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落后近三百年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如题所述

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

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

清代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后来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写入了教科书,并且形成了一个观点认为“清代闭关锁国”。

拓展资料:

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予西方国家。

其正面影响是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盗行为。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负面影响是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闭关锁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0
清朝从入关起就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这种政策几乎成为整个清王朝的“宪令”,各时期具体要求虽有不同,但闭关锁国一直是他们的基本国策。
刚入关时,清王朝的闭关锁国主要集中于领土上,严格边境贸易和外事往来中的一系列细节问题,严禁民间的对外民商事活动,后来,这种闭锁又扩展到领海,甚至缔造出“片帆不得下海”的奇葩法令。完全无视雅克萨战争中失衡到“巨大”级别的伤亡比例,排斥西方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害怕这些东西会让八旗子弟丧失勇气。结果,单凭匹夫之勇的“勇气”遇到坚船利炮,瞬间土崩瓦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9
清初为了对付台湾郑氏集团实行海禁,统一台湾后开放四口,乾隆时逐渐走上闭关锁国
第3个回答  2019-10-09
乾隆朝后期,好像是因为李侍尧引起的。
第4个回答  2019-12-10
乾隆的那个时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