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农民作文.

如题所述

曾经听到过这么一句贬人的话:你太农民了。对于这句话的内涵,本人理解的也不够深透,大概与“土包子”、“乡巴佬”差不多。总之是瞧不起、不佩服,饱含讽刺与鄙夷,毫无褒扬之意。但是,笔者对农民的认识却不是这样。
农民淳朴向善,乐于助人。生活在农村的人不像住在高楼群里的城里人,对门住上几年、十几年不相来往,见面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有的甚至连个招呼都懒得去打。农村人可不是这样,他们十分注重礼尚往来,讲究礼节与尊长辈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是农民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遇事乡里乡亲都互相帮忙,需要的时候从不退缩,都愿为乡邻助一臂之力。 每逢春节村里的人都要给村上年长的老人磕头拜年,祝福贺岁。只要有老人的家庭,一个也不落下。村子大的人们从天刚亮一直忙活到日升三杆还没拜完年。大伙图的就是你尊我敬,和和睦睦。
若是哪一家有老人故去,全村的人家都要去代表吊唁哭丧,以表对逝者的哀悼与尊重,对逝者家属的安慰。在过去如果有人安葬不起老去的人,全村的人还要凑份子帮着丧家料理后事。
若遇上娶妻生子之类的喜事,一般的都要到场祝贺。在过去,有的人家生孩子做不起月子,邻居们便张家一瓢米,李家一瓢面,王家几个鸡蛋帮助产妇做好月子。
哪家若是为儿子娶妻盖不起房,则东家一棵棒,西家一捆草,帮不起财物的就帮力,忙着开山取石,运料造屋。主人多以家常便饭招待,有时甚至主人招待不起酒饭,便搓上一簸箕旱烟叶、提来几壶开水仅以此答谢众人。大伙都能体谅,从没人嫌弃主人招待不周,但大伙帮起工来,都不曾惜力,像干自家的一样,累了便围坐在一起,掏出旱烟袋装上一锅烟,或拧起喇叭筒津津有味的抽起来,渴了端起大碗茶一饮而尽。这种古朴和谐的民风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逐步形成的,并一代代沿袭下来。
三年困难时期,本家大哥由于其父去世极早,兄弟三人由大娘一手拉扯大,日子十分艰难。到了大嫂快要过门,母子四人还挤在两间低矮的草房里,大娘一筹莫展,无奈找到爷爷,爷爷说:别愁,咱找大伙帮忙。经过爷爷的一番张罗,很多乡亲都热心相助,爷爷还杀掉门前的两颗洋槐树送给大娘作房梁。十来天的功夫,送木料的送木料,送秫秸的送秫秸,房料就备齐了。就这样大伙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没用一个月三间新草房便盖好了。随即大娘就给大哥完婚,了却了大娘的一桩心事。
七十年代初,一年麦收,邻村麦场不幸起火。火光就是命令,附近几个村的乡亲齐丢下手头的活挑起水桶,端起脸盆奔去救火。就连几个过路的行人见此情景,也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独轮车和行李丢给几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加入到救火的行列。那场景比电影上的镜头要感人的多。
还有一位最值敬佩的母亲,一位普通的农妇,我的一位仁母。正值她的儿子出生没几天,邻居孙婶也喜添贵子。可孙婶没有奶水,孩子嗷嗷待哺。那年月不像现在超市里各种各样的婴儿奶粉应有尽有,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别想买到。仁母毅然在自己奶水不太充足的情况下,不让自己的孩子吃饱,留给邻居孩子一个,就这样两个孩子都能勉强活下来。这是多么高尚的母亲啊!像这样舍己为人的事在农村俯拾皆是。
农村人知恩图报。特别在危难之时受人点水之恩,大都念念不忘。有的人直到临终还嘱托他的孩子,莫忘曾经帮助过自家的人。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记得小时候经常向我们念叨:过去那年月日子难啊!经常闹歉年,十家有九家吃不饱,有一年你爸饿得腿和肚子都肿的发亮,路都快走不动了。是你赵大娘从家里拿了一块豆饼,煮了给你爸喝了才消了肿,你爸的这条命多亏了你赵大娘啊。今后一定别忘了报答你赵大娘。有一年赵大娘得了一场重病,奶奶一天三趟去看望,还时常随手拿几个鸡蛋给赵大娘补身子。赵大娘康复后十分感激奶奶,她和家人又转过来感恩奶奶。乡邻间就这样恩恩相报,世代相传。
农民生活非常节俭,从不浪费丝毫的资源,在这方面当属国人的典范。小至一滴水,大到一度电从不轻易浪费。一些农妇刷锅水都不舍的倒掉还要留着给牲畜饮用。就连洗衣服的水还要再利用一次冲刷厕所。随便倒掉剩饭剩菜更不是农民的习惯,他们也从不许孩子浪费粮食。农民们经常用这样一句口头禅教育孩子:“吃了不疼撒了疼,老天看见不收成。”因此,农村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养成了生活节俭的好习惯。每到收获季节收获完毕,田间地头总会有遗落的麦穗、豆荚之类的作物,他们还要进行复收,真正做到:颗粒归仓,寸草归垛。在农民的眼里一截柴草,一个谷穗,一粒玉米都是财富,都是汗水换来的,不容浪费。看,这就是农民!他们的节约意识堪称一流!
农民更是视土如命,惜土如金。对于浪费土地的行为恨之入骨,因为他们深知人以食为天,土地是不能再生的有限资源。他们对土地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深厚感情,倘若国人都具有农民这种珍惜土地的意识,那么,我们的土地红线就不会被突破。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农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