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设计的在大学期间参加设计比赛有必要吗?

如题所述

根据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是不同的。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 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演示能够记住30%; 参与讨论能够记住50%; 亲身实践能够记住75%; 教给别人,能够记住90%。

这很好的说明了光学不练等于没学,知行合一方为真知呀。

对于学设计的人来说,未来找工作的过程中,最主要就是用你的作品说话。如果只是做着玩玩,或者只是交个作业,这种心态和标准肯定不同于参赛的标准。大学生活无论对于什么专业的人,都很容易浑浑噩噩的度过,如果为自己设置一个一个的参赛小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每一次都去努力执行,可能大学生活会不一样。

我在《朋友圈的尖子生》一书中看到叶梓颐的故事,分享给你。

叶梓颐现在是一名星空摄影师,之前做广告行业,大学刚一毕业就进入到了著名的广告集团宏盟工作,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叶梓颐在大学四年非常努力,参加了各种为广告专业准备的广告创意奖项。

包括国内知名的“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台湾地区的“时报金犊奖”,美国的“ONE SHOW“广告节在中国每年也会举办”中国青年创意竞赛“,像学院奖、北京大学生广告节,她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了,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各种荣誉加身,顺利进入全球最知名的广告公司奥美实习。

后来有人邀请她参加英特尔的创意竞赛项目,这是一个真人秀节目,叶梓颐过关斩将最终成为了冠军。收到了新加坡宏盟集团的邀请,毕业后就去新加坡宏盟工作半年,半年薪资是20万人民币。

这可能是关于参赛很完美的案例。普通人就算没有机会获得各种冠军,由此带来的各种积累,作品、经验、人脉等,将会非常有利于自我提升和未来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1

作为设计专业毕业的人,用过来人的经验来说,参加设计比赛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参加一些含金量高的设计比赛,不仅可以提升你的能力和见识,对你后来找工作也很有好处。

像我的大学同学H,他就是一个很认真学习的一个人,在大学里参加了很多设计比赛:例如“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站酷网上的比赛,毕业的那个时候,他就直接被设计公司高薪录取了,而那时候我只能作为一个实习生从底层做起,慢慢往上爬,还要担心会不会被开,所以说从未来职场的竞争角度来说,参加设计比赛真的还是挺有作用的,一个含金量高的奖项抵过你几年的埋头苦干。

如果撇去职场的因素,参加比赛,你肯定会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他,去完善它,在这个过程中,你一方面可以将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和更深入的了解,参加比赛看到很多好的作品,也拓展了自己的眼界,也看出了我们和高手之间的差距,而且比赛还会要求团队协作,在团队协作中,你不仅可以学到团员的小伙伴的优势,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交能力,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大学期间,参加设计比赛,对你的成长有很大的助力。所以有机会就去参加吧,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微信号:光酱语言研究所(gjyyyjs2017)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16

你有才吗?你有特长吗?当别人问你这样的问题时你将如何回答,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大学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有比赛还是要参加的,设计专业也是如此。

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我淡泊名利参加这些比赛干嘛,对这些奖项我又不感兴趣,是呀,如果把参加比赛当成为了拿奖就有点太过于功利了。

一方面学什么专业当然是要奔着把这个专业学好的目标去了,这点没错吧。那有了设计的比赛你是不是要好好准备一番,之所以称之为比赛那必定是要分出来个优劣的。自己的专业都拿不出手也不太能说的过去。

你必然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这上面,一方面促进了你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另一方面也让你开拓了眼界,这样两全其美的事为什么不参加呢?是吧。

参加比赛就要尽力而为之,能拿奖自然是好事,是对你自己的肯定,对你自己以后也是很有帮助的。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会招聘谁,当然是履历更为丰富的你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学好专业课是基础,在设计的道路上有很长的路要走,比赛是不同于平时学习的另外一条路。人们常说不要一条路走到黑,当你每天在专业课的海洋中徜徉时,不妨参加参加比赛,也许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有机会去参加还是要参加的,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有很多对你是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