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引领我们抵达人生至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注析:

大学的宗旨,指人格修养、济世安民的学问。传统文化中,“大学”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博学;二是相对“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等小学内容而言的“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道:本义是道路,此处引申为规律、原则、方法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也指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语义环境有不同的意义。

明明德:弘扬伟大的德泽。明:发扬、弘扬。明德:光明磊落的品德。

亲民: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程子曰:“亲,当作新。”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历代论引:

朱熹说:“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关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谓‘明德’,是指人天生具有的‘良知’,它原本可以通晓万理、应对万事,只是由于受到气质禀赋的局限,人欲的扰乱与蒙蔽,有时会昏昧不明;虽然如此,人的‘良知’一直潜行不息,绝不泯灭,所以学问之道,即是使‘良知’彰明,恢复其最初面目,这就是‘明明德’。”

又说:“既要能够自我弘扬高尚的德行,又应予以推广影响德化他人,使得人人都有良好的修养,以剔除先前所浸染的污迹,以求自新。”

王阳明说:“德,即一体之仁,即使是小人之心也一定拥有的。它是根植于天命的秉性而自然灵昭不能掩蔽其光芒的,因此称作‘明德’。……之所以称为‘大人之学’,只是指去除其私欲的掩盖,使自己能明彻了解自己美好的‘天性’,从而恢复天地万物一体之自然天性。……天命之性,纯粹然而最为美好完善,‘灵昭不昧’者,这是其‘至善’的体现,是明德的本体,就是所谓的良知。”

孔颖达疏说:“彰显推广自己光明的品德。”

札记:

古代典籍中有“蘧伯玉寡过知非”的记载。蘧伯玉是卫国大夫,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姓蘧,名瑗,字伯玉。二十岁时,个人修养已相当高深,每天都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从而每天都有体悟,而不至迷失自我,日日不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可见,德行的修养,在于坚持,在于诚笃。人生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结果。

史例:

我心有主,岂可轻易玷污。

许衡(公元1209—1281年),元朝著名学者,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历任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殿大学士、领太使院等职;一生致力于教育,编写《中庸直解》《大学要略》;有《鲁斋遗书》传世。他去世后,赠谥号文正,封魏国公。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许衡青少年时聪敏勤学,立志学以致用,一生博览群书,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千古佳话。

《元史·许衡传》记载: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蒙古兵逼临许衡家乡新郑县。许衡从河阳经过,正值酷暑,长途奔波,天气又热,喉干口渴。同行人发现路旁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鲜嫩的梨子,众人争相摘梨解渴。

人们吃着摘来的梨子,坐在树下乘着荫凉。只有许衡独自忍受着干渴,端坐不为所动。同行人对许衡说:“老先生,路途遥远,您也摘颗梨吃吧,权且解渴。”

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怎能随便去摘取别人的果实呢?”

那人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的主人恐怕早已逃走了,您又何必固执己见呢?”

许衡说:“虽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我心有主。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