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天才14岁高考,18岁读博,24岁成年度10大科学人物是谁?

如题所述

从1978年起,中科大少年班已经开设了42年了,创立之初目的就是突破常规的教育模式对具有天赋的孩子进行培养。因此,中科大少年班的孩子都被外界称为”神童“。

但正是“神童”在其他方面天赋异禀,可能在生活的领域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年也有一些“神童”因为生活不能自理或者人际关系不协调,最后被迫退学的。

中科大10级的曹原似乎是一个特例,他不仅没有“伤仲永”,不偏不倚地继续着天才的“童话”。

这个孩子有点闹腾

1996年出生的曹原,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3岁时随着父母去深圳,在读小学时功课就没有压力,跟老师接话、插嘴,顶嘴都没少干过。

可能因为生长在知识分子的家庭,曹原从小就没少看课外书。他最喜欢的是科技类的,比如《科学探索者》。他不仅看,还特爱捣鼓化学和电路实验,拆各种东西,甚至在家里弄了一个实验室。对于这些,曹原的父母并不反对。毕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总比看动画玩游戏要好吧。

此时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有点喜欢拆东西的小孩儿。

后来曹原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连老师的讲台都拆了,嗯,估计这讲台是高科技的。他还把实验室弄到了学校,有一次为了做实验需要硝酸银,这东西很难买到,而且很贵。一般人就放弃了,实验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曹原不,没有那就做呗。于是他把偷偷把妈妈的银手镯拿来制作成了硝酸银,熊孩子无疑了。

别管后来有没有被家长胖揍,因为很快就被校长发掘了:这孩子是个天才啊。

按照明星被星探发掘的历程,出道前肯定是要经历一些集中培训什么的。校长也是按照这个流程来得,马上给他量身定制“超常教育”,把另外两个跟他一样天赋异禀的孩子放在一起搞组合。配备最好的资源,副校长直接亲自下场指导,创造最好的环境,校长办公室给他当教室。

就这样,我们在3年高5年模拟的时候,他3年初中3年高考直接打包以669分的成绩送进了中科大。

学霸人设的日常

进了中科大,就披上了“神童”的外衣,但是那也只是给外人看的。在中科大里面,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啊,对手的等级瞬间平级。想象一下,之前你干啥都在别人前面,考试都回回第一,现在身边多了很多个“第一”,都是第一还要争第一,那落差的可不是一点点呀。

曹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一样如鱼得火。他说:“在学习中,重要的不是老师,也不是特别的教材与习题,而是自己愿意钻研的学习兴趣,以及善于钻研的自学能力。”

他更在意的是学习本身这件事。

他经常穿梭于各个教授的办公室请教问题,有时候提的问题还很刁钻。

连中科大以严谨苛刻出名的外号“丁老怪” 的丁教授都很喜欢他,因为不管布置什么任务他都能想办法完成,都不用太操心,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

18岁这年,我们终于结束高考,曹原要从大学毕业了。而且还拿到了中科大毕业时本科生的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然后去麻省理工读博了。

通常学霸的人设就是只会搞学习,生活上是白痴,中科大也有几位著名的因为不能自理而被退学的“天才”。曹原在生活上就比一般的天才正常的多,在他个人网站中,他分别用中英日三国语言介绍自己,并在简历中写到自己的兴趣是摄影,钢琴,画画。同时他还很喜欢美食,不仅喜欢吃,还会做,他的朋友们都说多了一位“科学大神”,世界上就少了一位“超级厨神”。

怎么看都觉得像是现实版的高配“何以琛”呢?

高光时刻

读博期间,曹原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周刊上一天之内连续刊登了石墨烯超导的论文,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杂志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学者,被《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位居榜首。

他的发现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与传输效率有着突破性的进展,最直接的利益影响大概就是这个研究在未来可能省下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的资金。

面对如此巨大的成功,曹原很淡定。

他说自己的情况确实并不常见,但他也认为自己并不特别:“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面一些无聊的东西。”

听到这句话,不少网友表示:“难道我是被无聊的东西给耽搁的?可这我也没弄懂”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天赋,有一种孩子就是“别人家的”,但是努力程度也同等重要。

期待这届“巨浪”来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9
这个人就是曹原 ,虽然小的时候比较调皮,但长大之后确实是挺聪明的,也成就了现在。
第2个回答  2021-02-19
这个人是曹原。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曹原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第3个回答  2021-02-17
他是李明德,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大学的教授,自幼受到父母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