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创作成果.?!

有谁能告诉我挖..

一、从故园到“异地”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

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祖父周介孚,中过进士,当时正在北京做官。父亲周伯宜是个秀才。母亲鲁瑞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能力。

鲁迅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对鲁迅日后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鲁迅念过私塾,受过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

幼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乡下外婆和舅父的家里,因而熟悉农村社会。他不仅了解到农民勤劳、质朴和善良的品质,而且知道他们遭受压迫,生活十分痛苦。他跟中国农村和农民的这种实际联系,对他日后形成“下等人”胜于“上等人”的观点,形成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以及他的小说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被捕下狱,家庭备受压迫敲诈。父亲也在这时患重病,医治几年,终于在1896年死去。经过这些剧变,家庭陷于破产。鲁迅是周家的长子,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他的肩上。他经常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饱受人间的冷眼。这使他有可能从被损害者的角度,来思考人生问题,还帮助他认识所谓上流社会的真面目,增强他观察社会生活的能力。他出身于封建家庭,后来能够反戈一击,态度又那么坚决、彻底,跟他的这些遭遇,以及他和被压迫农民的接近,是很有关系的。

鲁迅于1898年5月,带着母亲为他筹来的八元路费,到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次年2月,因对学校不满,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1902年初,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旋被两江总督刘坤一派赴日本留学。

二、留学东瀛

1902年4月,鲁迅到东京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学习。

鲁迅一到东京,思想便很活跃,他积极参加留学生的反清活动。面对革命运动逐渐兴起的形势,想到风雨飘摇、灾难深重的祖国,鲁迅毅然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还在断发照片上,写了《自题小像》一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磬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是青年鲁迅的思想感情的浓缩品,也是他毕生遵守的最可贵的誓言。

鲁迅在浙江籍学生的刊物《浙江潮》上接连发表文章。在这些最早的著述里,我们看到了青年鲁迅身居海外,心怀祖国,密切关注国内的政治斗争;他鼓吹尚武精神,介绍科学知识,表现出充沛的反抗热情和爱国思想,其目的都是为了破除迷信落后,启发群众觉悟,以服务于反帝爱国的伟大事业。

弘文学院结业后,鲁迅于1904年9月到仙台,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在仙台,鲁迅得到了学校较好的照顾。骨科教授藤野严九郎,曾经热情认真地帮助他学习,使他深受感动。鲁迅在学习上很勤奋,他的成绩曾引起某些心胸狭小的日本学生的嫉妒,以为这是老师透露题目的结果。鲁迅受到了这次污辱,深切地感到生为弱国人民便被看作“低能儿”的痛苦。强烈的民族感情和革命义愤,使他热心于阅读那些呼喊复仇和反抗的作品。他从波兰、匈牙利和巴尔干一些国家的作品中,看到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生活与斗争;从俄国的作品中,看到了沙皇罪恶统治下人民的苦难和挣扎。他突出地感到进步的文学作品在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反抗精神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在仙台的第二年,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鲁迅在学校放映的幻灯片上,看到一个据说是替俄国军队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住砍头,而围观的据说也是一群中国人,他们竟无动于衷。从此鲁迅便痛切地感到:医学并不是一件很紧要的事,如果思想不觉悟,即使体格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杀头示众的材料,或当麻木的观众。当时他认为头等重要的事,还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便决定放弃医学,从事文艺了。

1906年他决定弃医就文,从自然科学转向文艺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战场,反映了急映发展的时代潮流对一位青年爱国者的强烈召唤。

1906年夏天,鲁迅从日本回国,奉母亲之命与朱安女士结婚。对于这件包办婚姻,鲁迅是很不满意的。他在家里只住了几天,便又返回日本。

鲁迅在东京师事章太炎,与陶成章等革命派往还密切,并成为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的成员。他积极参加反清的革命活动,同时为留学生所办的《河南》杂志撰稿,陆续发表几篇论文。这些文章充分表现了作者早年战斗的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

这一时期他的宇宙观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这主要表现在他对自然界的看法上,同时也表现出他的社会思想比较密切地联系中国的实际。但是他在分析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时,也还存在明显的唯心主义观点。他重视精神,重视个性,固然反映了当时革命的要求,显示了一个启蒙主义者的本色,但他把这两者强调到跟物质、跟众数对立的地步,却分明是接受了西方唯心主义思潮,如尼采的超人哲学的影响。这就使他必然要抬高少数先驱者的历史作用,未能认识群众是历史发展中的原动力,未能在群众中发现自己的战斗同盟者。鲁迅世界观上的这些问题,显示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局限。这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前,往往是很难避免的。

在日本七年,鲁迅广泛涉猎外国的自然科学、社会学说、文学艺术和哲学,开始形成早期的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开始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并确定了用文学作为战斗武器,来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独立解放的事业。这是他一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时期。

三、辛亥革命前后

1909年夏天,鲁迅从日本回到了祖国。他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员。1910年秋天,转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即教务长)兼教员。业余仍继续研究文学,并从事古书的辑录工作。

1912年初,前往南京,在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五月,他随教育部迁往北京,先后任科长、佥事等职务。鲁迅到教育部任职,本来希望能为革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可是当时的教育部却没有什么事可做,鲁迅感到很无聊,于是就做起辑录和校勘古书的工作,还看佛经、抄古碑、搜集金石拓本。

革命的出路在哪里呢?鲁迅当时还不可能找到,于是陷入了孤独和苦闷之中。

四、伟大的“呐喊”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他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他开始觉得拆毁这封建的“铁屋子”,唤起那熟睡的人们,并非毫无希望。于是他答应了钱玄同的邀请,开始拿起笔来参加战斗。

1918年初鲁迅参加《新青年》编辑部。作为小资产阶级革命者,他自觉地“听将令”,终于使自己成了“五四”文化革命的伟大旗手。

1918年5月,当白话文与文言文尖锐对垒时,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新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一篇给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以彻底的批判的作品,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也标志着鲁迅战斗史上新的阶段的开端。

小说所提出的“吃人”的主题思想,即礼教吃人,封建文化吃人,封建社会吃人,也成了鲁迅这一时期的小说和杂文的中心主题。所以这篇开山之作,实是鲁迅当时全部作品的总纲。

这个时期他写了十几篇小说,后来结成《呐喊》的集子。《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逐渐破产的古老农村和市镇,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城市贫民、被压迫农民等形象。

《阿Q正传》开始发表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同一年冬天。它以极其鲜明的艺术形象,描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客观上得出了资产阶级不能胜利完成民主革命的结论,指出了要正确对待和解决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要启发他们的民主革命的觉悟,这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对于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可贵的殷鉴。

由于典型塑造的高度成功和主题思想的深广意义,《阿Q正传》成为文学史上的丰碑,也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

鲁迅小说的战斗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力地配合了新民主主义的启蒙运动和革命运动,在反封建文学的斗争中,为革命的新文学开辟了道路,并使他成为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

鲁迅还是我国现代杂文的伟大开拓者。“五四”时期,他结合社会斗争的需要,创造了一种人们称之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感和论文。它们多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广泛地涉及他在小说里所接触到和没有接触到的问题,成为另一种参予社会思想斗争的武器。

鲁迅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大胆地正视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他的小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杂文带有广泛的社会批评的特点,不论小说或杂文,都反映了极其深广的真实的历史内容。他是对旧势力、旧思想揭露最深刻,斗争最坚决的一位伟大作家。他在中国革命史、思想史上的这一伟大贡献,是从“五四”文学革命就充分显示出来的。他把旧社会的一切暴露出来,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以推动社会的改革。当时他主要是用生命的发展来论证社会改革的必要,坚决地站在新事物方面来反对一切旧事物,并相信通过思想启蒙的道路可以达到解放人民和改革社会的目的,这在当时是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的。自然,这种观点终究有其弱点,它妨碍鲁迅对于阶级矛盾和斗争的正确认识,限制他认识新的阶级力量及其历史作用,使他不可能指出社会发展的明确方向。

除了写作,鲁迅还在1920年秋天,开始兼任北京大学讲师,编写《中国小说史略》讲稿。

五、“彷徨”中的探索和战斗

1924至1925年,鲁迅创作短篇小说十一篇,编成第二个小说集《彷徨》,继续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的社会现实。

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使中国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映被压迫农民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作家,他首先要求彻底地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首先提出启发农民等被压迫群众的革命性。提高他们的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鲁迅在创作上达到的另一高峰,是用生活的真理深刻地表现了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义及其抗争的软弱性。这些杰出的成就,是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所未能达到的。这表现了鲁迅小说与时代、与革命的深刻联系,它比以前的现实主义都更清醒、更深刻、更富有战斗性,而且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鲁迅是择取中国文化遗产优秀成份和采用外国良规加以融合发展、创造现代小说的主要代表。白描和传神的手法,是鲁迅描写人物、创造典型的主要方法,这充分反映他对民族文艺优良传统的深厚涵养。语言的凝练,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显著特征,也是鲁迅小说的最大优点,从这里可以看到继承与革新的关系。在艺术结构上,鲁迅既善于运用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单线发展的叙述方法,也成功地汲取外国小说的手法,不用曲折的故事情节,而把日常生活的断片、场景和插曲串联起来,从而展开故事和描绘人物。在艺术上,由于反复酝酿,精心构思,鲁迅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茅盾《读〈呐喊〉》)。总之鲁迅小说具有十分突出的个人风格:文字凝练而开掘深刻,行文舒展而情思沉郁,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它表现出充沛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是属于中国,而且是属于世界最优秀的作品之列。

1925年“五卅”惨案前后,鲁迅在文化战线上,组织或支持了语丝社、莽原社和未名社,出版《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编辑了几种丛书。这一时期他的最大功绩,是对甲寅派和现代评论派展开了一场韧性的战斗。

鲁迅这一时期的杂文,收在《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以及《坟》的后半部。这些杂文适应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到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表明鲁迅的韧性战斗已达到了成熟的地步。表明他已经从启蒙思想家逐渐转化成社会革命论者,表明他是以伟大的革命家的雄姿,来进行英勇的战斗。

六、从厦门到广州

“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于1926年8月,离开他居住了十五个年头的北京,经上海前往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

当鲁迅在厦门时,北伐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鲁迅对厦大当局很不满,对革命策源地广州产生向往之情。经中国共产党的推荐,广州的中山大学邀请他去工作,他便辞去厦大的职务,于1927年1月前往广州。

中国共产党的粤区负责人陈延年,曾跟他会面和交谈,并通过年轻党员毕磊等加强与他的联系,帮助他认识当时复杂的形势。

在广州期间,他亲眼看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顽强战斗的英勇牺牲,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而工农革命群众,才是革命斗争的主要力量。这给予他以深刻的教育。在反革命政变中,阶级分野的鲜明,阶级斗争的残酷,也从反面教育着鲁迅。血的教训彻底轰毁他原来的思路。他认识到不能再把进化论作为观察社会问题的一种武器,因为社会分成彼此对立的阶级,青年也要受阶级斗争规律的制约。这在鲁迅的思想发展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从此他在战斗实践中,便转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

1927年9月27日,鲁迅偕同许广平,离开广州,前往上海。

后期(1928—1936)

七、开始成为共产主义者

1927年10月3日,鲁迅到达上海。他和许广平同居,在这里从事文艺运动和著译工作。

1927年底,《语丝》由北京移到上海,从第4卷第1期起,由鲁迅担任主编。刊物从内容到形式,都作了很大的改革。同时,鲁迅和另一作家郁达夫合编文艺刊物《奔流》。从1928年底开始,又与柔石等组织朝花社,介绍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新兴的木刻艺术,出版《朝花》周刊、旬刊和《艺苑朝花》等。

1929年前后,鲁迅结识共产党员冯雪峰,他和共产党的关系,比过去更加密切。在党的倡议和领导下,鲁迅和创造社等五十多位作家,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它表明鲁迅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文化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表明他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实修养和战斗威力。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了左翼文艺运动的指导性文献,它的指导意义在尔后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中日益清楚地显示出来。

除了左联,鲁迅还于1930年2参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这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性团体,参加这个团体,就是公开地宣布他在政治上站在中国共产党方面。这发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鲁迅从青年起,就关心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利益。为了改造旧中国,他不断寻找改革的武器和改革的道路。先是用生物进化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后来才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他最初着眼于“国民精神”的改造,后来才重视革命的暴力,重视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从启蒙主义者转变成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就是鲁迅的思想发展的道路。鲁迅的战斗道路,反映了中国文化革命的方向。鲁迅是带着丰富的斗争经历和痛苦的经验教训,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一旦接受了,就坚信不疑,很快成为一位坚实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于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简单地复述或演绎别人的说法,而是善于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用自己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广博的历史知识,去印证它,阐发它。马克思主义真正化成了他的灵魂,他的血肉。

八、站在政治斗争的前列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占东三省的战争。1932年,又在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一二八”事变。蒋介石反动派实行不抵抗政策,叫嚣“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对革命根据地和进步文化进行了猖狂的“围剿”。这一切引起了中国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斗争,就同反对国民党卖国和反革命“围剿”的阶级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鲁迅,无畏地站在这场政治斗争的最前列。为了及时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使文学走进街头巷尾,同劳苦群众相结合,鲁迅于1931年底,主持编辑时事和文艺的普及性刊物《十字街头》。他在这里发表歌谣多首,对国民党卖国殃民、倾轧争夺等行径,进行尖锐的揭露和讽刺。还发表七篇杂文,包括《“友邦惊诧”论》、《沉滓的泛起》等作品。

这一时期的鲁迅,不仅是一个大无畏的爱国主义者,而且是一个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伟大战士。

鲁迅不只用笔来战斗,而且参加许多实际的革命活动。继参加“自由大同盟”之后,1933年1月,他又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选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9月,国际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大会在上海召开,鲁迅协助这次会议,并被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他毫不含糊地站在跟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完全对抗的立场上,来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表明他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最忠实的友人和战士。

这期间,鲁迅和共产党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日常工作中,他和年轻的党员一起,计议着出版左联的刊物,组织翻译苏联的文艺理论和作品,还规划着对敌斗争的策略和步骤。1932年,他秘密会见来沪养伤的红军将领陈庚,向他了解反“围剿”的战斗和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准备写一个中篇,但因故未能写成。1931年到1934年1月,鲁迅和瞿秋白在交往中建立了战斗情谊。他三次接待前来避难的瞿秋白,冒着生命的危险掩护这个著名的共产党人。他们共同研究创作问题、翻译问题、文艺大众化问题,在文艺思想斗争中互相配合。他们还一道研究,由瞿秋白执笔写了十多篇杂文,用鲁迅当时常用的笔名发表。瞿秋白高度评价鲁迅的战斗业绩和杂文,为他编了一本杂文选集,并撰写《〈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总结了鲁迅思想发展的历程和他的杂文的战斗意义。

营救被捕人狱的青年和战友,资助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或帮他们接上关系,这是鲁迅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九、民族魂

1935年底,他的健康已大不如前,许多亲友劝他住医院,或移地疗养。但他为了战斗,不愿离开自己的岗位。

1936年,他虽在病中,依然做了许多工作,写了许多文章和书信。《且介亭杂文末编》就是最后一年文章的结集。

鲁迅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于1936年10月19日不幸病逝于上海寓所。

鲁迅的一生,得到党和人民的崇高评价。毛泽东同志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从来把文学事业服从于社会改革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他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之道,“遵奉革命前驱者的命令”从事战斗,他重视深入生活,面对现实,勇于吸收,善于创造。鲁迅十分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根本,他自己的小说创作,就是从古老中国社会生活的深处提炼、概括出来的,它的形象的鲜明和表现的深切,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鲁迅尤其强调要面对现实,“睁了眼看”,深刻解剖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中的病弊,这使他成了旧中国、旧文化的最坚决、最彻底的批判者。由于他的内心有着理想的光,他同时也是新中国的催生者和新文化的建设者。鲁迅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坟·论睁了眼看》)所以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同时也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当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他的理想的光就更鲜明、更辉煌。他在鞭挞“雾塞苍天”的现实时,也不忘“研朱墨作春山”,满腔热情地讴歌自己的理想和中国的“脊梁”。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是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他的小说一篇有一篇的形式,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路碑,给后来的作者提供了规范和技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创造了诗和政论相结合的新形式——鲁迅式的杂文。由于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杂文——这种战斗性的散文,就被他提高到文学史上空前未有的水平,成为艺术性、思想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作品。他影响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杂文作者,使杂文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蔚为壮观的重要形式。总之,鲁迅在文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形式丰富多采,手法不拘一格,固此他的作品莫不清新、深刻、隽永,给予读者以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和思想陶冶。

鲁迅的著作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座高峰,在世界文化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14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 科学 ”与“民主”。1902 年赴日本留学 ,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1906年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 ,发表了《 摩罗诗力说 》、《科学史教篇》 、《文化偏至论》等富有战斗精神的论文 。1909年8月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课余辑录亡佚古代小说。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到北京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家族制度与封建礼教 。此后“ 一发而不可收 ”,陆续发表《 孔乙己 》、《药 》、《阿Q正传》等杰作。同时 ,他还结合斗争需要 ,创造了被称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文和论文,后来结成杂感集《热风》,论文则收入《坟》。1920 年 8月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课,编定《中国小说史略》等书 ,并相继出版了小说集《 呐喊 》、《 彷徨 》。1925年领导青年建立莽原社、未名社,主编《莽原》,翻译介绍外国文学 。1926年8月在军阀迫害下 ,离京到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 。1927 年10月到上海,专事著述 。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0年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其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党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在上海期间 ,陆续出版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 。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计有小说集3部 ,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 ,回忆散文集1部 ,1400多封书信 ,还有1912 年5月5日到1936 年10月18日的日记(其中1922年的已佚),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 100 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印成33部单行本。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这些著作曾有各种不同版本出版,现有1959年版《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版《鲁迅全集》16卷等。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 、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的一生,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对于鲁迅思想和创作的研究,是从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汇编了这方面的部分重要成果。另外尚有鲁迅研究专家的多种专著。

《鲁迅全集》

鲁迅著作结集。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了20卷本;1973年人民出版社重印。前6卷收鲁迅创作的小说 、散文 、杂文,第7卷《两地书》、《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第8、9、10卷收学术论著和辑录校勘的部分古籍,后10卷收鲁迅译著。1956 ~1958 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不包括译文的《鲁迅全集》10卷 , 同时先后出版《鲁迅日记》2卷和《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编出版了《鲁迅全集》16卷(不包括译文) ,前6卷与1938 年版编排体例不尽一致 , 总内容相同 , 第7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第9卷《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第10卷《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第11~15卷收《两地书》,书信和日记,第16卷( 附集)《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索引》。这是迄今内容最完备、校勘注释最精确的版本。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3-14
鲁迅全集》

鲁迅著作结集。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了20卷本;1973年人民出版社重印。前6卷收鲁迅创作的小说 、散文 、杂文,第7卷《两地书》、《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第8、9、10卷收学术论著和辑录校勘的部分古籍,后10卷收鲁迅译著。1956 ~1958 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不包括译文的《鲁迅全集》10卷 , 同时先后出版《鲁迅日记》2卷和《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编出版了《鲁迅全集》16卷(不包括译文) ,前6卷与1938 年版编排体例不尽一致 , 总内容相同 , 第7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第9卷《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第10卷《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第11~15卷收《两地书》,书信和日记,第16卷( 附集)《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索引》。这是迄今内容最完备、校勘注释最精确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