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意义?

如题所述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气界面之间。其生理意义为:

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2、增加肺的顺应性;

3、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4、防止肺不张;

5、防止肺水肿。

扩展资料

生物学特性:

PS由90%脂类和10%蛋白类组成,分布于肺泡表面,具有降低气液界面表面张力特性,预防呼气末肺泡塌陷,同时具有先天性免疫功能,有助于控制炎症和预防肺部感染。

脂类包括80%~85%磷脂和8%~10%胆固醇,而75%磷脂为磷脂酰胆碱。PS磷脂包括饱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磷脂酰乙醇胺(5%)、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鞘磷脂及溶血磷脂质,其中饱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为最重要的PS磷脂。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包括表面活性蛋白A(SP-A)、B(SP-B)、C(SP-C)和D(SP-D),在PS其中,SP-A含量最多,占50%~70%,SP-B最关键,占10%。

SP-B和SP-C为小分子疏水性表面活性蛋白,主要参与表面张力的调节,SP-A和SP-D为大分子亲水性表面活性蛋白,主要参与肺宿主防御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肺表面活性物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8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也叫二软脂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

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2)增加肺的顺应性;

(3)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4)防止肺不张;

(5)防止肺水肿;

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其作用表现在:

防止肺萎缩,减少吸气阻力。当吸气时肺泡扩大,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散,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减小,即肺泡表面张力相对增加,肺泡回缩力也增大;呼气时肺泡缩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密集,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加强,即肺泡表面张力相对减少,肺泡回缩力也减小,从而防止肺萎缩,减少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泡扩张;

调节大小连通肺泡内的压力,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分散或密集,使肺泡表面张力也随之盖面,缓冲力大。小肺泡中回缩力的变化,防止小肺泡萎缩和大肺泡膨胀,保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减少肺间质中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发生。由于表面张力有吸引肺壁中液体进入肺泡的作用,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表面张力对肺泡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作用,防止液体渗入肺泡,避免肺水肿发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14
很高兴为你解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也叫二软脂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
他的生理意义是:(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2)增加肺的顺应性;(3)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4)防止肺不张;(5)防止肺水肿;请采纳谢谢
第3个回答  2015-04-16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也叫二软脂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
第4个回答  2017-12-28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搁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2)增加肺的顺应性;(3)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4)防止肺不张;(5)防止肺水肿。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将出现: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加,大肺泡破裂小肺泡萎缩,初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病变。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以单层分子垂直排列于肺泡液一气界面,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其生理意义为:①保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稳定性。②防止肺泡萎限,有利于肺扩张。③防止肺泡内形成组织液,以利于肺换气。

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较少,会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