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远东林住得无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惠远东林住得无的意思是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

这句诗出自于唐代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原诗文是这样的: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这首诗的意思是这样的:

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 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和风采。

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 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 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我把诗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字词列也出来:

(1)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

(2)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

(3)莫谩:不要。

(4)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我们知道了《寄江州白司马》的诗句和意思了,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些背景和赏析吧!

对于我们来说,这首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陌生的是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但这两首诗又涉及到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白居易被贬江州。

通过诗文《寄江州白司马》的名字可知,这是诗人杨巨源写给江州司马白居易的一首诗:

首联诗人用两个问句表达对白居易的关切之情。可见白居易此时已经被贬为江州司马,该诗与白居易所写的《琵琶行》的写作时间比较接近。

颔联对仗严谨,虚写了江州的两大美景——湓江和庐峰。诗人通过写江州的美景,宽慰白司马——江州虽“地僻”但有如此美景,你可以看看湓江和庐峰是否如传说的一样呢?诗人希望通过观赏美景可以疏解白司马内心的愁苦。

颈联彼此倾诉着思念之情,前一句写诗人对白司马的思念之情,“题诗”与标题中的“寄”相互照应。而后一句诗人想象白司马在遥远的江州孤身一人的场景,表达白司马对京城的思念之情。

尾联诗人劝勉白司马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牵制,仍要心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在这首诗中,诗人和朋友都处于人生的”至暗时刻“,但是他们不惧黑暗,因为他们有两把”火炬“,一把是友谊,一把是志向。朋友相互鼓励,志向在前引领,终会走出黑暗,奔向光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7

“惠远东林住得无”的意思是: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


--------出自哪里--------

唐代·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


--------诗句原文--------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诗句翻译--------

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

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 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和风采。

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 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

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 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相关注释--------

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

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

莫谩:不要。

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作品赏析--------

通过标题,我们可以获知这是诗人杨巨源写给江州司马白居易的一首诗。

1、江州司马平安否?惠元东林住得无?

江州司马你近来可否平安?有没有住在惠元高僧所在的东林寺啊?

首联诗人用两个问句表达对白居易的关切之情。可见白居易此时已经被贬为江州司马,该诗与白居易所写的《琵琶行》的写作时间比较接近。

2、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湓浦,指湓江,《琵琶行》中有“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曾闻,曾经听说。见说,应与“曾闻”同义。

“似衣带”“胜香炉”两者应该都是说湓江和庐峰的外形。

我曾经听说湓江像衣带一样九曲回折、蜿蜒流淌,而庐峰的外形胜过真正的香炉。

颔联对仗严谨,虚写了江州的两大美景——湓江和庐峰。诗人通过写江州的美景,宽慰白司马——江州虽“地僻”但有如此美景,你可以看看湓江和庐峰是否如传说的一样呢?诗人希望通过观赏美景可以疏解白司马内心的愁苦。

3、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岁晏,岁末。阙,宫廷两边的柱子,借指朝廷或京城。

岁末题诗,却找不到传书的鸿雁;独自一人遥望京城,长路漫漫。

颈联彼此倾诉着思念之情,前一句写诗人对白司马的思念之情,“题诗”与标题中的“寄”相互照应。而后一句诗人想象白司马在遥远的江州孤身一人的场景,表达白司马对京城的思念之情。

其实该联对“病鹤”的理解,关键在于对“阙”字的理解。知道“阙”指朝廷或京城,可以推断“望”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应该是远在江州的白司马。

4、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青云,仕途广或地位显赫。

不要被眼前的境遇所牵制,而一味的求佛问道;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仍旧是人生所应追求的。

尾联诗人劝勉白司马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牵制,仍要心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作者简介--------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02

惠远东林住得无翻译如下:

寄江州白司马原文及翻译赏析如下: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唐代〕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译文
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
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 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和风采。
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 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
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 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注释:
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
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
莫谩:不要。
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作者: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