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如题所述

如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的的标准既有一般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也有其职业特殊性,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和职业倦怠等。从社会体制、社区、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上来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有资料显示,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甚,表现在班级升学压力、威信压力、社会压力等方面。调查产生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结果: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所谓心理健康是泛指个体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健全状态。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其实,“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学者有着不完全一致的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适度的举止;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算达到最完美的心灵的健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在他真正的自我与所扮演的角色中乃至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是没有矛盾分歧的,也就是说,他对自己是诚实的;他对别人的态度是坦诚而热情的,他热爱别人、接受别人,正如热爱自己一样;他乐于参与各种活动,更愿意帮助他人,分担他人的忧愁,分享他人的欢乐;他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而且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和他人的价值;他勇于面对挑战,深信生活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一切困难,创造一切美好的未来;他不但愿意接受变化,而且更主动地推进可能发展;他不回避自己的缺点,他知道人生不是尽善尽美、顺心如意的,他力求克服困难,正确对待挫折,努力创造未来;他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深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自己的经验;他的内心是开放的,他乐意听取别人意见;他具有创造精神,不满足已有的成就,不迷恋对过去的回忆,更不沉溺于今天的享受;他是负责的、合群的,充满活力,不推辞所应完成的任务;他对自己是严格的,对别人是宽厚的,乐于与他人相处,不轻视别人,不炫耀自己。以上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只是众多描述中之一种。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多方位的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既然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反映和指标,那么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而具有不同的涵义。我们应该对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标准做更具体的诠释,使之既包含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同时也体现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独创性。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三、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本人也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还必须在社区、学校和个人层面综合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能力。(一)社会体制层面。该层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的制定,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的进程,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二)社区层面。该层面主要从社会支持系统入手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系统中的个体能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这些交流使个体相信自己是被关心的,被爱的,被尊重的,有价值的,归属于一个互惠的、能互相交流的社会网络。社会支持系统对心理健康间接或直接的促进作用早已被各类研究证明。(三)学校层面。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复杂,但问题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学校情境和教学活动,因此,社会层面的改革和支持只是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要切实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必须从学校和个人层面入手。学校层面的措施强调工作环境的结构性改变,如降低学生和教师数的比率,缩短工作时间,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师的压力源及其他问题的敏感性,提高群体支持,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自主权,提供更多职前和职中训练等。(四)个人层面。以个人层面为切入点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教师的压力应对技术。综合国内外研究,较为常用的提高教师压力应对技术的方法有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策略和反思等。放松训练是降低教师心理压力的最常用的方法,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时间管理技巧可使生活、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具体包括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限定目标、建立一个现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认知重建策略包括对自己对压力源的认识和态度做出心理调整,如学会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认知(如“我必须公平地爱每个学生并且使每个学生都成功”),经常进行自我表扬(如“至少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制定现实可行的、具有灵活性的课堂目标并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己。反思也是一个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它指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过程。这种反思不仅仅指简单的反省,还指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将永远停留在新手型教师的水平。反思的倾向是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专家型教师的核心。具体地说,反思训练包括每天记录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心得,并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与专家型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随后与对方交换看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等。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的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