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病人的上肢和下肢的康复锻炼具体怎么做?如何按摩?

现在是得病后的半年,目前病人可以一瘸一拐的走路,但是手功能恢复较差不可灵活弯曲,晚上睡觉时还有痉挛症状,请问如何做康复针对手部和腿部?具体怎么按摩?谢谢!

  1)为预防关节挛缩和变形,家属应将瘫痪侧肢体保持功能位置上。让病人取仰卧位置,使瘫痪肢体的肘关节微曲、手握纱布卷,上肢垫高过肩。膝下放一小枕头,腿侧放砂袋以防腿外展外旋。脚底放板以防脚下垂,并需常变换体位。
  2)按摩与被动运动。因肌肉长期不活动易引起肌萎缩,所以应每天定时给病人的瘫痪肢体进行被动的运动和相关部位的按摩。在操作时用力要适中,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关节韧带及肌肉损伤。
  3)随着肢体功能的恢复,康复锻炼也应随着更改,先是做一些坐前准备动作,如用健侧肢体做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用健侧下肢去活动患侧下肢,也可练习翻身等等,但这些动作基本上仍在床上进行。锻炼强度和时间应按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为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即可。然后可让病人取半坐位,背部安放靠背架,上半身由三十度逐渐增大到七十度坐角。若病人七十度的半坐位能坚持坐三十分钟时,即可让其练习坐位了。坐起的动作可这样练习,健侧手握患侧手于胸前,健腿伸到患腿下面,以健侧肘关节为支点,健腿用力蹬床的同时转上半身至健侧卧位,这时患肢朝上,身体前屈,用力坐起。患者坐起后,家人可用手扶病人肩部左、右、前、后摇晃,同时嘱病人用力对抗以保持不倒,待坐稳后再开始练习坐床边、下床坐椅子等。然后再帮助患者练习爬、跪等活动。为防止肩关节脱位,当病人能坐后应用三角巾固定肩部至患肢能举过头为止。
  4)病人能坐后就应开始锻炼其站立功能,这要先由家人从坐位上用力扶着站立片刻,以后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和减少扶他的力量,锻炼其下肢力量,直到病人自己能用拐杖从坐位站立起来。能站立后就应锻炼其平稳功能,首先将两脚分开,健肢与患肢轮换持重,直到能站稳时,家人可扶其患侧上肢,左、右、前、后摇晃 (摇晃时应严防跌倒),若病人仍能站稳时即可锻炼走路了。
  5)走路的锻炼。先是用健侧手向前扶杠棒,然后患侧下肢向前迈步,再健侧下肢紧跟上,这样一步一步的向前移动。当独立步行稳定后,再进一步锻炼较复杂的步伐,如绕圈走、上下台阶或楼梯、跨越障碍物.
  日常生活锻炼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的活动,使瘫痪肢体残存的功能恢复到最佳程度,力争达到能生活自理。日常生活锻炼应从能坐开始练习,如穿衣、进食、洗脸、刷牙、漱口、上厕所等;再以后就应开始各种家务劳动的锻炼,如洗碗、扫地、擦桌面、铺床、叠被、浇水、洗菜、做饭等等;还可进行锻炼手指细致活动的工作,如打结、解结、打字、糊纸盒、弹琴、编织、打算盘等。对右侧偏瘫的病人及早训练左手写字对日后工作有重要意义。这种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肌力,而且,可以协调和统一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并使病人注意力集中,提高智能、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
  其他在对瘫痪肢体的康复锻炼中,配合理疗及针灸是不可少的。在理疗中可选用超声波、间动电、中波干扰电等治疗,对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消肿、镇痛、防止肌肉萎缩等均有积极作用。用低频脉冲电剌激可降低痉孪性肌张力,适用于肌痉挛。中医的针灸、按摩等也有益于偏瘫病人的康复,常用穴位有:上肢——曲池、外关、合谷透后溪、肩前部等;下肢——风市、阳陵泉、环跳、解溪、绝骨等。
  经过积极的康复锻炼一年以后,虽然已告一段落,但并没有终止,还需继续进行维持巩固锻炼,增强体力并使残肢发挥出最大的功能。若要恢复工作需到医院作功能鉴定,根据智力与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提出可恢复何种工作及工作量等的建议。若因年龄较大或恢复程度不理想时,虽然不能去参加工作,也应让他参加一定量的家务劳动,这样做一方面可得到继续康复锻炼,同时在精神上也是一种安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7
现在处于这个状态不是特别好, 如果能去比较好的脑血管康复中心接受下治疗我相信会更好的~!因为您说的这样,手部不够灵活,是因为肌张力太强了~所以要去正规的康复中心接受治疗,最好不要相信那些江湖的游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