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爱有差等和墨家的兼爱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问题一:儒家的爱有差等和墨家的兼爱的区别是什么 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的差等之爱同传统“贵贱有等、亲疏有别”的生活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爱有等差”的基本前提是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对父母兄弟之爱就不同于对路人对旁人之爱,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因此也是应当受到尊重和肯定的爱.这种血亲之爱是人类与生俱来带有本能性之爱.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血亲之爱都没有,就谈不上对他人对社会之爱,这是“爱有等差”的事实层面,也是其积极意义的一面.另一方面,“爱有等差”又是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之爱,使社会在这一系列等差之爱下得以维系.这样,在孔子这里,“爱有等差”就成了本然与应然的统一.因此,尊卑贵贱、亲疏远近在人与人之间泾渭分明,“爱有等差”就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等级制度则使得尊卑贵贱、亲疏远近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并据此而在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

问题二:爱有差等吗?(一) 自孟子以来,许多儒家都认为“爱有差等”,近、现代的一些儒家,干脆将“爱有差等”说成是“儒学”的基本理论。由于他们的极力宣传,甚至一些世界著名学者也认为儒家皆主张“爱有差等”,如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对中国“儒家”学说作过概括,说:儒家主张,爱应分阶段地加以分配。用同心圆作比喻,以自己为圆心,随着向外扩展,爱则逐渐减少。……但从爱的范围来看,是普遍性的。(参阅《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26页)近几天,我在网上与青年学者(如刘伟)就“爱”有无“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对方有别的事情,暂时不能以网上对话方式讨论。但末学觉得,由于这一学术问题关系到孔子仁学的传承问题,也关系到“爱有差等”这一“儒家的理论”是否成立的问题。末学在这里对自己所学所思略加整理,以俟君子批评。“爱”有无“差等”的辩论最初见于<孟子>“滕文公上篇”。该篇记载:墨者夷子欲见孟子,孟子以病辞,却批评夷子“以所贱事亲”。夷子便说“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夷子是说: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并不是我们墨者的理论,原本是儒者的理论;比如说“若保赤子”这句话,就是形容“爱无差等”时的心境的。(“若保赤子”见于<大学>篇孟子听人传话后,便说:“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孟子是说:夷子会真的相信一个人亲他的哥的儿子,同亲他的邻居的小孩一样吗?肯定是有亲疏不同的。二千多年来,许多学人都认为夷子被孟子驳倒了,而认为人之所爱是有差等的。但未学认为,孟子是用置换语言概念办法迷惑了人们。夷子说的是“爱无差等”,而孟子是说的“亲有差等”。“爱”与“亲”的含义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爱”与“亲”的方式或意境可以体会到,爱是无差等的,亲是有差等的。孟子就是用“亲有差等”的生活体会来否定“爱无差等”的事实。美国著名精神病医生和精神疗法专家斯考特・佩克在其《路径》中说:“我这样定义爱: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精神成长的目的而扩充自我。”(转引自《孔子研究》,1997年第1期,第117页)这里的“扩充自我”的精神境界应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志或精神境界。共同求乐(主动追求)和同情(回避灾难)便是这种“扩充自我”的“爱”(爱人)的两种显现的基本方式。所以,爱人是依据道德理念的自觉行为,在主观意识上,是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融合在一起的追求意念。末学曾这样来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的:设身处地考虑自己的何种行为将会保护他人的平等权利而努力实现之、或侵犯他人的平等权利而积极避免之。所以,一个人爱人,必是动用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或者说是仁的情操的显现。但“亲人”与“爱人”含义有很大区别。“亲人”是指对亲人的依恋。这种依恋与生活接触的疏密或感情的建立有关。一个人对周围人的依恋程度一般是有可比性的,这是每一个人可以觉察到的。由于生活联系的疏密不同或相互感情交往的经历不同,在通常情况下,对与自己有恩养关系的人的依恋要比对没有这种关系的人深。例如,对父母的依恋往往比其他人深,对家乡人的依恋要比非家乡人深,对本阶级人的依恋要比其他阶级的人深,对本民族的依恋要比其他民族深,对本国人的依恋要比外国人深,等等。由于这类现象较为普遍,于是,“家庭感情”、“集体感情”、“家乡感情”、“阶级感情”、“民族感情”、“国家感情”等等观念也就产生了。这些感情不能算是情操,因为其并没有掺入道德理性,而只属于心理学中的“情结”或文学中的“情愫”,她们......>>

问题三: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说:“说什么爱有等差,施及亲始,未免太滑头了。”最早提出“爱有等差”的我国古 B 孔子思想中提倡恢复周礼,强调等级有序。

问题四:谈谈对儒家思想等差之爱的理解 1、儒家的差等之爱同传统“贵贱有等、亲疏有别”的生活结构密切相关。
2、一方面,“爱有等差”的基本前提是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对父母兄弟之爱就不同于对路人对旁人之爱,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因此也是应当受到尊重和肯定的爱.这种血亲之爱是人类与生俱来带有本能性之爱.
3、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血亲之爱都没有,就谈不上对他人对社会之爱,这是“爱有等差”的事实层面,也是其积极意义的一面.
4、另一方面,“爱有等差”又是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之爱,使社会在这一系列等差之爱下得以维系.这样,在孔子这里,“爱有等差”就成了本然与应然的统一。
5、因此,尊卑贵贱、亲疏远近在人与人之间泾渭分明,“爱有等差”就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等级制度则使得尊卑贵贱、亲疏远近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并据此而在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

问题五: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等差”。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等差”。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 B

问题六:兼爱是什么意思? 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荀子・成相》亦有:“尧让贤,以为民,锢兼爱德施均。”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兼爱,不羞执鞭。”

问题七: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说:“说什么爱有等差,施及亲始,未免太滑头了。”最早提出“爱 答案B
孔子思想中提倡恢复周礼,强调等级有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