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

如题所述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突发高热、皮肤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以及皮疹。病原体R.tsutsugamushi最早在日本被发现,尤其在秋田、山形和新泻县的河川区域常见,通过鼠类寄生的恙螨媒介传播。


生物学特性方面,恙虫病立克次体呈短杆状,长度约1.2微米,通常成对排列。它对特定细胞如大鼠肺、猴肾细胞及鸡胚卵黄囊有感染能力,抵抗力较低。不同型别具有不同毒力,对豚鼠不敏感,但对幼鼠危害较大。病原体分离通常通过小白鼠腹腔接种法进行。


该病在啮齿动物间具有自然疫源性,啮齿动物可长期携带病原体,但多数无症状。恙螨幼虫通过叮咬获取淋巴液或血液完成发育,叮咬部位的焦痂是其显著特征。此外,恙虫病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脏器官损害。病死率因病原体不同而异,病后对同型同株立克次体具有持久免疫力。


诊断方面,可通过病原体分离、血清学试验(如外斐氏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进行。患者发热症状与感冒相似,青霉素仅能缓解,体温反复,焦痂的存在是重要诊断依据。预防上以灭鼠和清除恙螨滋生地为主,目前暂无理想疫苗。治疗上通常采用氯霉素和四环素。


总的来说,恙虫病是一种通过恙螨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需要通过病原学检查和临床特征来确诊,并采取相应的灭虫和药物治疗措施。在中国东南、西南沿海岛屿地区,由于鼠类和恙螨的生态条件,恙虫病的发病率较高。
扩展资料

国外最早系日本人于1810年首先描述恙虫病,1927年日本学者绪方规雄等用病人血液注射家兔睾丸内,经5~6次传代后,阴囊红肿,取其涂片染色发现立克次体,命名为东方立克次体(Rickettsia orteintalis)。1931年定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也就是恙虫病病原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