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怎样区分教育的历史性和继承性

如题所述

教育历史性可以概括为:不同时期,教育不同;教育历史继承性可以概括为:不同时期,教育相同。

教育的历史性是指教育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比如说,在不同的社会,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教育方面强调以讨论授课为主,比较自由,但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延续着班级授课为主的模式。因此,不同社会阶段,教育是不一样的。

又比如说,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教育的其中一种形态,它主要形成于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的教育水平低,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只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进行的,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

教育继承性是教育的属性。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传承接续关系。优秀的历史经验是前人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反映教育的某些客观规律,具有超时代意义。继承历史经验,是丰富繁荣本时代教育不可缺少的源泉。

教育的继承性表现在:

1、一部分教育内容,如自然科学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等成为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共同内容;

2、某些教育组织形式适用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如班级授课制自 16 世纪创建以来沿用至今;

3、符合儿童、青少年认识规律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如中国古代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仍被现代教育理论所沿用;

4、某些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如和谐发展的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等,都被继承和发展。

扩展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主要是以当地教育局组织的公考的聘用机制,教育局通过发布招聘简章(一般是地区教育网或人事人才网)包括笔试-面试-考核-录用-签约等一般程序。

特岗招聘流程:①公布岗位;②自愿报名;③资格审查;④考试和考核;⑤体检;⑥确定招聘人选;⑦岗前培训;⑧教师资格认定;⑨签订协议;⑩派遣上岗。具体招聘工作按各地方的特设岗位教师招聘办法执行。

考查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教育基础理论和面试

教育基础理论和面试这种考查类型是教师招聘考试常见的考查方式,笔试部分考查的重点是教育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法规等,面试通常采用说课或是试讲的方式来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具体学科的讲授,例如语文、数学等。

2、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面试

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面试这种组合方式逐渐成为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范围。它不但对教育学科所涉及的各门科目进行考查,同时也会考查考生对于所报专业学科的基础能力和知识,以上两部分会成为笔试出题测查的重点。

面试中采用说课或讲课的方式进行考查,同时很多地区说课考查后会附带出现结构化的面试题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招聘考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4

教育历史性可以概括为:不同时期,教育不同;教育历史继承性可以概括为:不同时期,教育相同。

一、教育历史性

教育历史性是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比如说,在不同的社会,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教育方面强调以讨论授课为主,比较自由,但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延续着班级授课为主的模式。

因此,不同社会阶段,教育是不一样的。又比如说,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的封建时期教育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在现在现代社会,强调的是男女平等教育。随着历史发展,教育在各社会阶段都不一样,这都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二、教育历史继承性

教育历史继承性属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第二个具体表现方面。教育历史继承性主要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的继承和教育方法的继承。

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传统。也就是说,教育下一代会保存和传递以往经典文化。

比如我国中小学都会学习唐诗宋词,这是从唐宋就流传下来的。无论历史怎么发展,我们都会从中继承相应的教育内容或者方法。这就体现了继承性。

扩展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

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然后由区县教育局和人事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考试形式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有些地区直接笔试,无需面试。

1.教育基础理论和面试

教育基础理论和面试这种考查类型是教师招聘考试常见的考查方式,笔试部分考查的重点是教育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法规等,面试通常采用说课或是试讲的方式来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具体学科的讲授,例如语文、数学等。

2.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面试

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面试这种组合方式逐渐成为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范围。它不但对教育学科所涉及的各门科目进行考查,同时也会考查考生对于所报专业学科的基础能力和知识,以上两部分会成为笔试出题测查的重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招聘考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31

教育历史性:

1.教育历史性是教育的属性。教育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目的、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都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类教育依次有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不同社会形态的教育各有特点。

2.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也有所不同。

教育继承性:

教育继承性是教育的属性。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传承接续关系。优秀的历史经验是前人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反映教育的某些客观规律,具有超时代意义。继承历史经验,是丰富繁荣本时代教育不可缺少的源泉。

教育的继承性表现在:

(1)一部分教育内容,如自然科学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等成为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共同内容;

(2)某些教育组织形式适用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如班级授课制自 16 世纪创建以来沿用至今;

(3)符合儿童、青少年认识规律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如中国古代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仍被现代教育理论所沿用;

(4)某些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如和谐发展的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等,都被继承和发展。

扩展资料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前苏联及我国一般是从社会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而英美国家的教育学家一般是从个体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

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教育最本质性的理解,就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1)教育的对象是人;(2)内容必须是良性的有意义的。从而使人民去改造社会。

2.狭义的:指个体精神上的升华。这种定义方式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3.更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个主要指的中国校园的应试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如果围绕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来定义,可以把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指人有意识地通过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传递信息,期望以此影响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他人获得某种(些)观念、素质、能力的社会活动。

处于前者角色的称为教育者,处于后者角色的称为教育对象。这样定义符合所有的人类教育活动,可以作为教育的基本定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5

历史性&历史继承性:

历史性:不同时期不同点。

历史继承性:不同时期的相同点。

拓展资料:


历史性是性质的一种,时间性就是它的历史性。
感性的自然物没有历史性,是因为时间不属于它的本质规定。时间对于自然物是自身独立的。但人的本质属性不是来自外部“命运”的赋形或去形,而必须自己形成自己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的自我生成,使人的时间性即构成为人之存在的本质方式。人之作为人的生活,即是一种自我生成的命运。作为事物存在之外再得测量尺度的时间性,并不是该事物的历史性。当且仅当事物本身作为命运生成之过程时,它的时间性就是它的历史性。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前一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全盘否定,而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西,保留其合理的因素。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体现着社会意识的前后相继关系,表明每一种社会意识的出现都是在之前的社会意识基础上展开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7-21
历史性&历史继承性
历史性:不同时期不同点
历史继承性:不同时期的相同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