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不在状态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时间也挺充裕,并且没有外界其它因素打扰,可是偏偏却提不起精神,拿起来又放下去,内心焦躁,如同无处安放之青春一般。

最终的结果就是事情没有做成,时间也哗哗的流走了。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做事情不在状态。其实这种处境并没有什么太丢人的,都老大不小了,谁每个月还没那么几天呢?

我一直都很感激高中的一位班主任,他教给我很多学习的方法跟理念。近来我愈发体会到,他教给我的那些东西很多都能迁移到我的工作跟生活中。

以前在学校时,每次大考过后,这位班主任总是会跟我们说,先不急着去把卷子里的错题改过来,而是要把卷子老老实实放到桌子上,去做一件事,叫“分析原因找方法”。"分析原因"就是把你的错题给搞清楚为什么会错,是马虎?是基础知识不牢固?还是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了。"找方法"便是对症下药。

这样做的重要意义是,它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怎么掉进坑里的,应该怎么样爬出来。把这种做事方式变成一种习惯之后,会让我们对掉坑这件事非常敏感,能够大大减少我们再次掉坑的概率。

同样的,当我们做事情的状态不好时,没有必要一味沮丧,这个痛苦难受的阶段如果处理得当,反而会让我们积累更多的经验跟策略,甚至会让我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跟进步。下面我便采用老师教给我的"分析原因找方法"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下我自己在做事情没有状态时的三条应对策略,希望对你有参考意义。

第一:借。

借什么?借势。这个策略很容易理解。我们一件事情做得不在状态,那最直接的方法是先摆脱它,去找另外一件简单点的事情,一件能够让你做起来肯定会产生状态的事情去做。借助这件简单事情的"势"去带动那件较困难的事情。

这件用来"借势"的事情因人而异,有人会去画上几幅手绘,有人会去看一本书。我本人是倾向于做点很机械的事情,比如:做家务。做家务这件事情几乎不费脑力,而且消耗的时间又不会太长,当你花上一个小时,把屋子收拾一遍,把地擦一遍,把衣服洗一缸,你会很容易见到“成果”。这个时候再去做之前那件棘手的事情,就会很自然的延续刚才那些"成果"的获取过程中的流畅状态了。

第二:减

有些时候,我们做事情不在状态,其实是给自己布置的任务过多。这也想要,那也不想松手。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这就叫“内耗”。怎么办呢?很简单,做减法就是。从这些事情里面挑一件当前你最愿意着手去做的,先把这件事情给搞定。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总有人做不到,因为贪心,因为总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这便回到了我之前的文章里曾经举过的例子了。什么样的拳才是最强的拳?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到一点,再爆发出来,这就是最强的拳!

第三:拆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确实专注的只做一件事情。可是呢,这件事情过于复杂,复杂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了。这会导致我们总是在这件事情的外围打转转,一直无法切入到核心层。这个时候,就需要动用我大中华街头巷尾桥洞墙壁上仅次于"办证"二字的另外一个名气最大的字:"拆"的功夫了。

我们应该学会把这件迟迟搞不定的事情去做拆分,用尽所能的拆,天荒地老的拆,直到最后拆成大量的可执行环节,然后就耐着性子逐个环节去搞定。就像去解开一团乱麻,最有效的办法其实就是一个结一个结的去慢慢解,总有解通的那一天。

(1)谁都有状态不好的时候,无需过度焦虑;

(2)倘若处理得当,困窘的状态或许便是你提升的契机;

(3)如果没有别个更好的办法,不妨试试我用到的"借"、"减"、"拆"三个思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