钩吻”,又叫胡蔓藤、大茶药、野葛、毒根、山砒霜。为马钱科多年生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长9~1 5尺,茎圆柱形,光滑带紫色。叶对生、有叶柄、卵状披针形,长1.5~3.5寸,宽0.6~1.8寸,全缘,两面光滑,折断面边缘很整齐。夏季顶生或腋生喇叭形黄花,成三叉状分枝聚散花序,有香气。生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药用全草,全年可采。
  【别名】
  钩吻、大茶药、大炮叶、黄花苦蔓、黄猛菜
  【来源】
  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胡蔓藤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以根、叶及全草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叶、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
  苦、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
  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杀虫止痒。外用治皮肤湿疹,体癣,脚癣,跌打损伤,骨折,痔疮,疔疮,麻风。还可杀蛆虫、孑孓。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注意】
  禁止内服。
  【备注】
  本品含多种极毒的钩吻碱,误食能致命。中毒后引起晕眩,咽、腹剧痛,口吐白沫,瞳孔散大,下颚脱落,肌肉无力,心脏及呼吸衰竭而死亡。抢救方法: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早期要洗胃,保温,人工呼吸,使用兴奋药。
  民间抢救方法
  ·鸭毛蘸花生油拭咽喉催吐,吐后再灌服花生油1小杯;
  ·新鲜鸭血或鹅血1大碗灌服;
  ·鸭蛋3个,取蛋清调花生油灌服;
  ·鲜马尾松树梢8条(去叶),韭菜(全草)1把,铺地蜈蚣(马鹿角)0.5~1两。共捣烂,冲水半碗,取滤液服;
  ·蕹菜根、茎(去叶)1斤,捣烂绞汁内服;
  ·鲜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
  ·金银花连叶捣烂榨汁拌红糖灌服。
  【典故:断肠草由来】
  神农氏从小就聪明过人,经常帮助周围的人解决一些难题。相传神农有着一副透明的肚肠,能清楚地看见自己吃到腹中的东西,当他看到百姓因疾病而无药医治的时候,他的心里非常着急。为了寻找能解除群众疾病苦痛的药材,他常年奔走在山林原野间,遍尝百草,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说法也因此而广为流传,那一天神农看到一些翠绿的叶子而且有淡淡的飘香,于是摘下一片服下。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片叶子通过他的腹内竟然将胃肠搽洗得特别清爽,于是神农就将这种叶子常常带在身边以便解毒之用。
  自那以后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神农就立即吞些这种叶子,神农尝试了很多有毒的植物,都能化险为夷。直到有一次,神农在一个向阳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这种藤上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于是神农就摘了片叶子放进嘴里咽下。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很快发作,出现了一些不适之感。神农刚要吞下那种解毒的叶子,却看见自己的肠子已经断成一截一截的了,不多久,这位尝近无数草药的神农,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这种植物也人们被称为断肠草。
  【外形描述】
  断肠草,外形和金银花接近,是一种开出黄色小花,结出豆荚形状般的果实,另一种开紫色小花。不过这两种都很纤细,茎只有铅笔芯粗细、20多厘米高,叶子细密而零碎、小指甲大小,根部有一股臭味。
  [外记]4条腿的动物吃断肠草茶水有清热解毒作用,不会中毒而死。这点有待考证。【不要乱服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4
我们家乡,广西就有这植物,我们叫断肠根,是同一个意思。主要是有毒,误食会导致肠胃中毒,故叫断肠。不过毒性在小说里被夸张了,这树是藤植物(很粗)到处盘绕,非常浓密。平时可以碰一下,爬一下也没事,不要吃就可以了。小时候爬过,回家洗手就好了
第2个回答  2013-10-14
金庸虚构的,吃了就会忘记自己的爱人。
第3个回答  2013-10-14
这要问金庸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