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新缸如何开缸养鱼

本人新买了个鱼缸,想养些小型的热带鱼,例如:孔雀鱼;急求教如何开缸养水,水里需要加什么药?咋么样做鱼儿才能养住?(消化细菌,杀菌水,净水剂,水质稳定剂)该咋么用?

一个新的鱼缸就象一个新装修完的房子,里面的有害物质是多多的,我们装修完房子后,都回开窗放2个月等气味散掉再搬进去住,大家都是生命,不要对小鱼们那么无人性好不好,所以新缸的第一个步骤当然就是“养缸”。对我没有说错,不是养水,是养缸,当然我们是要放水去养咯,把缸好好的洗几遍,然后放满一缸水,再狠狠的洒他几包盐下去呀,不要问我洒多少,只要你还舍得,只要还会溶解,继续洒吧,浓盐水会把病菌,异味,还有表面一层不稳定的玻璃胶全部清掉,就这样一缸盐水静静的养一个礼拜以上,当然,如果你的心地很好,你养一个月,你以后的小鱼们会用健康来感谢你的。 不经过养缸这个阶段,有时会在你放水下鱼后发现一缸水一直都是乳白色,怎么也清澈不了,不要奇怪,因为有别的细菌在抑制你的宝贝硝化,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你将养什么死什么 。
养缸结束了,把缸里养缸的水全部清掉。第2步,当然不是下鱼啦,我们接下来是要养水了,说白一点,2个目的,1是要让一缸水老化,2是要培养出硝化。 这个时候要先设想好你未来鱼缸的样子,要不要底砂呢?要不要造景呢?还要不要种点草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先把造景的硬件洗干净放下去,然后再放满一缸水,把泵开开,不要跟我说你不舍得开,不要跟我说你怕吵,那我还是劝你放弃养鱼了,要不,你养几条泥鳅看也不错哇。从这一刻开始,你的泵将不会停止了,除非换水,停电和它坏掉。硝化依赖你缸里的水流生存,当你的缸里形成了硝化群落,你把水流停止4小时,硝化就会开始死亡,12小时,硝化就大量死亡,24小时,恭喜你,你可以重新培养过硝化了,因为你的缸里已经没剩下什么了。 放水开泵3天后,可以开始下几条孔雀或者斑马之类的,我们叫开缸鱼,虽然不是什么好鱼,不过我们也要讲道德,不要一放水就下鱼,让人家去喝新鲜氯水,不然鱼要是会说话,一定会问候你家人的,基本从下开缸鱼开始,我们就算是正式的培养硝化了,这些鱼不用喂,孔雀可以吃水中的浮游颗粒,而且它还会排便便,正好就是硝化初期的食物,这时候你的硝化太少哇,就那一点点便便已经忙死它们了,不需要添加什么瓶装硝化啊什么粉状硝化啊,那些不是好东西,经常有人问,买的硝化臭臭的,还有浑浊颗粒,正不正常啊,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他,你上当了,你买的不是硝化,或者说是假硝化,真正好的硝化是清澈的,无味的,而且包装上肯定有写出厂日期的,超过半年就失效不可再用了。 放了开缸鱼,接下来就慢慢养咯,一般养水时间应该在2个礼拜到1个月以上,期间不要开灯,只需要24小时开泵 这里要理解一下养水的原理了,一般在养水的期间我们主要是要培养硝化菌,硝化分很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性,好高氧,厌光。设缸初期,菌类未稳定,这时候下鱼,往往会造成水质越来越差,最后变一缸“牛奶”,非常适合喜欢牛奶的人观赏。所以养缸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是为硝化服务不是为鱼,为硝化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条件,这就是我们说的养鱼先养水(菌)。养水期间我们不能开灯,是要让硝化活跃起来,同时,因为这时候水质不稳,最容易生存的生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藻,一旦藻在设缸初期爆发,就很容易令缸报废,因为以后你很难再把它清除干净了,开缸阶段是缸里的生物群落争抢地盘的阶段,如果被藻蔓延了,以后可能要用开水煮才能彻底清除了。这时候泵也不能停,要一刻不停的有大水流经过滤材,也是为了让硝化活跃和繁殖,不要说现在缸里什么都没有,所以就不开泵了,现在缸里的是你肉眼看不到的最主要的成员,好好对待它们 淡水鱼缸玩的是生态,海水鱼缸玩的是器材,当然这个说法未必那么贴切,不过,淡水鱼缸是靠生化过滤循环来维持的,而不是靠物理过滤循环,这是一个你肉眼看不见的生态循环,我们称之为氮化合物循环「氮化合物循环」是你鱼缸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这周期包含数个由不同细菌所引发的步骤。你将会明白为何你要提供那些细菌一个“家”以便进行这「氮化合物循环」。 第一步: 鱼类的排泄物和未吃过的食物将会转变为氨(俗称阿摩尼亚);那是因为在这些东西里需要氧的细菌会令蛋白质分裂。而氨是有毒的。   第二步: 生存于氧气中的硝化细菌,能把氨会转变为亚硝酸盐(NO2);亚硝酸盐虽然含较少的毒素,但仍对鱼类有致命的毒害。   第三步: 亚硝酸盐及后又被第二种硝化细菌转变为硝酸盐(NO3);而这硝酸盐几乎是无毒的,但突然或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硝酸盐里是有害的。但幸运地,硝酸盐的浓度是可以靠更换鱼缸的水来降低。   第四步: 硝酸盐及后会被不依附氧气而生存的细菌:厌氧性细菌(也叫做反硝化菌)变为氮气而升华,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氮化合物循环」。 不幸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我们通常在完成第三步后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厌氧菌(反硝化菌)需要的条件比硝化更加严厉,一般新手很难成功繁衍出反硝化群落,所以,通常完成三步以后,我们就应该换水了。 厌氧菌的设置和饲养比较麻烦,常常会带来日后鱼缸管理的不便和隐患。如果不是个疯狂玩家一般都不会去尝试,因为换水同样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所以,培养反硝化更多的时候被我们看作是一个技术的挑战而不是实用的行为。一般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与硝化环境相反,在缸中设置一个底氧区,而这个底氧区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需要和高氧区(硝化区)相对应,以达到和硝化的平衡,因为这2种细菌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硝化菌过于活跃就会令反硝化菌消失,如果反硝化过于活跃,同样也会令硝化衰败。一般的做法是会在缸中铺上厚底砂作为厌氧区,厚度应该达到10公分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厌氧菌虽然名厌氧,但也不能完全无氧,所以这个区域只是低氧,依然需要有极其缓慢的水流缓缓经过砂床,如果水流过大,将变为高氧区而硝化活跃失败,如果水流过小或没有,将变为垃圾的积累地令反硝化无法存活最终变成NO3的积累区而失败,所以最好是用小功率的泵采用反底砂过滤方式(套管最好采用细管),水流的大小需要你不断的尝试直到找出适合的强度,同时,培养反硝化期间,反硝化菌亦需要食物,最常见的就是白球,会慢慢溶于水中,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价钱一般在十几到几十一粒。反硝化菌群落的形成和稳定是一个更加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个月的时间,如果把这个时间纳如养水阶段,相信很多玩家亦会无法接受半年只看一个空缸的结果,所以,要尝试的玩家三思!
养水期间,一定要注意观察,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水质不稳,当地水质过肥,摆放位置不合理等,很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藻。藻是鱼缸的大敌,影响观赏,争夺肥分,消耗氧气,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环境恶化。这里列举一些常见藻类和处理方法。 褐藻 也叫矽藻,以硅藻居多,一般是茶褐色,薄膜状,常长在玻璃石头和水草叶片上,手指轻轻一擦就立刻掉落。产生原因是新缸初设,水质不稳,因为硝化未形成所以氨氮化合物分解不完全,氧气不足,水流不足,硝酸盐过高,PH过高在7.5以上。需要规律适量的换水,结合磁力刷清除,使用活性炭降低PH,加强供氧。 绿丝藻 一般在水面附近和光源充足的地方出现,浅绿色,丝发状。和水草一样,生长于环境良好的生态缸。产生原因是硝酸盐浓度稍高,换水次数太少,PH不完全稳定,光线过强光照时间过长,水流不足。需定期规律换水,使用活性炭,减少光量,缩短照明时间,放青苔鼠等食藻鱼。 绿苔藻 也叫绿黏膜藻或绿海苔藻,浅绿色,会有腥臭,象一层地毯样。一般生于砂床和石头,叶面或玻璃上,生命力极强。可能是买水草带入,或光线过强,光照时间过长,氨氮含量过高,长时间不清理底砂,换水太少,换水时间过长,滤材长时间未清洗,缸里水流有死角。必须勤换水,每次换水1/3,清晰底砂,减少光照,加强水流,放食藻鱼,水草下缸前一定要消毒清洗。 绿藻 浮游性藻类,种类繁多,有丝状,点状等。除影响观赏,一般没有太大害处,也是鱼友经常问到的为什么水变绿了的原因。这种藻可作孔雀等幼鱼的饲养水,但若附着在水草上侧可能影响水草生长,一般是由鱼食带入的,比如水蚤等,可用杀菌灯清除,换水时也可大量去除,同时放养孔雀等鱼类和食藻鱼。 刷状藻 也叫皮毛藻,红藻。对水草破坏力高强,紧紧生长在草叶,玻璃和石头上,是一根根细小而突起的毛状,形似牙刷而得名,颜色变化大,从绿色到黑色都有,繁殖速度惊人,是最可怕的藻类之一。一般可能是由水草带入,也可能是氮分解不完全,磷酸盐(PO4)过高,光照过强,光照时间过长,水流过强,氧含量过高或水质不稳。水草入缸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消毒,去除带藻叶片,使用活性炭稳定水质,放食藻鱼,减少光照,缩短光照时间,减若水流,不要使用气泵,必要的话使用除藻剂。 蓝藻 雾状,表面有粘滑的胶质保护层,有特殊味道,蓝绿色,繁殖速度快,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藻类,易生于新缸,若生在草叶上会形成脂膜直接将水草闷死,而且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是水恶化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就代表硝酸盐过高了。一般是由于砂床腐败或设置不合理,砂粒过细或过厚,喂食过多换水太少,光线太弱,氧气不足,水流不足,应该定期换水,加强水流,放食藻鱼。 所辛一般藻类的爆发多是由于孢子不注意被带入缸中而引发的,所以,新草和新鱼下缸前检疫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另外,有些地区的自来水会含磷酸盐(PO4)过高,容易引起藻类滋生,这点也需要注意,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养水期来尽快的稳定我们缸中的水质是十分重要的,让硝化繁盛来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急着下鱼的新玩家们能够重视起来。

养过几个礼拜的水,如果滤槽中的玻璃环等滤材上出现淡淡的褐色,让我们庆祝吧,硝化来了。如果没有,也不用太伤心,经过这几个礼拜,水已经老化,虽然肉眼还看不见,不过硝化确实已经存在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开始考虑我们的目的了:鱼。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要确定一件事情,缸里究竟能养多少鱼呢? 鱼类的数量直接和缸里的含氧量挂钩,含氧量和鱼缸的高度无关,只与水面面积相关,因为氧气是通过水表来溶解到水中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大概的计算出来我们能养多少鱼 每2.5厘米长的海水鱼,需要300平方厘米的水面面积;冷水性淡水鱼需要190平方厘米;而热带性淡水鱼则需要75平方厘米。 举个例子,一个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缸,水面是1800平方厘米,那么可以养15厘米的海水鱼,23厘米的冷水性淡水鱼,60厘米的热带淡水鱼。再以这60厘米的热带淡水鱼为例,可以是4条15厘米的鱼,也可以是10条6厘米的鱼,但超过这个总长度的鱼量,必然是生存在一个不那么舒服的环境,健康度自然将受到考验。所以,下鱼之前最好能先计算一下,不能因为喜欢而大量购鱼超过鱼缸的负荷 。
顺带一提,很多鱼友喜欢用气泵来增氧,认为只要气泡多就会氧含量高,我们来理解一下气泵工作的原理,气泵通过气管和气石推出大量气泡,不过,这些只是空气而已,所以,水中的气泡并不能增加氧气含量,当气泡上升到水面并破裂,破裂的一瞬间会将水的表皮撕裂,而氧气就在这个时间进入水中了,所以,波动起伏的水面更能带来大量的氧气,这也是滴漏(溢流)等过滤方式比上滤、滤桶等过滤方式更适合硝化生存的原因,因为在滤槽中由上而下的水流表皮不断被扯裂,所以会有更多的氧气。
下来自然是买鱼了,购鱼需要注意 一 不要买刚进商店的鱼,等检疫和观察期过后再买; 二 初养者不宜养珍奇、昂贵、难度大的鱼; 三 不要买看上去不健康的鱼,这种鱼很可能有不治之症; 四 群居性的鱼应该在同一群鱼中选购; 五 一定要弄清楚鱼的习性,不要混养区域性太强的鱼,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鱼和水草同养; 六 购买前一定要弄清楚鱼长大后的体形会有多大,对水质是否有特殊要求; 七 不要购买体型相差太悬殊的鱼一同饲养。 购鱼之前,最好能准备一个检疫缸,以后也可以充当医疗缸和繁殖缸,这一样东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么在意。检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鱼回家最好不要马上放到主缸,应该在检疫缸生活1个礼拜以上,观察情况稳定而健康后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现问题而把我们辛辛苦苦养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间败掉。检疫缸虽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维生设备,一个小小的上滤是应该的,如果鱼体较大,也应该增加一个气泵,灯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观察鱼的状况。 鱼回家后,不能直接下缸,因为还有两个步骤:对温和对水。 几乎没有任何鱼类可以毫无困难的从一种水体转移到另一种水体,迁徒性鱼类除外,所以新鱼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鱼连装鱼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开,这样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让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温度达到一致,这就叫对温。 然后我们应该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开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点出来,再把盆里的水装点进去,一开始的比例应该小一点,然后约每10分钟交换约10%的水,一般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完成,较敏感的鱼类时间应该稍长点,期间要注意一旦鱼有缺氧症状就要用气泵打足氧气。对水完成后,盆里和袋里的水已经混为一体,用网把鱼捞出来放到主缸,对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带入病菌和藻类。 新鱼终于下缸,这个时候的鱼刚到一个新环境,需要时间来适应,由于紧张感和对水的比适应,可能表现出无精神或亢奋的状态,不要去管它,一般鱼类都需要3-7天去适应新环境,期间应该少开灯,尽量让鱼尽快适应,这期间不可喂食,一个是怕食物污染水质引起体弱的鱼死亡,一个是让鱼保持饥饿感而在适应后顺当开口进食。等到3-7天适应期过后,开始逐渐延长照明时间,开始3小时,2天后5小时,再2天后7-8小时,进食也是如此,开始只须极少的喂一点,以后每天逐渐增多直到达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鱼在5分钟内吃完食物,并且达到7分饱,依然有进食的欲望但肚子已经饱满)。当灯光和进食都已正常后,恭喜你,你已经在规律的维持你的心爱水族世界了。
下来自然是买鱼了,购鱼需要注意 一 不要买刚进商店的鱼,等检疫和观察期过后再买; 二 初养者不宜养珍奇、昂贵、难度大的鱼; 三 不要买看上去不健康的鱼,这种鱼很可能有不治之症; 四 群居性的鱼应该在同一群鱼中选购; 五 一定要弄清楚鱼的习性,不要混养区域性太强的鱼,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鱼和水草同养; 六 购买前一定要弄清楚鱼长大后的体形会有多大,对水质是否有特殊要求; 七 不要购买体型相差太悬殊的鱼一同饲养。 购鱼之前,最好能准备一个检疫缸,以后也可以充当医疗缸和繁殖缸,这一样东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么在意。检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鱼回家最好不要马上放到主缸,应该在检疫缸生活1个礼拜以上,观察情况稳定而健康后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现问题而把我们辛辛苦苦养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间败掉。检疫缸虽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维生设备,一个小小的上滤是应该的,如果鱼体较大,也应该增加一个气泵,灯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观察鱼的状况。 鱼回家后,不能直接下缸,因为还有两个步骤:对温和对水。 几乎没有任何鱼类可以毫无困难的从一种水体转移到另一种水体,迁徒性鱼类除外,所以新鱼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鱼连装鱼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开,这样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让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温度达到一致,这就叫对温。 然后我们应该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开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点出来,再把盆里的水装点进去,一开始的比例应该小一点,然后约每10分钟交换约10%的水,一般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完成,较敏感的鱼类时间应该稍长点,期间要注意一旦鱼有缺氧症状就要用气泵打足氧气。对水完成后,盆里和袋里的水已经混为一体,用网把鱼捞出来放到主缸,对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带入病菌和藻类。 新鱼终于下缸,这个时候的鱼刚到一个新环境,需要时间来适应,由于紧张感和对水的比适应,可能表现出无精神或亢奋的状态,不要去管它,一般鱼类都需要3-7天去适应新环境,期间应该少开灯,尽量让鱼尽快适应,这期间不可喂食,一个是怕食物污染水质引起体弱的鱼死亡,一个是让鱼保持饥饿感而在适应后顺当开口进食。等到3-7天适应期过后,开始逐渐延长照明时间,开始3小时,2天后5小时,再2天后7-8小时,进食也是如此,开始只须极少的喂一点,以后每天逐渐增多直到达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鱼在5分钟内吃完食物,并且达到7分饱,依然有进食的欲望但肚子已经饱满)。当灯光和进食都已正常后,恭喜你,你已经在规律的维持你的心爱水族世界了。
下来自然是买鱼了,购鱼需要注意 一 不要买刚进商店的鱼,等检疫和观察期过后再买; 二 初养者不宜养珍奇、昂贵、难度大的鱼; 三 不要买看上去不健康的鱼,这种鱼很可能有不治之症; 四 群居性的鱼应该在同一群鱼中选购; 五 一定要弄清楚鱼的习性,不要混养区域性太强的鱼,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鱼和水草同养; 六 购买前一定要弄清楚鱼长大后的体形会有多大,对水质是否有特殊要求; 七 不要购买体型相差太悬殊的鱼一同饲养。 购鱼之前,最好能准备一个检疫缸,以后也可以充当医疗缸和繁殖缸,这一样东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么在意。检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鱼回家最好不要马上放到主缸,应该在检疫缸生活1个礼拜以上,观察情况稳定而健康后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现问题而把我们辛辛苦苦养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间败掉。检疫缸虽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维生设备,一个小小的上滤是应该的,如果鱼体较大,也应该增加一个气泵,灯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观察鱼的状况。 鱼回家后,不能直接下缸,因为还有两个步骤:对温和对水。 几乎没有任何鱼类可以毫无困难的从一种水体转移到另一种水体,迁徒性鱼类除外,所以新鱼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鱼连装鱼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开,这样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让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温度达到一致,这就叫对温。 然后我们应该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开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点出来,再把盆里的水装点进去,一开始的比例应该小一点,然后约每10分钟交换约10%的水,一般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完成,较敏感的鱼类时间应该稍长点,期间要注意一旦鱼有缺氧症状就要用气泵打足氧气。对水完成后,盆里和袋里的水已经混为一体,用网把鱼捞出来放到主缸,对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带入病菌和藻类。 新鱼终于下缸,这个时候的鱼刚到一个新环境,需要时间来适应,由于紧张感和对水的比适应,可能表现出无精神或亢奋的状态,不要去管它,一般鱼类都需要3-7天去适应新环境,期间应该少开灯,尽量让鱼尽快适应,这期间不可喂食,一个是怕食物污染水质引起体弱的鱼死亡,一个是让鱼保持饥饿感而在适应后顺当开口进食。等到3-7天适应期过后,开始逐渐延长照明时间,开始3小时,2天后5小时,再2天后7-8小时,进食也是如此,开始只须极少的喂一点,以后每天逐渐增多直到达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鱼在5分钟内吃完食物,并且达到7分饱,依然有进食的欲望但肚子已经饱满)。当灯光和进食都已正常后,恭喜你,你已经在规律的维持你的心爱水族世界了。 最后就是日常的维持了,在硝化十分理想的情况下,我们的缸里还是会逐渐积累硝酸盐(NO3),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借助换水来解决,而且不要以为自己的水质很好就可以偷懒不换水,或许你的水质可以维持半年不用换,但是一旦NO3的问题爆发出来,换来的就可能是一缸生物全部死光,或者硝化系统在一夜之间崩溃掉,病菌疯狂发展。所以,养成规律定期的换水习惯,每个星期换水一次,视情况而换1/5或1/3,把一切可能的风险减到最低。 然后就是关于用药的问题,虽然如果能严格按这个帖子的步骤去打理一个缸,病毒生存发展的机会会是十分的小,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有准备,万一鱼得病了,我们尽量不要把鱼药直接放到主缸中去,而应该把病鱼捞出来在医疗缸里治疗,因为盐和各种鱼药不仅能杀死病菌,同样会杀死硝化菌,只是严不严重的问题而已,硝化也是一种菌,能抵抗盐和药物的细菌虽然有但是也不多。越强的药如福马林,就会破坏得越严重。如果一定要在主缸下药,最好完成治疗以后再在主缸中建立一次硝化群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3
设备是不可以少的喔!
下文你参考看看吧!!

热带鱼怎么养
养热带鱼的必需用装备
(1)鱼缸:是热带鱼生长和活动的场所。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必须选用规格稍大的长方形玻璃鱼缸。
(2)吸水管:用于换水时吸出鱼缸底面的脏物,用软橡胶管和玻璃管连接而成。长度根据鱼缸的高度而定。一般取一米二到一米五。
(3)温度计:用来测量和调节鱼缸的水温。
(4)鱼网:用来捕捞和转移热带鱼。
(5)玻璃灯桶:将灯泡放入玻璃灯桶内沉入鱼缸中起加温和照明作用。玻璃灯桶的口必须高出水面100MM,防止鱼跳入。
(6)电热管:冬天用来增加鱼缸内的温度。
(7)气泵:驱除鱼缸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水中的容氧量。
(8)过滤器:过滤出鱼缸中的污物,保持水质清洁,起增加氧量净化水质的双重作用。
(9)恒温器:用来自动控制鱼缸中的温度,可以长期保持温度恒定。
(10)食斗:防入鱼食漂浮在水面,有利鱼的捕食。又能防止鱼食落入水底钻入水草中,使水草沙子变黑,败坏水质。
(11)除污液:用塑料板作成。用来刮去鱼缸水面的灰尘和油污。

初养热带鱼首选孔雀鱼
孔雀鱼是一种小型热带观赏鱼类,一般体长为3至5厘米,鱼体娇小玲珑,游动矫捷活泼,体色斑斓多彩。它主要产自南美洲的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以及西印度群岛等地,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又分为普通孔雀鱼、燕尾孔雀鱼、长尾孔雀鱼、琴尾孔雀鱼和黄孔雀鱼等。
应该说,在众多的热带观赏鱼品种中,孔雀鱼并不算高贵的鱼种,无论是其售价还是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要求都不高,但它却因为活泼、美丽而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雄鱼更美丽,在绿褐色的身体上掺杂着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仿佛天上的彩虹一般,因此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彩虹鱼。同时,又因为它的腹部有数块蓝色的小圆斑,圆斑周围有色泽较浅的轮环,很像孔雀开屏上的眼状斑,故又有"孔雀鱼"的美称。
一些买鱼人告诉记者,孔雀鱼之所以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性情温和而活泼,不会和其他鱼发生争斗,适合与一些没有攻击性的鱼类混养;而且它对食物的选择性也不大,蛋黄、馒头渣等都可以喂食,不过人工饲养时最好投喂鱼虫、线虫等活饵;同时它对水质、水温的要求也不高,非常易于饲养和存活。
一般纯种的孔雀鱼个体较大,尾鳍及背鳍大而舒展,花色比较纯,特点也较鲜明,售价也较高,因其品系好坏大约在每对10元至50元不等;而杂交种或退化种则与其相反,售价也比较便宜,一般每对只要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但对于初养热带鱼的人,购买杂交种及退化种还是比较合算的,因为这样可以在养殖中积累许多的养鱼经验。
另外,最好先确定你买鱼的目的是用于观赏还是繁殖。如果仅仅是为了观赏,可以挑选颜色艳丽、尾鳍长大、各鳍发育正常的个体;而如果是为了培育良好的孔雀鱼品种,最好挑选年轻有活力的孔雀鱼,因为完全成熟的孔雀鱼虽然尾鳍大、花纹艳丽,但是不适合繁殖。
一般来说,挑选孔雀鱼的原则和选购其他鱼没什么大的分别,无非是要求体表无异常、无伤口、鳍肢无破损、各鳍都没有紧缩、无白毛和白点等增生物、有进食欲望、反应敏捷,而且最好选择整缸里都没有受伤或死亡的个体。但是选购孔雀鱼的一个关键之处是在雄孔雀鱼的挑选上,应该尽量选择个体较大、尾鳍较大且舒展、游泳活泼的雄鱼个体。 一般购买两三个月大的孔雀鱼。
此外,在选购孔雀鱼的同时,别忘了再买一个水族箱。饲养孔雀鱼的水族箱最好不要太大,一般以长60公分,宽30公分,高40公分为宜,而且购买之前一定要注意试水,确保不漏后方可购买。
选完孔雀鱼后,接下来就是饵料问题。孔雀鱼对饵料的要求不高,一般可采用水蚤、水丝蚓或配合颗粒饲料。
待一切选购妥当,就到了养殖孔雀鱼的过程了。

初养热带鱼的"禁区"
刚买来的鱼,在习惯新的环境之后,可以开始喂食,一般把鱼放在水缸半天后,若发现鱼开始啄食缸壁或缸底所铺的沙粒,即说明可以开始喂食了。有的鱼在转变环境时,拒绝进食,因此要喂养鱼喜欢的饲料,可均衡喂食人工饲料和生活饲料。要注意分量,避免出现吃剩的残渣,因为残渣会腐败,破坏水质。
导致热带鱼生病、死亡的几个原因:
1、水温激烈变化———适合热带鱼存活的最佳温度为25℃,但是不同种类的温度要求还有差别,有的要高至30℃左右,也有些喜爱20℃。因此全体平均起来,25℃是普遍可接受的温度。此外,还要避免水温的急剧变化,一般允许变化的温度范围为2度.
2、放养密度太大———很多人看见水族馆能把很多可爱的鱼放在一个鱼缸里,所以也在家中鱼缸内饲养很多鱼,这种饲养方法,不论是哪一种鱼都会死去。如果在饲养多种不同种类的鱼时,必须考虑每种鱼适存的空间,减少鱼的数目。不管什么种类,缸小鱼多,决不是好事。饲养热带鱼的原理与饲养金鱼很相似,要求饲养水面比较宽阔,并且要与饲养的数目保持正常的比例,以保证热带鱼具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3、饲料的种类———热带鱼的食性因种类而异,大致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杂食性3种类别。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水缸内的鱼,是何种类型,喜欢吃什么食物,分类饲养。
4、疾病———热带鱼生病原因很多,包括由买来的病鱼传染,因温度太低引发的白点病及水质因残食腐败或鱼粪污物分解变坏所致等。

新购的热带鱼往往会带有病菌或寄生虫,因为病情较轻,还没有出现较明显的病症,购买时不易察觉,如果不采用药物处理直接放入鱼缸中,快则2-3天,慢则1周至2周就会发病,甚至造成死亡。新购的热带鱼即使是健康的,通过捕捉和路途运输,有时也会造成鱼体受伤而引起细菌感染。因此,对新购热带鱼进行防病消毒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较常用的防病消毒药物有两种,第一种是食盐,食盐比较安全、有效,并且来源方便。每10公斤水加100-300克,即配成1-3%浓度的盐水,消毒5-20分钟左右,浸浴时间长短根据水温高低而定,可杀灭大多数病菌和寄生虫。
第二种是高锰酸钾,可以直接加入鱼缸中。用药浓度是10公斤水用0.03克高锰酸钾。0.03克重量高锰酸钾的秤重不方便。因此,先秤1克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在1公斤水中,即配成千分之一浓度的药液,储存在可口可乐瓶中备用,再用吸管或针筒吸取30毫升高锰酸钾药液加入10公斤水中,用药后24小时进行换水。不过需要注意,对于小型热带鱼。高锰酸钾的毒性较大,用药后要注意观察热带鱼的活动状态,一发现有异常,立刻进行抢救,即大量换水或将热带鱼捞出。

鱼缸中残饵和排泄物等有机物的积累会引起水质恶化。水体中有机物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尚未溶解的颗粒状固体有机物,另一种是已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已溶解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会变成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如果水体中生长有足够数量的有益细菌(如硝化细菌)就会把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分解成无毒的物质(硝酸盐)。因此,水质净化有两个目的:①把尚未溶解的固体有机物过滤丢;②培养足够数量的硝化细菌,分解水体中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具体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使用水处理循环设备。大型、中型鱼缸使用循环过滤设备,小型鱼缸可使用生化棉。商品化的水处理循环过滤设备的种类很多,有内置式,外置式等,也可以自己制造,大致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①不锈钢或塑料制成的圆筒形外壳;②圆筒内放过滤棉、石英砂、塑料生化球或生化陶瓷环等;③小型水泵及道管。过滤棉、石英砂的作用是把水体中大颗粒有机物截留下来,因此经常需要清洗。
生化球和陶瓷环的作用是作为培养有益细菌的载体,用专业的术语来说是培养生物膜,主要是培养足够数量的有益细菌,把水体中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分解为无毒的硝酸盐。
小型鱼缸可配备1-2只生化棉和一个充气泵。生化棉兼有过滤固体有机物和培养细菌的功能。
第二种,是定期添加有益细菌。有益细菌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大多数是复合菌。如一种日本产的叫EM的产品,有四大类80多种菌种组成。
有人做过试验,定期添加有益细菌,鱼缸中的水可以一年不换水

养殖热带鱼的一些必备条件

一、水

1、 水质

自然界里所有的水或多或少都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有些化学物质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热带鱼对水的要求比较高。自来水、河水、井水、湖水等都可以直接养金鱼,但是却不能用来直接养热带鱼,否则鱼就会得病以至死亡。

所谓水质,主要是指水的硬度和酸碱度。

水的硬度是根据水中含钙、镁、铁盐的含量多少而定的。分为硬水、软水和中性水井水、泉水多属于硬水;自来水、河水则大多数属于中性水;雨水属于软水。养殖热带鱼应该使用中性水,但城市中的自来水虽说酸碱度基本合乎热带鱼生活的要求,但由于水厂在处理水时经常要加一些化学成分的消毒剂和净化剂,应此水中常含有⒘康穆绕?图畹某煞郑?美囱?惚匦虢?写?恚?S米罴虻サ陌旆ň褪橇郎狗ǎ?唇??诹胰障律?/span>2~3天,或者是在阴凉缺光处晾一周才可以使用。

2、 换水

鱼在生存中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要不断排泄粪便,喂鱼的饵料也在不断的氧化和腐烂,这些都会影响水质,所以要经常及时地给鱼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换水分为部分换水和全部换水。部分换水也交兑水。兑水就是从鱼缸中抽出多少水就应补充多少水,兑水不需要将鱼和水草等从缸中捞出,一般兑水多少以每次不超过鱼缸总水量的四分之一为宜。兑水时要注意新加入的水的水温,尽可能地和原鱼缸的水温一致。兑水的次数,秋冬季节每周一至二次,春夏季节每周二到三次,具体次数多少要根据鱼缸中的水的浑浊度而定,过滤条件好的水质清晰的可适当减少次数,过滤条件差的可适当增加次数,但不能过于频繁,否则鱼会生病。

二、温度

温度是热带鱼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没有合适的水温鱼就无法生存,热带鱼对水的温度要求比较苛刻,热带鱼对水的温度也极为敏感。

热带鱼生活的水温一般在20~30℃为宜。但不同种类的热带鱼对水温要求也有差异。如孔雀鱼、红剑鱼、黑玛丽等鱼种可以忍耐10℃左右的水温而不死亡,而燕鱼、虎皮鱼等水温低于18℃时就会死亡。绝大多数热带鱼对水温及其敏感,水温变化±2℃与就会得感冒,水温长期上下波动不稳定,鱼就会患各种疾病,因此,要尽量地保持水温的恒定。水温也不能过高,水温高水中的菌类会繁殖过快而影响水质。大多数鱼生活的正常温度在20~24℃为宜,繁殖水温在25~28℃为宜。控制水温常用两种方式,分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

自然控制就是将鱼缸放置在朝阳的房间里,让鱼缸接受阳光,以增加水温。鱼缸体积的一些水温变化相对小一些,反之,鱼缸小水就少水温变化就大,在房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鱼缸大一些为好。

人工控制水温主要是利用火炉、火炕、暖气等加热措施来加温,近些年市场是用电加热的器具不断增多,是一种较好的加热方法,多数产品具有自动控温功能,应该优选此类产品。

三、氧气

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氧气,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热带鱼生存同样离不开氧气。鱼生存所需要的氧气,是通过鱼鳃部的微血管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气来得到的,再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带到与提个部分,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是通过其鳃部的微血管进行的。水中溶解氧的多少直接影响鱼生长的好坏,因此要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除靠兑水和换水获取外,也可以利用水中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市场有专用的加氧器具——气泵,利用气泵加氧即方便又简单,可根据鱼缸大小选择合适的气泵。价格比较便宜。

四、鱼食

热带鱼虽然种类繁多,习性差异较大,但它们的食性却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肉食性鱼类,这类鱼占热带鱼的绝大部分;杂食性鱼类,占热带鱼的一小部分;素食性鱼类,这类鱼占热带鱼极少部分。这里提供肉食性鱼类常见的鱼食做一介绍:

1、 水蚤(又称红蜘蛛虫)

鱼虫颜色艳红,个头适中,在水中群集游动,具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质。分布较广各地均有,但这种鱼虫的寿命短,捞回后一般只能活一至二天。喂鱼前,应将鱼虫洗净后再喂。

2、 剑水蚤(又称青蹦)

这种鱼虫个体较小,营养价值较低,容易死亡,它们在水中一蹦一停,速度较快,行动迟缓的热带鱼,尤其是幼鱼往往追不上,是一种较差的饵料。

3、 红线虫(又称水蚯蚓、线蛆)

这种鱼虫身体细长,颜色暗红,生活在水质较脏的水泡、水沟边的浅水中,虫的身体一半在淤泥中,一半在水中不停摆动。红线虫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是成年鱼的理想食物。

五、光线

光线对于热带鱼生存十分重要,没有光线热带鱼就无法生存。光线对饲养热带鱼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光是所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没有光水草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植物也就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但植物对光照也有一定的限度要求,光线过强或者光照时间过长,水草也就会生长绿苔,会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线过弱或光照时间过短,水草的枝叶就会因光合作用太少而变黄甚至枯死。

合理的光照应该是,在有阳光的室内不要接受阳光的直射,及不要摆在窗台上和窗下,利用早晚的阳光照射1~2小时即可,当然利用窗的散射光时间可以适当放长一点。在没有阳光或阳光不足的室内,也可以利用人工光源照射,可以用60瓦白炽灯或40瓦的日光灯每天照射6小时左右即可。

热带鱼生长繁殖也需要光照,有光照的鱼生长更快,鱼体会更加绚丽,繁殖周期会缩短。

光照的第三个作用,是便于观赏。如果在黑暗的屋子里或光线太暗的屋子,人们是无法看清鱼缸里的景物,看不清也就谈不上观赏了

热带观赏鱼的饲养技术关键是水质和饲料的选择和处理,其基础就是对所养鱼种来源地自然生态的了解和模拟,也就是说养热带鱼时一定要注意,所养对象的故乡的水域特点。经验再三表明,要养好热带鱼,尤其是名贵娇生的高档品种,一定要在水族箱内营造出与它原产地自然生态、条件相同或接近的环境。
1、水质处理
淡水热带鱼一般都出生于地球赤道两侧的热带淡水水域。其中,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东南亚的泰国和马来半岛等地、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热带鱼的三大宝库。绝大多数热带鱼只有在水温超过20℃时才能生存,一般都喜欢26℃左右的水温。非洲的土壤属微酸性红土壤,加之地表水中腐殖质较多,一般水质pH值为6~7的微酸性,因此,非洲产的热带鱼多喜微酸性的水质。生长在南美洲水域中的品种,也大多喜欢栖息于pH值于7的弱酸性水质中。而生长在东南亚、南亚水域中, 包括生长在北美洲南部水域中的鱼种则多喜欢pH值为7的中性水。 生长于中南美洲的花科鱼类如孔雀鱼、剑尾鱼、摩利鱼、月光鱼等卵胎生鱼类也都喜欢生活在弱碱性的硬水中。中美洲产的热带鱼,因出生地听水质为微碱性,因而要求饲养用水为微碱性。另外一些半海水鱼如蝙蝠鲳、黄鳍鲳及大洋洲的五彩金凤等则更喜欢弱碱性水质。实际上有些喜中性或弱碱性水质的鱼类,如蝙蝠鲳、象鼻鱼等,在弱酸性水质中也能生活得很好。但喜欢酸性水质的鱼类,一般在弱碱性水质中很难存活。
我国淡水资源中,一般属微碱性水,但北方比较偏碱性,而南方有些湖泊、水库、河流的水质属微酸性。例如我国南方广州等地的饮用水pH值小于7, 是养殖七彩神仙的理想水质;而北京的水pH值在7左右属中性。另一方面, 我国华南地区雨林带河川的水硬度低,多为软水;北方雨量少,土壤含盐碱量高,水的硬度也高。此外,一般地表水硬度低,地下水、井水硬度高,而雨水、雪水为软水。在我国南方城市,如广州,佛山的水质较软,对七彩神仙、红莲灯等南美产的娇小鱼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繁殖条件。北方城市如北京、天津的水质稍硬,繁殖此类鱼种很困难。
因此,要成功地饲养和繁殖热带观赏鱼,首先应查明该鱼种的原产地( 这可通过学名查阅有关专业书刊),得知其适宜生存的pH值、硬度、 水温及盐度等水质因子范围,然后测试当地用水水质,这可用市售简易水质比色盒 进行,发现某些项目不合适时则要人为调节。在城市中一般使用自来水养鱼,这首先要中和余氯:加入大苏打(苏波)即硫代硫酸钠或维生素c(抗坏血酸),然后测试。 水质偏碱时加增酸剂:磷酸、磷酸二氢钠或放置沉木或在滤水器中加活性炭过滤24小时等。水质偏酸时可加增碱剂:小苏打即碳酸氢钠、碳酸钙物质(珊瑚砂、贝壳砂或粉)或硅砂、麦饭石,并加强打气。水质过软时可加石灰水(生石灰或氯化钙)。但水质较硬要软化则相对较困难,可向水族箱加入适量雨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如果在水族箱或过滤器中放置"泥碳苔",因其具有离子交换功能,且会释出腐植酸,所以可软化水质同时降低pH值,草泥也有此作用。另外,磁化器也可软化水,而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及逆渗透水处理机都可生产出不同硬度的水,其中,余氯、pH值及硬度都可应用简易的比色合测试。至于盐度,可用浮管式比重计、指针式比重计或折射式盐度计测量。若需增加盐度,则可用市售"人工海盐"调配。经过以的水质处理即行曝气,同时为加速饲养新水的熟化可人工接种"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及"牙胞杆菌"等微生物净水剂,如此过几天就可放入新鱼。如果新鱼名贵, 亦可先放1~2尾"闯缸鱼",试水后再放新鱼就更为保险。
在养鱼过程中,在定期换添少量饲养水的同时,也应添加少量微生物净水剂以维持优良水质,达到养鱼先养水的目的。不但在养鱼过程中要求水质适宜和稳定,而且鱼只的转缸也要求新旧两缸水质不能相差太大,尤其是pH值。例如,对于七彩神仙鱼的换水或转缸,新旧水之间的pH值差不可超过0.5温度差不可超过1~2℃。 对于繁殖水质还要考虑硬度,部分河口 卵鱼千万不要疏忽盐度问题。

2、饲料投喂
热带观赏鱼的饲养,若水质处理好就已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主要问题就是饲料。目前,常用的鲜活饵料有水蚯蚓、水蚤,较为价高及有催熟作用的是血虫( 摇蚊幼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及成体。比较方便的是人工饲料,有片状和颗粒状。 还有一类就是鲜配饲料"人工汉堡",主要成分为牛心、虾肉、蔬菜、复合维生素及药物等,用家用拌肉机打碎混合成浆,铺成薄片冰冻切粒投喂,汉堡饲料已成为五彩、七彩神仙鱼的主食。
第2个回答  2020-06-22




硝化细菌

新买了鱼缸主人一定是非常欣喜的,然而新鱼缸可不能一下子就放鱼进去哦,新鱼缸的生态系统还是要靠主人自己去建立的,为了给鱼儿们一个适宜的环境,对于鱼缸的开缸可不能懈怠!



1、消毒     

不管新缸还是老缸,水都需要消毒,新缸比老缸多了一个步骤,就是要在缸粘好之后放7天,去除缸里的玻璃胶味道,老缸就可以直接放水了。      

很多朋友问我多大的缸放多少高锰酸钾,其实目测法就可以很简单的达到,水放满缸,把滤材全部放入水中,开始放高锰酸钾,知道看见整缸水都边的发紫了,OK,停放,这个时候的浓度刚刚好,如果你不知道什么颜色是紫,那么这段可以略过。浸泡1-2个小时之后就可以了,把缸里的水放干净,整体用清水清洗干净,耍干净,滤材也要反复清水冲洗,知道把高锰酸钾完全冲掉。      



2、泡缸      

经过了消毒,就要开始泡缸了,泡缸主要是用缸里的水来带走玻璃胶的味道和新水族箱内的味道,也可以用来试水,看看经过24小时的完全浸泡缸会不会漏水,总之这个步骤非常重要。一般我们放满缸水,浸泡24小时就OK了,24小时后我们就可以正事开始养水了。



3、细菌购买



为了加快开缸速度,一般都会进行硝化细菌添加,在这里极不推荐带臭味的硝化细菌,因为这类产品在开缸的时候使用勉勉强强,如果水已经稳定了,入鱼了以后,这种硝化细菌简直就是混水高手,百害而无一利。



硝化菌可选择傲深鱼药系列硝化菌,可有效的分解有机沉积与毒物,如氨,亚硝酸,硝酸盐等,消除水缸中的异味,减低疾病患率,建立良好的水族系统,净化水质。



若是水草缸的话,还要选择底砂,底砂铺设宜采前低后高,其视觉效果较佳。而底泥则直至入缸,不铺基肥亦可。如使用底部加温,应先将加温设备架设好,再铺设底砂。



底床之高度,依鱼缸大小,其厚度亦有所不同,小型鱼缸75cm以下,其前景总高约5cm左右,后景高度亦不宜超过缸子高度之1/4;大型鱼缸90cm以上,依鱼缸之高度,所栽植之水草的种类及造景所需而有所调整,前景总高约8-10cm左右,而后景如栽植大型水草,其根部之延伸宽且深,其底砂厚度就需要厚一点,通常约15~25cm左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14

  新缸开缸养鱼方法:

    把过滤器材先安装好(安装前请做好消毒工作),鱼缸下水80%。过滤开同时暴氧一天。

    找到离自己家不远的养鱼鱼友,最好是鱼缸够大水够清的鱼友。如果找不到得话可以熟悉的鱼商那里搞点,但是一定要熟悉的,因为鱼店的水因为经常进新鱼,很容易带入病菌。

    拿个水桶去人家家里做清洗滤绵的义工,报酬是洗滤绵后的脏水。

    把洗后的那桶“脏水”以最快的速度带回家,把水慢慢倒在过滤上。

    倒完“脏水”后(切记水要倒在过滤上),打开过滤,继续暴氧一天,之后就可以把喜欢的小鱼儿放入缸里了,以后的过滤不能停。

第4个回答  2015-05-06
开缸就是建立硝化细菌系统
开缸放入困好的水 放入消化细菌或者闯缸鱼 鱼死了没事 会产生消化细菌 鱼缸的水会在将近1个月时间由清变混再变清 这时候开缸就完毕了 可以放自己喜欢的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