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被称为千古一帝?

如题所述

1不拘一格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使得贞观时期

名相名将辈出,像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秦叔宝、尉迟敬德等。而且

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

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的予以采纳。

2认识到人命至重、,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

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年---中国的丰年)全国叛死刑才29人、贞

观六年(632年)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

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这在现在来说是根本不可想

象的。可见当时教化之好,人心之纯朴、社会秩序之井然,政治之清明。

3.威震天下的军功,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太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

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

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

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

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4.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可真是

前无古人、同时也让后世领导望尘莫及,民族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

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

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执思失力、契毕

何力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

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

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5. 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

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

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

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健全行政管

理机制,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

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

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

时违背而更改。

这一切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四方臣服,万国朝贡,比

今天的美国还牛逼。据说世界当时有2/3的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生活在唐朝,

可见其繁荣发达之程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7
具体情节,我不想复制粘贴!只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第一,对比强烈。远点说李世民即位前的400多年,中国是南北朝的大分裂时期,人民生活在战乱之中。近点说,李世民即位的前二十余年是隋朝暴君隋炀帝在位时期,农民起义、人民天天徭役、兵役不断照样水深火热。但是李世民在位时期的23年社会生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具体详情请参看“贞观政要”、“新唐书”等相关史籍)高下对比可见李世明的贡献。

第二、李世民作为君主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善于纳谏,胸怀宽广。历史上有名的房谋杜断、魏征直谏就是例子。(当然后期李世民产生了变化,那是后话)

第三、李世明在位期间对外战争基本以胜利告终(除了晚年的东征高丽,没有全胜,但是也不是失败而是从容撤退),民族关系得到了发展。同时唐朝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天可汗”的威名传遍四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2-21
唐太宗是唐代最伟大的帝王。文治武功、恢复生长、开疆拓土、人格魅力等等都离完美不远。唐太宗与秦始皇相比可能是人缘与口碑较好的一个帝王,但其在开创性上不如秦皇、汉武、隋文。所以称唐太宗为“千古一帝”。
第3个回答  2014-02-22
因为他太善于表演了
第4个回答  2014-02-21
我的确没有听说过耶。。。我只知道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