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里面真的有那么多艾灸的记载吗?

如题所述

1、艾灸的历史

灸的起源非常神奇。研究表明,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这就是最早的灸。艾草在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从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中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

 

俗话说,“家有艾火不求医”。艾灸,这种利用艾绒熏灼体表穴位,来固护阳气、调节气血的保健方法,起源于上古时期,古书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为什么艾灸在针药不到时能发挥效果呢?于振中介绍道:“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古人崇尚用针灸。而灸跟针相比,更具有优势。这里的‘针之不到’有两种解释,一是有些病用针效果不好,二是有些部位不能用针深扎。中医方法各自都有适用范围和局限,要互相弥补、互相帮衬,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2、举例解析艾灸原理

于振中说,中医讲“风、寒、暑、温、燥、火”六大邪气,集中表现在秋季的有燥、风、寒。最典型的秋燥,人容易头晕上火,咽干口燥。比如鼻干症状,就是由于夏天湿润舒适,转为秋冬环境干燥,人体虚热引起。“鼻为肺之窍”,秋天容易肺阴不足,应注重养阴清肺。饮食上,可用百合、麦冬、藕等清热润燥的食物。而艾灸,灸涌泉穴则是关键,中医讲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互相依存。涌泉在脚心,是人体最低的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可滋阴降火安眠,也就能缓解鼻干症状。

 

灸法温热,常治虚性寒性的病,因此灸完也讲求饮食上的配合。患者忌讳吃凉的食物、吹风、洗凉水浴、衣着单薄。根据具体病症下人体肌理的状态,患者还应忌吃辛辣、腥臊等引热的食物,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热邪。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艾灸也能够用来治疗“未病”。于振中说道:“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比如入睡困难、多梦、心烦易怒、睡醒依旧全身疲劳、腰酸腿没劲、口干舌燥。这些都是苗头。这时候就得交由医生判断,开穴位的处方来防未病。艾灸容易操作,往往是隔日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就能逐渐消除不适。”于振中就常给自己灸三个穴位:脚底的涌泉穴、掌心的劳宫穴和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涌泉灸宁神安眠,劳宫灸开窍醒神,关元灸补气回阳,如此即便正值秋燥,也能宁心安神,清风自来。

3、深度解析艾灸的神奇疗效的本质

不打针不吃药,却能治疗百病,艾灸的神奇疗效,到底源自于哪里?

最为简单、实用且经济的艾灸疗法,经常体现出它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

经常接受艾灸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初次尝试艾灸时觉得它不会有什么太大作用,只不过是温热舒服一些而已,但随着灸治时间不断延长,你会惊奇发现,看似不起眼的艾灸,不但把相关主治病症治愈,且身体的其他不适也会伴随艾灸而消失了……

 

中医所说“三分治,七分养”,是指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药物的治疗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而疾病的康复更多依赖于自身调节,也即自我修复过程。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无论你现在受困于何种疑难杂症,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提高的。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自愈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神奇,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唯有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经络的能量传递与渗透,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在于艾灸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防御的自愈力。大量的临床实践也佐证了这一点。

 

简而言之,艾灸的实质功用在于其激活人体原本就固有的自愈能力,是其它任何药物和疗法所不具有的作用。


如需关注更多专业辟谷知识及养生之道,

可关注公众号:羲皇宗道;订阅号:羲皇养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9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第2个回答  2017-11-08

 《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灵枢•经脉》篇说:“陷下则灸之”。《官能》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癫狂》篇:“治癫疾者,……灸穷骨二十壮”。《背腧》篇:“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泻之,虚则补之”。      

《伤寒论》,张仲景著。其用灸法多用于治疗三阴经病、虚证、寒证、阳衰阴盛证。“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灸其核上各一壮”。       

《金匮要略》张仲景著。“程林曰:厥阳独行,故卒死而壮热。岐伯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差。”

第3个回答  2017-11-09
艾灸,在中国古代跟针刺合称为针灸,属于一种治疗术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养生方法。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里面,就已经提到了艾灸,书中把中医的治疗的方法分为了五种:砭石、针刺、艾灸、导引按跷、毒药,毒药也就是现在咱们所说的中药、汤药。
这五种方法在后世的传承过程中,砭石失传,导引按跷部分内容没有完全传承下来,所以,保留到现在,主流的治疗方法就是针、灸、药。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里面就有所体现,《千金方》里记载,不管是什么病,首先要进行分析辨证,辨证完了以后开始治疗,治疗用的方子一,方子二、方子三就是咱们所说的汤药;针哪个穴位几寸,灸哪个穴位几壮,就是针灸了。后世中医的治疗术便形成了是一针、二灸、三用药。
孙思邈在他的《千金翼方》里面明确提出了艾灸可以用于预防疾病,当时孙思邈就提出了凡是去“吴蜀之地”,就是疠疫瘴气比较多的地方,要在身上灸几处灸疮,就可以不被这些传染病传染,明确地提出了艾灸可以用于传染病的预防,现在很多中医也在继续使用。宋朝,有个叫窦材的,明确提出了保健灸,窦材认为保命之法有三: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其中灼艾就是咱们说的艾灸。《扁鹊心书》对艾灸很重视,历史上,也是他第一个提出的扶阳灸的概念。宋代之前艾灸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预防疾病,到了宋代,窦材明确提出了,人在无病的时候,常灸命关、中脘、气海、关元这四个穴位,即使不能够长寿也能够达到百岁寿辰,以后才逐渐用于保健。
历史上记载,艾灸曾经用于是治疗急性病的。很多人都认为,艾灸的功效慢,慢性病可以用,而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葛洪的中医写了一本《肘后备急方》,也就是准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治病方子。因为葛洪是一个道家修炼的人,经常在山里边待着,他说,“如果作为修炼的人,自己得病了,去找别人治病不方便,周围居住的老百姓有病了,也需要帮着解决”,所以才写了这本救急的书。在这个肘后备急方里边,关于急性问题处理的时候,涉及到一些针灸的处方,大约针灸的处方在这本书里边一共是109条,而其中99条都是灸法的。
除了治疗急性病以外,它还是治疗重病大病的,有一个成语叫病入膏肓,讲的是在古代有一个叫晋景公的人,你这个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及,达之不克,药不治焉。“攻”就是指灸,“达”指针,“药”指汤药,医缓说你这个病吃药也不管用了,扎针也不管用了,艾灸也治不了,所以不能再治了。这个故事是在中医的医古文里边有专门一篇文章记载的,到了唐代孙思邈在他的书里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进一步地评价,那时的人比较愚拙,不知道人体有个穴位,叫膏肓俞,如果要是知道膏肓俞这个穴位,并在这个穴位上施灸的话,晋景公可能就死不了了。从这个故事里边可以看出来,通常认为这个人病入膏肓非常严重,没法治了,用艾灸灸膏肓俞就有可能治疗好,所以艾灸在古代可以用于治疗这些非常难治大病重病。

发布于 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