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考研分享?

如题所述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考研分享
本人于2021年4月3日下午参加上财统院线上复试,4月6日傍晚得知幸运上岸,最终排名前24%,研究方向为数据科学与商务统计。写这篇经验贴的日子是5月12日,距得知上岸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一直想把本科毕业后的经历好好总结一下。这一年的考研经过有点点煎熬,因为我是已经工作过一年的人,苦于本科毕业时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无法落户上海,才选择考研重新变成应届生这条崎岖艰险的道路。所幸最后成功上岸,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一定的运气成分。只能说自己很幸运,而且上财对我真的是太好了!

介绍下个人的基本情况,本科毕业于一所中流985的金融专业,一直计划的是保研,大三下学期也就是2019年上半年时申请参加保研夏令营的时候成功入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保研夏令营,当时选择的专业方向是资产评估专硕,那是最近几年最后一次的线下夏令营了,对比现在的线上夏令营,那时参营经历会更加丰富一点,下次再举办线下夏令营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那一次夏令营经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并且最后也是幸运拟录取了。可是我还是非常担忧,尽管我的本科绩点不错,在专业前7%-8%左右,但是最后的推免名额是要看综合排名的,也就是要算上一些额外加分再取个加权成绩(大家都知道这个操作空间不小吧……)

我把目标锁定在了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的应用统计专硕,之所以放弃上交,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想稳妥一点,虽然上交的专业课难度比上财小得多,但是上交的竞争激烈程度是超过上财的,另一方面是那次美好的夏令营经历让我非常想念财大,有很多本科同学都保研去上财了,而我却在打工,对比来说这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

初试经验

分科目介绍一下各个科目的准备经验,第一次考研只准备了四个月,加之快一年没有学习,所以完全是按照一战的方法准备。

数学三:

3月 先把同济高数课本和线性代数课本过了一遍,写了重点课后题。

4-5月 跟着侯老师上基础数学课,开始做基础阶段习题。

6月 继续跟着课程学习并刷题。并刷强化阶段习题。

9月 开始写数三真题1994-2021,写了快27年的题,数一数二一些比较好的真题也补充写了。

10月 疯狂刷模拟题,基本一周5套、

数学这个东西听课不是很有用,最重要的就是刷题!刷题!刷题!同时定期总结复盘。以下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1.重视基础,不要追求难度,个人认为基础阶段最重要,近年考研真题都是重视计算能力和基础知识的。

2.刷数学模拟卷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流程来,到了时间必须交卷。

3.模拟时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不能随便写在草稿纸上,并且草稿纸就买和考试时类似的,一张卷子只用一张草稿纸(考试时草稿纸有限,不一定能轮到你,并且举手让老师拿多余的纸会浪费时间)。

4.严格批改模拟分数,标记在试卷上,醒目的分数会给你警示(很多大佬都记录分数,我这个菜鸡当时没这么写,导致数学分数不高)。

专业课:

上财的专业课每年考试知识点不固定,说白了就是贾书的广度,茆书的深度。2022年考试题难度又创了新高度,考了之前从来没有考过的生存分析和机器学习,命题风格在所有应统高校里独树一帜。但是也不要太担心,因为一旦难度过大,大多数人都是不会写的(个别大佬除外),能做的只是以不变应万变,老老实实把基础知识掌握(复试也会问),专业课成绩就不会太低。

在高数和现代基础阶段完成后,尽快开始茆书课本的学习!

4-6月:茆书打基础,先进行基础教程学习,学完一章就刷课后的简单题,难度较大的可以暂时放弃。茆书内容太多,不需要面面俱到,上财专业课重数理统计而轻概率论,所以一二章的题只需要写简单和中等的就行,没必要写难题。第三章是概率论最重要的部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在复试时很喜欢考,初试时只需要写基础题,不用写太难的题,了解一下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思想。后面关于数理统计的几章每章都挺重要的。同时要把茆书课本上的每道例题弄懂,因为复试时很多题目都是例题,现在就学会了等到准备复试时就会轻松很多。

7-8月:茆书强化,这时课后题都要开始精做了,难题也不能放过。针对比较抽象的UMVUE和充分统计量等知识点,建议看韦来生的《数理统计》,适当写一下相关章节的课后题。韦来生这本书比较难,但是它是对茆书数理统计部分的一个很好的补充,相比茆书,知识点脉络更加清晰和具体,看了韦书后再去看茆书就更加通透了。而且许多复试知识点在韦书上也有更清晰的阐述。

9月: 陆续补充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的知识点,个人认为人大的教材就行,编得通俗易懂。时间序列有加大难度和考察比例的趋势,可以刷一刷《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这本书的课后题,2022年的题应该就来源这里。

10月:开始写上财的历年真题,建议至少刷3真题遍。对于真题里的超纲知识不要去系统学,太浪费时间,把考过的掌握就好。

11-12月:继续刷真题,同时以华师大,厦大,上财学硕,上交,央财等部分学校的真题作为补充。基础知识点要经常回顾和翻阅。模拟考场写试卷。

英语:

个人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好,我觉得六级550以上的小伙伴不用花太多时间。除了作文课没有我听过其他的课。

4-11月:每天都利用碎片时间在xx墨墨背单词上打卡,基本不间断。12月份可以不打卡了,因为后期背单词基本没有用处。

6-12月:开始陆陆续续刷完了英语一真题2001-2021,英语二真题2010-2021,刷的很细,每篇文章都是细抠的,大概3-4天一套。先写英一,再写英二,你会觉得英二比高考英语还简单……

10-11月:开始准备作文,之所以推荐看一下作文课是因为自己去背模板和总结太浪费时间,作文的区分度太低,不值得花太多时间。每天晚上休息时可以无脑地练一练衡水体。

12月:真题留3-4套模拟考场即可,严格计时,找到适合的做题顺序。

政治:

本人是文科生,所以政治也没有看过基础课和强化课,理科生建议看一下。政治学习要前松后紧,前期不需要太用力,但是后期的背诵真的很费时间。

7-9月:跟着课程,刷了两遍习题。

10月:开始使用背诵手册默写。

11月:开始复习主观题的一些材料及核心知识点。

12月:背诵相应的考前主观题材料

额外建议:

1.上海地区主观题扣分太狠,所以政治分数越发得选择题得天下,建议选择题失分别超过10分,否则政治分数就有点低了。

2.数学和专业课是大头,每天都是写数学写累了才会去学一下英语和政治。

3.每次刷完模拟卷都把选择题分数写在试卷上,并且用ipad笔记把相同知识点归纳在一起,背诵就只看归纳的知识点。额外留意下周年纪念日,现在选择题也有不走寻常路的趋势了。

4.有时间的话最好把马哲原理全都背了,2022年主观题考点爆冷门,哲学部分不存在押题。

复试经验

介绍下财大复试的情况。统计与管理学院的复试比是1:1.3,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60%:40%加权求和;数学学院的复试比是1:1.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70%:30%加权求和。可见统院的竞争激烈程度比数院大得多。我参加的是统院A组,原计划只招64人,由于今年国家分数线太高,B组只有6个人进复试,所以A组额外获得了14个名额,扩招到78人,放了102人进入复试,最后淘汰了24人。因为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是60%:40%的加权求和,加之分数卡得非常紧,不少分数不高的同学都逆袭了,也有不少相对高分的同学被淘汰。所以统院的竞争真的非常激烈,复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是压线进复试,都有逆袭的机会。

本人在本科时没有学过编程,所以从一月开始就入门python了。2.21出初试成绩,3.11出国家线,3.16出复试线,4.2调试设备,4.3复试。从得知初试成绩到进行复试有一个月多左右的时间,不长不短。我建议初试结束后,可以先彻底玩几天,好好放松一下。但是要慢慢开始收敛,调节自己进入学习状态,不能把考研时养成的学习习惯完全抛弃。

1.穿着形象:女生、男生都可以画个淡妆,人都是视觉动物。女生留长发一定要扎起来,否则在屏幕里会显得很没有精神。衣服尽量穿亮色的上衣,比如白衬衫,不穿暗色上衣或者V领的衣服(在屏幕上会不好看)。

2.谈吐:一定要面带微笑,表现得有亲和力,如果不确定答案就表现得谦虚一点,回答问题时眼睛看向镜头,切忌眼神飘忽不定或者有小动作。如果是次序排在后面的同学,回答最好干脆简洁,千万不能东拉西扯,因为到下午时面试老师们相对比较疲倦,不太耐烦(但是我遇到的财大老师都特别好!)

3.模拟复试:复试的前两个星期我就开始模拟复试了,找了要参加其他考察风格相近的高校的小伙伴每天傍晚进行模拟复试,慢慢地找到了面试的感觉。个人认为模拟非常有必要,能够让你更加从容,而且方便查漏补缺。

最后最后,还有一些其他的总体建议

1.注意考场的环境和平时模拟的根本不同

(1)草稿纸要买成和考试时一样的,一场数学或者专业课考试只用一张

(2)考试时是隆冬,环境超级冷,如果考场的桌子刚好是铁的,人趴在上面写字就更冷!更坑的是因为桌子是反过来的,下面被铁片挡住,还不能伸腿。我就在这样极度不舒适的环境考完了四门考场分配真的看运气,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吧。

(3)考试时基本上看不到时间(有些考场是因为角度问题挡住了钟,或者是因为那个考场的钟太破了,看不清),老师会检查有没有手表,一般是不能带进考场的。所以大家平常模拟时不要太依赖于钟或手表,自己把握好时间。

(4)中途肯定没有办法上厕所,太浪费时间了,大家考前千万少喝水啊……

2.最好是稍微早一点到考场,尤其是考专业课的时候,不仅要拆信封,还要写名字,还要涂卡,提前做好这些工作才不会手忙脚乱。

3..平常要锻炼抗干扰能力,考专业课时到后面两个老师一直叽叽喳喳,还好专业课的超纲题太多,当时很早就写完了,否则更奔溃……

5.如果是非应届考生,在出准考证的那一天,最好是熬个夜当天凌晨左右就把酒店订了,订性价比最高的,否则真的是又贵又浪费走路时间,巨坑.

6..考试那几天不要点外卖,点外卖可能不够干净,影响身体健康和发挥,吃平常熟悉的东西就好。

8.一个月前就把作息调到和考研一致,8点半就开始考,一开始真的有点懵逼,唉。

9.感觉政治还可以找一下大学教材,尤其是马原和史纲这俩门。

10.学习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因为考点会均匀分布在你看过的知识点里,你根本不知道哪些会考,只能都看了,你看过的知识点也许不会直接考,但是可能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法帮助你。

11.持续高强度的学习会让人很疲倦,所以可以定期放松,比如我总是周日休息半天,一般是骑车去黄浦江、外滩等地方散步锻炼,也可能是去五角场逛街看电影,或者去鲁迅公园走走,听听公园里退休老人们的合唱。也解锁了上海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回首一下,这两三年是人生非常惊心动魄的一段时光,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经历了申请夏令营、保研、考研、实习、找工作、工作、再考研,到处折腾后还是回到了上财。我非常热爱这所学校,热爱程度甚至超过对本科学校的感情,我在那里参加夏令营时有非常美好的回忆,上财还有一个展品丰富的非常牛逼的校级博物馆(我是一个博物馆爱好者)。我相信上财也非常喜欢我,因为无论保研夏令营还是统考,她都以温暖宽容的怀抱接纳了普通的我,给了我求学的机会。如果以后有机会,我愿意一辈子为上财工作和奉献。

如果说考研对我的人生观念有什么影响的话,我只能说考研经历真的让我认清了自己的实力。大家择校时千万不能好高骛远,我见过太多考清北复交而失败的人了,一定要选那种自己跳一跳就可以够到的高度。包括未来找工作时也要有正确的预期,适当地降低期待,目前各行各业都很卷,其实这是必然的,市场蛋糕不会再变大很多了,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也正在慢慢消失,加上我们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各个行业都会有一些大佬,未来我们找一个自己热爱的领域进行深耕就好。奋斗是不会停止的,多少人嘴上说躺平,其实都在默默地卷。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让人感受到自己是活着的吧。

希望我的经验对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有点帮助和启发,如果你下定决心要成为上财人的话,那就尽管努力准备吧!祝大家都能在青春的奋斗路上有所收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