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成材”的教育观真的对吗?

不少人听说过“狼爸”萧百佑,也知道他“一天三顿打”,把三个孩子“打”进北大、最小的女儿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因为独特的教育理念,他还曾被请到《鲁豫有约》。最近,“狼爸”家的老四萧冰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了个人古筝音乐会。一时间,“狼爸”的亲朋好友都来捧场。

第1个回答  2017-04-04
我觉得需要辩证的来看代这件事。

教育孩子该不该打?我觉得是可以适当用打的方式的。有些人说现在不是提倡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寓教于乐呢?非要用打的方式呢?首先,不排除真的有少数人天生热爱学习,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自来说,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的天性就是爱闹爱玩,强迫他们安安静静的坐下来,认真的去学习,这本来就是违背天性的事,要让他们乖乖的读书,确实是很困难的事。其次,寓教于乐,这固然是良好的愿望,但在现在中国的教育条件下,也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教育孩子不能只用打的方式。我们要问的是,打了之后,要怎么教育呢?一直用棍棒打,万一把人给打残了呢?近年来,因为这种棍棒教育造成的悲剧,新闻时有报道。所以,除了“不打不成材”之外,我们应该多考虑打了之后,该怎么办呢?

所以,关于“不打不成材”这件事,需要辩证对待。我们固然看到很多在棍棒教育下成材的人,但这默许只是个幸存者偏差,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看到那些在棍棒教育下牺牲的孩子们。另外,“不打而能成材”的,我们看到的例子也是蛮多的。综合起来看,对于这件事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件事。总之,关于孩子的教育,哪有那么简单的就能随便定的,还是多听听专家的,选择适合自己小孩天性的吧。
第2个回答  2017-04-04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打不成材”这种应该说是最粗鲁的教育方式了。但很多时候家长也不是全靠暴力来解决问题的,但很多孩子的确也是“不打不懂事”,我也认为家长在打孩子的时候没想过要让孩子成材,只是为了让他记事或者是为了发泄。


说到打,控制不好的话就演变成了家庭暴力。多少家长奉行着孩子一定要听话,不听话就打到听话为止的想法?所以很多时候不管不顾起来,把孩子打到伤痕累累的也有;又或是因为家长自身的性格问题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这种做法不但不能让孩子成才,还有可能让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并伴随其一生。


但是我也相信很多时候,家长们的打还是有自己的分寸的。我们虽然不倡导暴力,但是也得承认一些孩子是得打过才记得事情的,有时候给一顿教训也就罢了。像我们老师说他不舍得打孩子,为了教训孩子就拿树藤打墙说你看看,打在你皮肤上就是这么疼,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但是!家长很多时候还是要分清自己的责任。像很多孩子还没到懂道理的时候,家长没能正确引导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味地打骂,却不知那些不明事理的孩子没有跟大人一样的思维和行动。这不仅推卸了做父母的责任,更是一种间接泯灭孩子天性的行为。


若真是为了孩子好,大可以坚定地表明作为父母的立场,以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该做的事情,毕竟“不打不成材”这种想法不能一直贯穿在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第3个回答  2017-04-04
我想说 一个观念的对错 要看最终评判的标准 教育孩子 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如果打人可以实现 那我认为是对的 如果打人不可以以实现 那么我认为是错的。

打人只是手段 打人不是目的。 试想 如果这个狼爸的孩子是个弱智,那么就是打死了孩子 ,也无法改变任何事情,如果孩子是个天才 自觉性 自律性又极强 那他也找不到出手的机会,但是如果这个还是是一个有天赋 但是却又有一些懒惰的孩子 打在这个时候从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降低孩子惰性的威慑。这种情况又十分普遍 脑子不错 却又懒惰爱玩 是大多数孩子 甚至人类的天性 所以虽然打人不好 但是看起来很有用。

以上是大多数父母打人的依据或者逻辑,排开极端的暴力份子和精神病父母 控制欲父母外的正常逻辑思维。

但是我其实一直觉得望子成龙成凤的父母都是很搞笑的

你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 为你带来欢乐 为你带来保障 为你延续dna 人家都没有对你们这些父母有什么要求 成绩不好打孩子要打 那收入低的父母大打不打 人家一出生就是精英教育 你孩子幼儿园都读不起 你该不该打? 对于孩子的教育 只能是让他成为一个快乐 幸福的人 至于是不是事业有成 那是你自己该为自己考虑的 而不是让你孩子事业有成
第4个回答  2017-04-04
不打不长教训啊。即使打了下次还是照犯,小孩子就是欠揍,越打越皮实。孩子就得往狠里教育……反正从小感觉我就没少挨过我妈的打,印象中把我妈气很了,马扎就这么拿起来往我身上砸。拿拳头👊巴掌啥的往我肩上背上就来上几下,可怕……
不过感觉我妈除了打我,也是很疼我的啊。小学时不好好及时做作业,就边玩边做慢悠悠的,我妈就在前边剥花生陪我,无论到几点。初中要去上早自习,一大早起来九给我做早饭,晚上下晚自习回来还给做宵夜。好比我现在长大了,打工深夜十一点多回来,我妈不放心大冬夜的就站在路口和小区门口等我……
想来如今的孩子或许都是父母亲人眼中的宝,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的。之前虎妈谁的棍棒教育好像是在国外,还被人所诟病之类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棍棒教育下真的能培养人,当然不是打几棍子就能培养个天才出来的。
不打不成才,不骂不成气啊。好比上学,古代私塾回答不上问题来还被先生用板子打手心呢,如今的教师更是体罚之类的手段层出不穷。相比外人欺负自家孩子心疼外,还不如自己来打。虽然是打在孩身,痛在娘心。不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长大后一点也不怪当初父母的打骂,反而怪自己当初不听话老惹父母生气。
教育观到底怎么才算对的,对于书上有写过,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当然每个家庭有所不同,对于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除非家暴致残之类的,对于小打小骂,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或许打了也不成才,但好比不打让孩子彻底废了的要强啊!
第5个回答  2017-04-04
“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才”......这类俗语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或许是在爸妈的打骂中听过。其实哪个家长没打过孩子呢?纵使人人都知道打孩子是不对的,可是我不相信说这些话的人没打过孩子。在广州就有这么一位“狼爸”,号称对孩子一天三顿打,把4个孩子“打”成才。我个人认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观不是很正确,但是我不能否认没有哪个家庭能真正做到不打孩子,打不打具体得看孩子的天性。

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很容易犯下许多错误,有时孩子们犯了大错激怒了父母相信许多父母一时激动都打过孩子。孩子小,自我意识还不够完善,很多时候想要做什么就会做什么,即便讲过很多道理孩子依然会犯错,当孩子讲不听的时候家长就会打孩子了,所以我觉得打孩子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孩子在犯错的时候还保持着执拗,你的妥协可能会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现在许多家长秉持着“不打孩子,只讲道理”的教育模式,结果他们发现孩子很多时候是讲不通道理的,在他们妥协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发现孩子变得无法无天,不停的闯祸的时候家长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将孩子毒打一顿,这样的经历想必许多家庭都有吧?所以说确实打孩子是不对的,可是完全不打对于那种天性比较顽劣的孩子来说是不大可能的。

因此我认为,“不打不成才”的观点是错误的,对待孩子不能一味的打,如果能够通过讲道理来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打,如果孩子天性过于顽劣,实在讲不听必要的时候还是要予以一定的惩罚。但是在惩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给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只要能打到痛处给孩子一个教训改变孩子的执拗就行了,比如以前的打屁股、打手板都是不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