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化产业管理的人前途何在

最好能说明原因或者结合当前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毕竟结合实际的东西听起来才不会那么空洞对吧。。。希望大家多多参与,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焦急的等待中哦。。。我会根据具体采纳答案的满意度追加钱币,,

兄弟,你太伟大了,学了一个精品专业。现在的社会情况是:有真正能力,有真正学术知识、科研知识的人,往往会被社会默认为一线工作者、生产力的推动者。那些学的很空泛,或者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的人,而且它能够为人处事(中国的为人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的,在此不罗嗦),这样的人往往会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单位的管理者。这种人的专业知识可也为零,可也什么都不会。只要你有一个体面的毕业证(不论怎样弄到),你的地位、收入就会是那些高材生的数十倍。
中国的应试教育是愚弄人的,是大人物们为了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又使人纯善易于管理的一种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3
第一:除了本专业以外什么都可以做,360行,行行出状元
第二:去县文化局工作,本山大叔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第三:去电视台工作,自己设计个栏目没准能红,像李咏、老毕、小崔等
第四:去做电影,最后可以混成制片人或出品人啥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13
qiant 前途在 几十年以后~~ 准确的说这专业学不到任何实际的东西~ 我就是这专业今年毕业的~ 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 找不到对口的岗位~
第3个回答  2010-12-28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具有专业知识的文化产业管理与经营人才的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鉴于此,教育部于2004年首次批准了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设置本科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50多所高校开始招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不同于传统的文化教育专业的新兴专业,它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结合起来,特别强调综合性、渗透性和学科的交叉性。这一点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赵兴胜的介绍中就能体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以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国家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文化市场的科学运营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然而,热门专业如今变成“冷门”,着实令人尴尬。
资料一
据一项数据显示, 2006级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再次成为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方向的最热门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报名录取比例为5:1,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比例也接近于4:1。此外,在最终录取的近100名硕士研究生当中,初试与复试成绩的最高分数又都集中在这一专业上。与许多传统学科“吃不饱”的招生情况相比,“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仅仅开设两年的新专业无疑是“一枝独秀”,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
资料二
据了解,小李是北京一所财经类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但到目前为止,工作的事情还没有着落,还在为找工作左右困惑着,2004年,这一专业才由教育部首次批准在高校开设。小李和她班上的20多名同学是这一专业第一批毕业的本科生。尽管“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不绝于耳,但落实到小李他们身上,工作特别是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却并没有那么好找。细究个中原因,既有受就业形势紧张大背景影响的因素,更反映了文化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本身的特点。
一个热门专业的诞生
2004年1月,在压缩、整顿、合并现有本科专业的大背景下,在各界“破解文化产业人才荒”的呼声下,教育部破例在全国高校中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当年,首批获准招生的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都招收了这一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班,招生人数在20人至60人不等。此后至今,全国又先后有50多所院校获准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再加上虽然没有被批准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设立了这一专业方向的学校,文化产业管理可以说已经是遍地开花。
从宏观上说,这一专业的设立,打破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僵局,突破了以往此类人才多由艺术类院校培养的模式,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产、学、研格局的形成补上了重要的一环。
从微观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人才缺口,也使得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这个专业寄予了很高的热情。“我们招生情况一直不错,第一年招了36个人,2006年达到了60个人,去年是68个人,2008年计划还是60个人。”最早一批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系系主任张胜冰对记者表示。而在2006年,由于受到山东省召开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影响,山东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法学类、经济学类以及工商管理类一起成为了山大19个文科专业门类中录取分数最高的四大热门专业。同样地,在记者采访到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有关工作人员也都向记者证实了这一专业的招生情况一直不错,生源质量也一直呈现提高的趋势。
在宽与专之间
“学的课程挺多的,艺术类、管理类、经济类的都学了”小陈告诉记者,“本专业的学生既要必修影视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国电影市场概论等专业性课程,也要学习文化消费学、文化市场学、文化政策学、文化产业学,还包括财务管理、经济学、线性代数等经济类和基础类课程。”
显然,相对于外行对这一专业的“看热闹”来说,对于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校来说,能培养出什么样的文化产业人才是个更根本的问题。“按照我们的理解,这一专业要培养的是复合型的人才,综合素质要很高,实践操作能力要强。”张胜冰表示。据悉其它三家首批设立这一专的业高校采访中,相关负责人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复合型”这一概念,觉得这是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
通俗地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既懂艺术又懂市场的人才。学生在学习中,不但需要掌握必要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对文化产品和产业的敏感和把握,而最难的则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并应用到实际中去的能力。
从各高校的教学实践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既宽且专这一定位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这个专业必须找准定位,因为就名字而言太宽泛了,没有针对性。”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系系主任何群对记者表示。与她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首都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系系主任包晓光,“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的面有点太宽了,它相比于其他专业而言特点在哪里,这是搞这个学科建设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大学教授就解决专业面过宽问题,提出一个方法就是在专业下面再设置细分的方向。比如说,首都师范大学的文化产业专业下面就开设了出版、网络媒体编辑、传播学三个方向,中国传媒大学也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下开设了文化经纪人的方向。
的确,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一点,从各高校关于该专业五花八门的课程设置中就可以看出。而这一新专业挂靠的院系也是各具特色,文学院、传媒学院甚至历史学院都可能是它的“婆家”。简而言之,对于这一年轻的专业而言,学生应该怎么学、学校应该怎么教、企业应该怎么用,一切都还在摸索之中。
“缺人”和不要应届生
“我们找工作有点茫然,好多地方不知道这个专业,还有好多地方只要有经验的。” 小陈说道。一位反复强调不要透露学校名字的老师对记者说,“不过现在还没到签约的高峰期,最后的情况怎么样还不好说。”据了解,从目前的情况看,就业形势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乐观。
在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就业率几乎成了很多学校和专业能否生存的“标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亦是如此。在记者采访到的学校中,今年毕业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去考研的1/3外,剩下的都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而目前签约率并不高。“很多文化企业干脆就不知道这个专业,感觉上文化产业在国家这个层面上挺热,但是在企业这里似乎还没热起来。”何群老师解释道。
“我知道这个专业,我们也可能会尝试招一些这个专业的学生。”北京保利演艺经纪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她同时还强调,企业找人考虑最多的其实就是两个字:实用,而不是专业的名字,也不是学历的高低。“我们很看重学生的实习经历,更看重他们对这个行业的敏感度和认知度。”
另一位来自北京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总监徐先生则直言:“我们去年招了不少应届毕业生进公司,但是效果很不好,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有问题,学校给他们的就业培训也不足,现在留下的很少。”但他同时也表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原因,“这个行业整体就没有做好接纳大量应届毕业生的准备,因为实际上这个行业还是一个小圈子,它留给新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而且它需要从业者具有大量的行业资源,包括信息、人脉等。”
文化产业用人的这一特点,已经被很多学校意识到了,“我们的学生参加的很多招聘会都不要应届的学生,他们大多也缺乏培养人才的意识。”何群老师说道。是否有从业经验,成了横亘在学生和工作之间的一座大山。
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的怪圈,“根据我们对江西、安徽、湖南三个省文化企业的问卷调查,他们是缺人才的,而且是很缺人才。”张胜冰老师表示。但显然,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对招揽文化产业专有人才的意识并不强烈。
这种现状使得很多学校都意识到了加强学生实习的重要性,“我认为解决培养和就业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产学研结合,学校和企业间应该加强合作。而在业界对这一专业了解不够的情况下,我觉得政府部门应该帮忙架设这个沟通的桥梁。”
可以为这一观点佐证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学校给他们的学生提供了不少的实习机会,现在学生的就业前景还不错,还有好几个自己开公司创业的。
同时,另一个制约了学生就业的问题则更为根本,那就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并不大。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多以民营为主,变动性也很大,在很多学生的观念里,去这样的公司工作“不算工作”,他们也大多不会把这个看作是一个稳定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