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的老人作文怎么写

如题所述

常伫立凝望着鞋柜中那双破旧的布鞋,好像又看了那颗美丽的心。
一题记
这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还在上五年级,刚进入严冬。北风仍旧吹得很厉害。这老天也阴沉下来,我刚上完体育课回家,拖着已经“张口”的布鞋,十分缓慢地行进着。寒风一个劲儿地往鞋缝里钻,我只得双手交叉放进袖管口里。过往的行人匆匆走过,迈着急切地步伐,好像从来不属于这条街道。
我心想着一定得让奶奶给再买双鞋,眼神却落在街头转角处忙碌的身影上。
他不高大的身躯,因为寒风吹着更显得瘦弱,收拾东西往箱子里放,我心想可能是补鞋的,于是如快了脚步来到老人跟前,礼貌地问:“请问老爷爷,您是补鞋的么?”老爷爷明显放慢了手中收拾的速度,“是呀,怎么了?”他的声音很沧桑,仿佛历经了世间万事。“能帮忙补补我的鞋吗?”我指指脚下的破鞋,老爷爷这下停住了手中的动作,看看沉闷的天,又看看我友好地向他“打招呼”的脚,最后还是点了点头。他把刚才收拾好的箱子重新拿了出来,还给我拿了一根板凳,让我坐着等。脱下鞋子,风打在脚上,我发出“嘶嘶”的冷气声,身体不由得蜷缩起来。老爷爷又从箱子里拿出一双旧却整洁的拖鞋,递给我,“来,孩子,别冻着脚。”听着老爷爷的话,我不仅脚不冷了,就连心都暖了许多。
我接过拖鞋,换上了。这时老爷爷已经忙着补鞋了。我坐着,认真地打量爷爷。
他紧蹙着眉,深深的皱纹挤在脸上,上面留下的全是经历的沧桑。两只手不停来回地拉着线,一针又一针。他穿着破旧的军大衣,紧裹着身体,好不让一丝冷风钻进去。他不时地停下来对着手哈口气,然后接着再缝。脚还不停地抖着,免得太冷了。过了好一会儿,鞋子缝好了。可老爷爷依旧没有要停下的意思,他说:“你们这些孩子啊,鞋子就是得牢实,一天你们活动量多大啊!不牢实不行。”手继续着刚才的动作。
线一来一回地绕进鞋底里,这下鞋子可是牢固了。终于,老爷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好了,你换上吧。”我接过鞋子,手碰到了老爷爷的手,真的好粗糙啊,感觉像老树皮一样。我边换鞋子边问老爷爷,“老爷爷,要多钱啊?”他慢吞吞地伸出三根布满老茧的手,“要三元啊?”我惊讶道。“不是,是三角呢!”他道。我松了口气。
可是,我摸遍了全身,只搜出来两角钱,我有些尴尬地挠挠头,笑着看老爷爷。他看出来我的不好意思,笑笑说:“没啥的,两角就两角吧,差多少都没有关系的。”我连声向老爷爷道谢,问着:“您收费这么便宜,还可以赊帐,您还赚什么钱呢?”他笑笑,“什么赚不赚的,我在家闲着没事儿,出来给大家伙图个方便,倒也有事儿做了。”我听着,心里暖洋洋的,浑身上下都热和起来。
天已经完全沉下来,我再次问老爷爷道了谢后转身回了家。走尽街头,我回过头来望望老爷爷,他加快了刚才收拾的速度,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会心一笑,因为我看到的还是一颗善良、美丽的心。
如今我仍旧保存着这双鞋子,虽然它已经很旧了,但在我心里,它永远是我穿过最合脚的鞋子。它上面的一针一线,凝聚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1
《外婆家的石桥》是一篇写得很生动、抒情的散文。作者以《外婆家的石桥》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对石桥恨和喜爱之情,对故乡的眷念,对外婆的怀念。

作者用生动的笔调描写了外婆家古老的桥造型以及站在桥上观看故乡的风景,“白的帆,红的柿子,黄的稻谷”,写得多么美妙、生动,这种排比方法是非常精彩的。

文章中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平时,每当外婆爬到桥顶时,总会累合气喘吁吁,要椅在桥栏上歇好一会儿。有一个夜深,“我”突然发起高烧,外婆背起“我”就望石桥上跑。外婆走者走着突然摔倒了,“我”害怕得哭了:“外婆,外婆,你怎么啦?”外婆说:“没事,你抱着我的头。”虽然是寒冷的冬天,但是外婆的汗水如雨淌下,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写一件很小的事,很好的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简短的对话把人物内心写出来。我着急地说:“外婆,外婆,你怎么啦?”外婆说:“没事,你抱着我的头。”作者把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栩栩如生。仿佛听到了外婆在讲话,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 诗华圃红酒 - 诗华文学 www.web3live.com )

读了《外婆家的石桥》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通过一件事把人物的思想感情生动感人。《外婆家的石桥》是一篇很好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