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运用象征手法的好段?急用!!!越多越好!

如题所述

  《红楼梦》中的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及其在澄清后40回作者问题上的作用

  一、《红楼梦》中的象征符号体系

  就小说来说,“象征主义手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符号的象征与事件的象征。

  《红楼梦》和《西游记》里都采用了象征主义手法。

  在《红楼梦》里,作为象征来用的符号有:顽石(即通灵玉)、神瑛侍者、绛珠仙草、金锁(宝钗带的)、警幻仙子、僧、道、女娲、众仙子,等等;这些符号构成了《红楼梦》的一个象征符号体系。

  在《西游记》里,象征符号有:孙悟空、猪八戒、龙王、妖怪等等。

  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孙悟空象征“叛逆(或自由)”,金锁象征“约束”,这是由于这些象征符号的“表现”和“意义”的联系比较明显(即黑格尔所谓的“部分的协调”) (注1)。而我们不那么容易理解女娲、仙子等的象征“意义”,这就是由于这些符号的表现和意义的联系很暧昧(“象征的暧昧性”即“象征的部分的不协调”)。

  二、事件(情节)的象征

  情节的“象征主义手法”的基本涵义是:通过描述一个事件,而寓意出该事件以外的另一个层面上的意思。比如,《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象征“反抗”;后来被如来压在山下,象征“镇压”;再随唐僧取经,象征“救赎”。

  事件的象征同样具有暧昧性。

  三、《红楼梦》的象征符号层面和主层面,象征符号与主层面角色的对应关系

  《西游记》只有单一的情节层面,即其象征符号的层面。而在《红楼梦》中,有两个情节层面,一个是以贾府、大观园为主的现实生活层面(主层面),另一个是神界上的层面即象征符号层面。

  《红楼梦》的象征符号体系中的一些符号和主层面中的角色有确定的关系(转世关系),具体有:

  贾宝玉=顽石+神瑛侍者
  甄宝玉=神瑛
  林黛玉=绛珠仙草
  薛宝钗=金锁+绛珠仙草

  转世虽然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节,但象上面所列的“一神两投”、“一身多源”的转世关系是《红楼梦》独有的。这样的设计,使得作品中对人物的性格、思想的多面性的描述能够被透射到象征层面,当然也可以反过来以象征符号层面上的描述来强化、丰富现实故事层面上的人物性格和思想的表现。

  正确地确立象征符号与角色之间的这组对应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要注意的是,“通灵玉”是“顽石”,是“假玉”;而“神瑛侍者”则是“真玉”; 瑛的意思是“玉光”,但“神瑛”只是他的神号,“神瑛侍者”的神质应该是玉。不能误把“通灵玉”当作“玉”(真玉),否则就入了《红楼梦》里一再提示的“真真假假”的迷阵。

  如此,“木石前盟”是顽石和绛珠的俗缘,“金玉良缘”是“金锁”和“神瑛”的姻缘。从《红楼梦》的描写看, “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都不是“前世因缘”。

  贾宝玉是“顽石”和“神瑛”(真玉)的“组合”,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对立表明“顽石”和“神瑛”的关系具有对立的性质,所以贾宝玉、顽石和神瑛三者的关系不是“三位一体”。(所谓“三位一体”中,三者之间是绝对和谐的关系。)

  在《红楼梦》里,几乎所有世俗角色(包括“醒悟”之前的贾宝玉本人)都被“顽石”所迷惑,而误将“石”认作“玉”;道观里的道长们对它顶礼膜拜并向它奉献上自己最珍贵的法器,袭人麝月宝钗都把它视为贾宝玉的命根子而拼命呵护,黛玉因为“金玉良缘”的“旧话”而对通灵玉的丢失“反自喜欢”(第九十五回)而完全不知丢的恰恰是“木石前盟”的“石”。

  这些误解,一来反映了“顽石”在《红楼梦》中的中心地位(其本名《石头记》也当正因为此),二来也是扣住了《红楼梦》中反复出现的“误”和“真假”之类的提示和强调。

  由于《红楼梦》有现实故事层面和象征符号层面这两个层面,象征事件即可以发生在符号层面(神界),也可以发生在现实生活层面(如第二十五回马道婆做法害宝玉和凤姐)。

  四、《红楼梦》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象征主义作品?

  就作品本身而言,这样的问题其实没有意义。一部作品有它本身的存在价值,不论它是否符合现实主义或象征主义的定义和规则,这种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其次,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这些概念,是读者理解作品的认识手段,具有理性和逻辑的属性,而作品本身除了理性和逻辑之外,还更包含感性的成分;“理论是灰色的,而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则是丰富多彩的”。

  另一方面,从读者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成分,可以让我们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尤其是对《红楼梦》这样结构复杂有包含疑问的的传世之作,更要运用一切可能的认识手段对其进行研究。

  《红楼梦》的这个象征主义体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结论,甚至可以说知之甚少。更甚的是,对这个象征体系的符号的认识,目前也是不一致的。具体例子有:

  (1)脂本系统内部的差异,就是甲戌本开篇多出的那400余字,其关系到“顽石”的属性。

  (2)甲戌本等脂本与程本在神瑛与顽石的关系上的差异,程本中把顽石和神瑛侍者混为一谈,说明程、高两人根本就没有理解《红楼梦》中的这个象征主义的符号体系。

  等等

  五、《红楼梦》独特的“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多层表现手法”

  在《红楼梦》里,符号体系层面(天界、太虚境等)和现实生活场景层面(贾府等,即“主层面”)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尤其表现在:

  1)以符号层的事件和情节预示和暗示主层面的情节;
  2)以主层面的事件和情节交待符号层面的事件或过程。

  上述1)类的情况人们已经讨论得非常多了,而对上述2)类的情况则论述得极少。以下先着重谈2)类的两个重要的例子(另外几个例子稍后再作介绍)。

  第一个例子是“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正面摊牌的情节,其开始于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成本-下同)。花妖( “不时而发”的海棠)是“木”(黛玉)的劫难的凶兆。“顽石”( “通灵玉”)的丢失(其实是被僧拿走了)表明“木石前盟”已经无法继续维持。

  这样,作者通过叙述现实层面的海棠不时而发和通灵玉丢失,交待了符号层面上的“绛珠蒙难”(指黛玉的那一半绛珠)和“木石前盟瓦解”等象征事件。

  第二个例子则是第一一七回“阻超凡佳人双护玉”,贾宝玉要把“顽石”还给和尚,在袭人、紫鹃、宝钗、王夫人的拼命阻拦下未果;这里,袭人、紫鹃、宝钗、王夫人误把“顽石”当成了“玉”。

  既然宝钗和宝玉的婚姻是金锁和神瑛之间的“金玉良缘”,那么宝玉身上的“顽石”就是“金玉良缘”的一个破坏因素,这样,在符号层面上看,如果就此把“顽石”交给和尚带走,“金玉良缘”就会得到维持;可是由于宝钗等人之“误”,顽石被留下,并最终拆散了“金玉良缘”。

  至于说此时把“顽石”给和尚带走,“贾宝玉”是否会没了性命?在这点上,一方面作者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小说的情节是单向的,一旦成书之后就不再有“假如”的余地(这也是小说文学的魅力所在)。而

  作者:ptcn2000 回复日期:2007-1-9 0:24:00 1#

  七、程本后40回中的象征主义描述的一些其他例子

  1.第九十五回“以假混真宝玉疯颠”中如下一段:

  ‘且说黛玉先自回去,想起金石的旧话来,反自喜欢,心里说道:“和尚道士的话真个信不得.果真金玉有缘,宝玉如何能把这玉丢了呢.或者因我之事,拆散他们的金玉,也未可知。”想了半天,更觉安心,把这一天的劳乏竟不理会,重新倒看起书来.紫鹃倒觉身倦,连催黛玉睡下.黛玉虽躺下,又想到海棠花上,说“这块玉原是胎里带来的,非比寻常之物,来去自有关系.若是这花主好事呢,不该失了这玉呀?看来此花开的不祥,莫非他有不吉之事?“不觉又伤起心来.又转想到喜事上头,此花又似应开,此玉又似应失,如此一悲一喜,直想到五更,方睡着。’

  这里,突出强调了黛玉误把顽石(“这玉”)认作“真玉”,从而误把“木石前盟”的凶兆当成了“金玉良缘”的凶兆。

  此外,这段文字本身也极其精彩:黛玉“喜欢”之后,“又想到海棠花上.... 不觉又伤起心来.... 如此一悲一喜,直想到五更”;如此,一方面提示了“木石前盟”的另一凶兆“海棠花”,另一方面把黛玉的多情善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2.
  还是第九十五回“以假混真宝玉疯颠”中,有人用另外的玉冒充通灵玉那一段,连同本回标题的“以假混真”,都是双关描写;其双关所指,显然是全书开头处和尚施法把顽石变成通灵玉那一段;和尚作假,可以把顽石变成让道长们都顶礼膜拜争献法器的“通灵玉”,而九十五回里的这个作假者用的虽是块真玉,却被轻易识破了。

  这段文字不仅和程本里把神瑛和顽石混为一谈的错误不相容,而且也和除甲戌本以外的各脂本中顽石自己能够“可大可小”的错误不相容,因为如果通灵玉的神通不是和尚“作假”的结果,那么这一大段“以假混真”的情节就没什么意思了;反之,在有甲戌本开头多出的那“四百余字”的情况下,这段“以假混真”就寓意深远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甲戌本那“四百余字”实在是少不得的。

  3.
  120回结尾处甄士隐说:“...... 钗黛分离之日,此玉早已离世.一为避祸,二为撮合.......”,其中:“钗黛分离”是相对于“钗黛一体”而言;“避祸”乃顽石出走以避黛玉死且“木石前盟”被破灭之祸;“撮合”指顽石的出走成全了“金玉良缘”。

  以上这些是我迄今所能在后40回中找出的,绝对不排除还有其他类似情节和曹雪芹的象征符号体系直接有关。

  八、以艺术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判定程本后40回的底本是否出自曹雪芹

  现在剩下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曹雪芹去世到程本出版这几十年里,有没有可能出现这么一个人,他
  1)完全破解了曹雪芹的这个象征符号体系,
  2)完全看懂了《红楼梦》前半部分象征层面上的所有情节线索,并且
  3)以象征层面和现实故事层面完美结合的空前艺术技巧,以很优美的文学语言,写出程本后40回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其答案是“没有”。或者更准确地说,出现这样一个人的可能性,和任意提取的两个人指纹完全重合的可能性,一样地小。

  一位网友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可以用来说明这种情况:

  “《红楼梦》不可能是“百纳衣”拼凑删改增删加工而成,此书只能是一人一书。按创作规律讲,《红楼梦》这样的天才之作,多一个人参于,就多一种怪味;多抄一遍,就多蒙上一些灰尘;参于的人越多,怪味杂质就越多;两本书合成,就有一半是杂质;二人三人以上创作,此书就完全混杂了”。(注2)

  九、程本后40回的主要情节设计

  程本后40回里出现了全书120回的两大高潮:“黛玉之死”和“宝玉出走”。这两大高潮之前各有一个“误”的情节,作为高潮的铺垫。而在这两个“误”的情节里,都通过象征主义体系同时展开、推进现实故事层和象征符号层的情节,从而取得了空前的渲染效果,也极度地渲染了《终身误》的这个“误”字。

  注1:黑格尔认为:象征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表现,另一个是意义;“单纯的符号的意义和它的表现的联系是一种完全任意构成的拼凑”,而作为象征来用的符号的意义和形象之间则存在着“部分的协调”和“部分的不协调”;“部分的不协调”包括了“象征的暧昧性”(黑格尔《美学》第二卷第一部分 序论 1-3)。

  注2:见
  http://www.hongxue.org/News/ReadNews.asp?NewsID=760&BigClassName=%BA%EC%D1%A7%D1%D0%BE%BF&SmallClassName=%B0%D9%BC%D2%D5%F9%C3%F9&SpecialID=0

  作者:ptcn2000 回复日期:2007-1-9 0:29:00 2#

  (中间被切掉了一部分,补上如下:)

  至于说此时把“顽石”给和尚带走,“贾宝玉”是否会没了性命?在这点上,一方面作者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小说的情节是单向的,一旦成书之后就不再有“假如”的余地(这也是小说文学的魅力所在)。而书中的交待是:‘袭人听说,即忙拉住宝玉道:“这断使不得的!那玉就是你的命,若是他拿去了,你又要病着了。“宝玉道:“如今不再病的了,我已经有了心了,要那玉何用!“’似乎并不会丢性命的。

  而我个人以为,主层面和象征层面的逻辑应该是独立并行的;而且在这个事件上它们也确实是独立并行互不干扰的:在主层面上,虽然丢了“顽石”使得宝玉病危,但他并没有死,不过是那和尚在捣鬼而已。而在象征层面上,没了“顽石”的贾宝玉就是甄(真)宝玉,这正是宝钗等众人所万分期待的。所以,这一部分是极写宝钗之“误”!

  六、在象征层面上程本后半部分与脂本系统是完全统一的

  上面举的“木石前盟”破灭和“金玉良缘”被拆散这两个情节,都是程本中后40回中的文字,但它们却完美地与脂本系统(前80回)中就已经建立起来的那个符号体系相符合,而且在符号层面的事件交待的细致程度上甚至超越了脂本系统的前80回,同时其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脂本前80回中几乎没有采用过的“间接叙述”手法,就是通过描述现实层面上的情节来细致地交待符号层面的事件。这说明,后40回中这些情节的设计者,对整个《红楼梦》的情节架构尤其是那个充满暧昧性的符号系统层面上的情节架构,具有完全的掌握。

  认识到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结合另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即高鹗在程本第一回中把顽石和神瑛侍者混为一谈,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后40回中“木石前盟”破灭和“金玉良缘”被拆散这些情节,不可能是高鹗原创的。理由是,高鹗认为顽石和神瑛侍者(真玉)是一回事,所以他对曹雪芹的象征符号体系的理解是根本错误的。如果是他写宝玉、宝钗结婚的情节,他不会以“通灵玉”的丢失来成全“金玉良缘”。进一步地,他也不会写出本文所列举的后40回里的象征主义情节。

  作者:ptcn2000 回复日期:2007-1-14 12:33:00 3#

  脂本、程本异文如下:

  〔庚辰本〕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程乙本〕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手倦抛书,伏几盹睡,不觉朦胧中走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此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家又将造劫历世,但不知起于何处,落于何方?”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草也在其中。今日这石正该下世,我来特地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给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一了此案。”那道人道:“果是好笑,从来不闻有‘还泪’之说。趁此你我何不也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你我再去。如今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参考资料:百度文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6
一、概念解读。
什么是象征呢?让我们先来读艾青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这首小诗,你联想到的肯定不是“礁石”。那在风浪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让你想到的会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这里,我们读的是“礁石”,但它让我们“跳跃”式地联想到一种精神风貌。�
简单地说,这种寓深刻的思想内涵于平凡的事物中,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
象征手法的古源: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楚辞.橘颂》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
含义: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作用: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原来,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但又有深刻意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有时则又是不便明说的。此时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下面请读茅盾《白杨礼赞》片断:�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其笔力集中在白杨的神采、姿态、精神、品格之上,其情感的基调是激情的讴歌,这让我们极为鲜明地感觉到作者是用白杨在象征着一种人,象征着一种精神。果然,作者又以不可压抑的激情告诉我们,他的目的决不是只写树: �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
3、种类:象征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直抒胸臆地点示出象征之意。相比之下,前者更为含蓄蕴藉,意味隽永。
二、概念的区分。
和比喻的区别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
另外,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象征是在不能、不敢、不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而比喻的目的只是为了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法。
三、作文训练
请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文章。字数450字以上。
四、附文: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一堵伤痕累累的残墙,与四周郁郁葱葱、野花四放的环境显得极不协调,但他仍然固守着自己的天地,默默不语。
春日里,幼小的紫藤芽从残墙脚下悄悄探出脑袋,揉了揉朦胧的睡眼,争先恐后地沿着残墙拼命攀登,终于紫藤们爬上了残墙的顶端,它们欢笑着到处开放,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远远望去,满眼浅紫,像一个紫色的瀑布从上流下。这时,紫藤成了这静寂的角落里最美的风景。
偶尔一个过路人经过此处,惊讶地看着这墙紫藤,啧啧地赞叹:“天呀,竟有这样美丽的花!”说完,却又摇了摇头:“只可惜,这堵墙太破了!”骄傲的紫藤听了路人的话,高挂在云霄的心灵突然间坠入了幽暗的峡谷。紫藤认真地俯视身下的邻居,果真又老又丑,与自己那美丽的身姿相差甚远。紫藤急了,为自己美丽的身姿遭到玷污而呜呜哭泣,这处娇艳的风景已黯然失色。
伤心的紫藤松开了原本紧紧抓住残墙的手,背过身来,要挣脱恶魔似的残墙,憧憬着那远处美好的风景……
夜里,下起了一场暴雨,铺天盖地,毫不留情。清晨,万物从担心恐惧中醒来,却见那墙紫藤已不复存在。它们躺在这边的泥中,片片花瓣凋落在雨水中。昔日的繁华已逝,昔日的荣耀不在,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紫藤伤心地诉说着命运的不公。
第2个回答  2011-02-26
sorry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