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单元槽段划分主要考虑

如题所述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单元槽段划分主要考虑因素是地质条件钢筋笼整体重量,内部主体结构布置,混凝土供给能力。

一、怎样划分

1、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预先沿墙体长度方向把地下连续墙划分为若干某种长度的施工单元,每一个施工单元称为一个"单元槽段";挖槽是按照一个个单元槽段进行挖掘的,在一个单元槽段内,挖掘机械可以挖一个或几个挖掘段;

2、划分单元槽段就是将各种单元槽段的形状和长度标明在墙体平面图上,它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单元槽段的最小长度不得小于一个挖掘段,即不得小于挖掘机械的挖土工作装置的一次控土长度;

3、从理论上讲单元槽段愈长愈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槽段接头数量,增加地下连续段的整体性和截水防渗能力,而且简化施工,提高工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单元槽段的长度又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必须根据设计、施工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二、考虑因素

1、设计构造要求。如墙的深度和厚度;地质水文条件。当土层不稳定时,为防止槽壁倒坍,缩短挖槽时间,应减少单元槽段的长度;

2、地面荷载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较大的地面荷载和高大的建筑物会增大槽壁受到的侧向压力,影响槽壁稳定性,这种情况下应缩短单元槽段长度,以缩短槽段开挖与暴露时间;

3、现有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和钢筋笼的吊放方法。钢筋笼多为整体吊装,要根据施工单位的起重机械的起重能力,估算钢筋笼的重量及尺寸,以此推算单元槽段长度;

4、单位时间内混凝土的供应能力。一般情况下一个单元槽段长度内的全部混凝土,宜在4h内(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工地上具备的泥浆池容积;混凝土导管的作用半径;

5、施工技术的可能性,连续操作有效工作时间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一个单元槽段在挖掘、吊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期间槽壁的稳定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