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结构的群体规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吗?答案很明确:能,但其影响力取决于你所考察的变量。
例如,事实表明,小群体完成任务的速度比大群体快。但是,如果群体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则大群体比小群体表现得好。把这个结论转换成数字可能多少有点风险,但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参数,12个人以上的大群体更善于吸收多种不同的观点。因此,如果群体的目标是调查事情的真相,那么应该是大群体更有效。相反,小群体善于完成生产性任务。因此,成员在7人左右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更为有效。
一个与群体规模有关的最重要发现是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这个发现使下面的逻辑遇到了挑战:即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力,至少等于群体成员个体生产力的总和。
一般人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是,群体精神会激励其成员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提高群体的整体生产力。本世纪20年代末,德国心理学家瑞格尔曼(Ringelmann)在拉绳实验中,比较了个人绩效和群体绩效。他原来认为,群体绩效会等于个人绩效的总和,也就是说,3个人一起拉绳的拉力是1个人单
独拉绳时的3倍,8个人一起拉绳的拉力是1个人单独拉绳时的8倍。但是,研究结果没有证实他的期望。3人群体产生的拉力只是1个人拉力的2.5倍,8人群体产生的拉力还不到1个人拉力的4倍。
其他一些用相似的任务重复瑞格尔曼的研究基本上支持了他的发现。群体规模的增大,与个人绩效是负相关。就总的生产力来讲,4人群体的整体生产力大于1人或2人的生产力,但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个体的生产力却降低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社会惰化效应呢?也许原因是群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如果你把别人看作是懒惰或无能的,你可能就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这样你才会觉得公平。另一种解释是群体责任的扩散。因为群体活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投入与群体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很模糊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就会降低群体的努力。换言之,当个人认考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群体的效率就会降低。
工作群体中这种社会惰化效应对于组织行为学来说,意义是重大的:拓吴管理人员想借助群体的力量,来强化士气和工作团队,他们就必须提供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手段。否则,管理人员就应该权衡一下群体可能带来的生产率的下降程度是否可以接受。但是,这种结论带有西方的偏见,它与个人主义文化是并行不悖的,像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是由个人主义支配的,个人主义主宰一切,社会惰化现象可能比较突出。在个人主要受群体目标激励的集体主义社会里,这种结论就不一定适用了。比如,一项关于美国员工和中国、以色列(二者都是集体主义国家)员工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员工和以色列员工没有卷入社会惰化的倾向。事实上,中国员工和以色列员工参与到集体中时,工作绩效比单独工作时绩效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