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武科举考试是怎样设置的?

如题所述

清朝入关当年就举行武科举考试,用以笼络汉族好勇斗狠之徒,以后一直与文科举考试同期,每三年举行。凡通过基层考试即获得武生资格(俗称武秀才),可以参加武乡试,另外绿营兵丁也可以报名参加乡试。通过乡试的武举人。以及绿营的千总、把总,通晓文义的可以直接参加会试。满族因有世职,开始时不得参加武科举考试,雍正年间开始允许满族人参加,以后时停时行,没有定制。会试及格后进入无淘汰的殿试,排出三甲名次,一甲三人,和文科举一样有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武乡、会试都分内、外三场。首场马射(35步远靶子,10发3中),二场步射(80步靶子,10发2中)、技勇(拉硬弓、舞大刀、掇重石),三场是内场,考策、论(首题用《论语》、《孟子》,次题用《孙子》、《吴子》、《司马法》)。清初明确,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游击、都司,二、三甲进士授守备、署守备。以后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二、三甲进士授三等及蓝翎侍卫,获得这些官衔后,再到兵部选实职官。

清朝每次乡试录取武举人名额,全国总计将近1000名,武会试名额300~100人不等,因此通过这一途径成为军官的人不少。据张仲礼《中国绅士》一书的统计,18世纪末清朝军队中有将近13%的军官是武科举出身。如鸦片战争中著名的“定海三总兵”之中,葛云飞是1823年的武进士,王锡朋是武举人出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