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养心膏药店的创始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朱养心,余姚人,幼年即经常入山采药,专治外科,明代万历元年(1573),举家来到清河坊旁的大井巷开设药室,因宅心仁厚,手到病除,远近驰名。
有一天,店门口来了一个衣衫破烂、蓬头垢面,满脸胡子的跷拐儿老头。他拄着拐枚,赤了两只脚,腿上生满了疮毒,脓血外流,奇臭难闻。朱老板见了,动了恻隐之心,忙上前将老头搀进店里,端来热水,亲手将他洗净腿上滴脓血,贴上膏药,并扶他上座位休息。谁知跷拐儿老头行动不便,抬脚将那盆洗过苍毒滴污水踢翻了,正好都倒进了拌了药料滴荷花缸里。朱老板见一缸配好的药料被糟蹋了,暗自叫苦,但看看这个老头儿实在可怜,反而安尉他,叫他不要介意,安心静养。
不知不觉跷拐儿老头在朱养心白吃白住十几天,朱老板天天替他洗脚换药。医治疮毒,那缸被糟蹋的药料一直没时间处理。一天老头儿对朱老板说;承蒙你不嫌臭脏,亲自为我治疮毒,又分文不取,实在感激,可我无一物相送,真当过意不去。这样吧,我自幼精通丹青之术,你去准备笔墨,给你画一张画作纪念,请勿见笑。朱老板听后,觉得出于老人一片好心,就买来宣纸、备好笔墨。只见那跷脚老头儿将宣纸一铺,把墨往纸上一倒,用手往纸上抓了几把,然后对朱老板说:“献丑,画了不好。请好好收藏!我就此告辞。”说罢,就一跷一拐走出店门,径直去了。
这时,奇迹出现了,等朱老板送走老头儿回到店里,突然闻到一阵阵香气,一看,原来这香味道是从那只倒进污水滴缸里发出来的。他心知有异,连忙转身去看那张还没卷起来的画儿,原来墨黑一团的宣纸上,隐隐现出一条栩栩如生的水墨龙来。那龙在云海中昂首喷水,形象逼真,朱老板越看心里越清楚。这时,他才弄灵清,这个自称姓李的老头儿肯定是传说中八仙中的铁拐李。想到这里,朱老板连忙焚香叩拜。
从此以后,朱养心膏药店就汲取井中之水煎制自制膏药,谁知药效更好,人称“铜绿膏”,无论啥个毒疮,一贴就好,名气越来越大。
此外, 有一年,大井巷发生火灾,整条巷都烧光,唯独朱养心膏药店无恙。据说,当时老百姓看到朱养心的屋顶上方,隐隐有条黑龙在喷水灭火,这件事后来越传越广,越传越神,民国时期传到了军阀夏超耳中,他一心想吞夺这幅画儿,借故查抄了朱家,但见屋里挂了上百幅水墨龙画。真假难辨,怕引起公愤,只好收手。
这个传说故事在杭州的老百姓心中家喻户晓,可是现实中的朱养心也遭遇了不少劫难。清朝咸丰年间,朱养心药室遭受兵祸,朱氏后裔为避战乱,远走绍兴、宁波、上海等地。朱养心第八代孙朱大勋、朱大成在上海开朱养心药室,继续制药。后朱大勋借贷重修“日生堂”,使朱氏家族得以重返杭州,朱养心药室得以重兴。如今现存于大井巷朱养心药室由清人吴恒撰文、金鉴书碑的《杭州朱氏日生堂药室重兴记》中记载了朱养心的前世今生。
四百多年来,朱养心膏药店生产的传统膏药,均采用传统工艺操作,其制作工艺按照选料、炸药、下丹、去毒、烊膏、摊涂等十多个步骤进行,流传下来的传统产品有朱氏阿魏狗皮膏、万灵五香膏等多个品种,因为疗效好、选料精等原因而深受海内外朋友好评。清朝同治年间钱塘人范月桥的撰写的《杭俗遗风》中专门对朱养心的膏药进行了描述:它本是天上的和合二仙传下来的荷叶投入锅中,熬膏而得了朱养心独一无二的绿膏药,故名童禄膏。清人丁立中更在《武林市肆吟》中赞道:“毒去痈疽肉长肤,铜精绿绣炼醍醐。生涯毕竟从心养,认得朱家辟火图。”
美好的故事孕育了杭州最早的中药老字号,也丰富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从第一代掌门人朱养心到现在的掌门人李邦良,朱养心延续了十三代,而且驰名中外的传统膏药制作技艺也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位朱养心人秉承着“存心济世”的祖训,至今仍救民于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