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家庭教育

如题所述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在小学阶段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将对孩子一生形成深远的影响。我们不否认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但是,在学校教育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学生却往往千差万别,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所造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么家长应该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呢?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经验,就高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等成年人对子女,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化的人,即帮助孩子懂得社会、懂得生活,奠定独立生活的基础;培养孩子健康、丰富的个性和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体魄;引导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幼儿园、学校)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家庭教育的功能就转化成围绕学校教育而进行的辅助教育,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其本质是促进孩子的成长。
那么,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呢?
第一:家长要有威信,要民主,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和谐亲密,让家庭中充满互相关心体贴和欢乐民主的气氛。这样,孩子就会尊敬和信任家长,遇到问题能诚实地向家长说明,并主动征求父母的意见,而父母也因此了解了孩子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并及时给予各方面的指导,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对有些家庭事务家长要多和孩子商量,不要主观武断,要给孩子发言权,允许他为自己申辩;家长做错了事也要敢于自我批评。家长要言传身教,要给孩子塑造一个对家庭负责、对人生负责的学习榜样,影响和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
第二: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情趣,要让孩子爱学习、自觉的学习。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互补与延伸,家长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严格检查,保证质量,对孩子不懂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的问题,要引导他自己思考、独立完成,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校外,让孩子自主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增加个人魅力。
第三: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不要过分约束他们,片面追求其考试成绩;要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要帮助他们了解人生,认识社会,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不要强求孩子与家长有相同的观点,特别是审美观;还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比如让他吃完饭扫地、帮妈妈择菜。不要总把他们当小孩,过分地保护、照顾,把他们培养成一个高分低能的人。 第四:家长要关心爱护孩子,不要拿孩子出气,不要以责骂、恐吓、体罚等手段惩罚孩子;采取不一致的教育要求对待孩子。家长要对孩子多进行正面教育,教育他们要懂得自我保护、遵纪守法。
第五:家长要理解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创造机会让孩子做决定,如“你喜欢穿红色外套还是蓝条纹外套呢?”当孩子的顾问,如“让我们把这么做的好处和坏处列下来,你自己做决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发挥其主体作用,不要老是谈孩子曾犯过的错误,不要私自阅孩子的信件、日记,不要随便怀疑孩子等等,总之不要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不尊重不信任。 第六:家长应多表扬孩子,不要吝啬你的表扬。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表扬要具体,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