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后有汉人吗?

如题所述

根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清朝汉人皇后仅有两位,都是汉军旗,因为在后宫显贵了所以得到抬旗的待遇。

第一位是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少保、固山额真佟图赖女。

第二位就是顒琰的生母魏佳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

魏佳氏能从一个小宫女一路扶摇直上,最后成为皇后,主要有三点:一是她性情柔顺;二是她有着富察氏的优点,俭朴低调,为人处世不张扬;三是乾隆最忌讳后宫干政,而她则从不讨论前朝事务。

扩展资料

孝康章皇后:顺治十年(1653年)入宫为庶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康熙帝即位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

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仅24岁,葬孝陵。康熙、雍正、乾隆屡加谥,全谥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清代首位佟佳氏皇后(追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康章皇后

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3

根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清朝汉人皇后仅有两位,都是汉军旗,因为在后宫显贵了所以得到抬旗的待遇。

第一位是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少保、固山额真佟图赖女。

第二位就是顒琰的生母魏佳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

清朝后妃制度简介: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清中、后期

嘉庆帝逝世后,道光帝对父亲嘉庆帝的遗孀、诸位庶母晋尊升位,例如:如妃晋尊为皇考如贵妃、安常在晋尊为皇考安嫔。此后,先朝妃嫔晋尊升位,成为清帝登基后的惯例。此惯例延续至清末。同时,道光帝的多位妃嫔降位在清朝诸帝后宫比较少见,如彤贵妃连降三级亦是罕见。

晚清时,同治帝、光绪帝的后妃人数与前朝相比大为减少。同治帝仅一后四妃,光绪帝仅一后二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27
只有一位孝仪纯皇后,孝康章皇后是满人,姓佟佳,入乡随俗改姓佟。后面经过抬旗,还是叫佟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