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如题所述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的愿望和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 才能实现。作为教师,如果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虽能使之理解许多道德知识,但并不一定能使之真正内化,成为学生真正奉行的行为准则,更不能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愉悦。有鉴于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这样德育才能收到实效。 一、让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德育的课堂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将学生当成德育教育的主体,往往用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标榜式的教育,让他们以这些人物呈现的模式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检验自己的思想品质。这种方式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也难于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对当今的中小学生而言,那些先烈毕竟太遥远,太虚,难以想象,自己无法体验、学习,自然就没多大教育效果。所以,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个案,将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总结、学习,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能够明辨是非,做出道德判断,去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从中受到教育。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队活动课,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如在一节班会课中,我改变过去硬生生的“你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要求,而是提出“操场前的水龙头没有关,你会怎么做?”“同学间发生矛盾,有人就到校外找人报复,你怎样看待这种行为?”“一个同学因为老师批评他的措词不合口味就大事顶撞,你认为对吗?”等问题,让学生发言、争论,达到共识。因为这些事情每天都会发生在他们身边,和他们联系紧密,结果大家反映很强烈,踊跃发言,做出了是非判断,并说明原因。事后有些同学自觉地克服了不足之处,这样就达到了德育的预定目的。 二、让学生的自我教育成为德育的主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他们开展自我教育。否则,学生就会“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能受到真正的教育,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要使他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 学生的行为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他就会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今后就会主动重复这些行为。所以,在学生履行正确的道德准则后,及时的表扬可以强化学生积极行为,抑制消极行为。在这方面,教师往往忽视了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进行教育的重要环节,没有组织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受表扬得奖励的原因,包括受表扬学生自己的德育认知和德育观念也没有得到升华,没有步入自我教育的境界。如当发现一个学生有突出表现时,不要急于给他表扬或批评,甚至不必忙着指出行为的优劣,而是先将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去判断、评价,也让该生自我评价,共同推断这些行为的结果,以得出该不该作为的结论。 三、让学生的自我享用成为德育的最高境界 表扬和奖励优秀学生,这固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但仅仅这样,会使学生德育动机进入狭隘的功利误区,自认为做好事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使他们从生活现实中感悟具备优良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才是幸福的人生,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把各种道德规范作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自身的主动要求。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比如,当发现某同学帮助其他同学,教师不必忙着大张旗鼓地表扬这位同学,而是私下要求受助者和其他同学体会困难时得到帮助的好处,启发他们如何感激回报那位同学,从而让那位同学从中获得一种做好事的崇高感、幸福感、享受感,让大家也学会感恩,并在相互感恩和帮助中检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总而言之,学生永远是德育的主体,作为学校或社会尽量提供锻炼的平台,让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转化,以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