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请举例说明

如题所述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的对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不同,它的增加不是由于创造出来的价值绝对地增加了,而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把一部分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剩余价值相对地增加。它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来源仍然是该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通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又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05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人的劳动日是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总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的正常发展有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先衰和死亡,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指出:“象其它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式一样,机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所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 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所有发达的机器都是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器工作机。发动机是整个机构的动力;传动机构由飞轮、转轴,齿轮等各种各样的附件组成,它的调节劳动,在必要时改变运动的形式,把运动分配并送到工具机上。结构的这两个部分的作用,反而把运动传送给工具机,由此工具机才抓住劳动的对象,并按照一定的目的来改变它。机器的这一部分——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然,引起了工业革命。 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取得出的成规,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机器只有通过直接社会化或共同的劳动才发生作用。因此,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性。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1]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0.htm

第2个回答  2011-02-06
好比小姐“工资”一晚应该300,得到30是绝对价值。你一次300,别人500,这是相对价值。你一次300的,别人给了500,这是超额价值,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