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请问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有五大不同: 
一、定位不同:互联网金融主要聚焦于传统金融业服务不到的或者是重视不够的长尾客户,利用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较低的边际成本,使长尾客户在小额交易、细分市场等领域能够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譬如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细分领域,房产抵押市场,以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房产抵押融资服务为核心内容,客户群体多为拥有个人住宅式房产的中产阶级用户。
二、驱动因素不同:传统金融业是过程驱动的,注重与客户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在此过程中搜集信息、建立管控风险、交付服务,互联网金融是数据驱动需求,客户的各种结构化的信息都可以成为营销的来源和风控的依据。
三、模式不同: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在积极的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但是模式设计上是有差别的。前者是线下向线上进行拓展,努力把原有的基础更充分的利用起来,提升服务的便捷度。而互联网金融则与之相反,普遍都采用O2O的抵押模式,例如互联网金融下的房贷一般开创线上申请、审核,线下审批签约公证、抵押相结合的新模式,这种采用线上向线下拓展的模式在挖掘客户上具有强大的优势。
四、治理机制不同:相比传统金融机构需要担保抵押登记、贷后管理等的治理机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更高,通过制定透明的规则,建立公众监督的机制来赢得信任。
五、优势不同:传统金融机构具有资金、资本、风险管理、客户与网点方面的显著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具有获客渠道不同,客户体验好,业务推广快,边际成本低,规模效益显著等优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8
  传统金融互联网化转型的逻辑必然性

  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在理念、组织架构、文化、人才方面的包袱拖慢了创新步伐和进程,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冲击下尚不具备丛林生存能力这一深层次问题。笔者认为,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仍需要深刻思考传统金融互联网化转型的逻辑必然性。

  在工业时代,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商业活动围绕少量的核心数据展开,规模化大生产与大协作的工业体系使得生产者在生产关系中居主导地位,这种从生产端单向推送到消费端的B2C式的产-消模式使得各类企业所面对的外部商业环境相对稳定,其搜集、处理、利用的商业信息所表现出的数据特征多为因果的、静态的、延迟的,故而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协作就是单向的,线性的,链条的,企业的内部运作与管理自然就是机械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服务于这种经济形式的金融机构就需要更加严密、全面、有效的内部管控措施以确保获得更多的风险收益。

  在这种目标与约束条件下,经过百年演进与各种风险的考验,银行等金融机构最终从组织架构上体现为“总-分-支”垂直管理架构,越往上决策权越集中;从人力资源结构上体现为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规模庞大的物理网点与众多的业务操作人员;从激励机制上体现为激励机制单一,主要是职务等级、员工工龄与工资收入挂钩;从企业文化上体现为“合规重于创新”、“合规创造效益”。继而,工业时代的金融从业人员只需要当好一颗颗“螺丝钉”,哪怕个人待遇再高,也只是一颗“金色螺丝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到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等都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社会经济、个人企业都正在迎来全面的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我们尚处信息时代早期),互联网化所带来的数据量的飞升催生了“云计算”、“大数据”等存储、处理、利用数据的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的商业活动不再围绕着工业时代的那些少量、核心数据展开,而是要面对海量、高频、实时、非结构化为主的数据。这些(大)数据既来源于消费者,也来源于内部员工,这使得企业要面对的数据具有了“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特征,从而企业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外部消费者与内部员工等个体获得主导权。同时,在“云+端”的基本模式下,这些(大)数据依附于“端”的应用场景,并不完全附着于企业的内外运作流程。

  因此,企业的内部运作流程必须对这类非结构化的、非因果的、实时甚至先验的数据做出快速、准确、灵活的响应并落实行动。此时,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外部协作就不能再沿用工业时代的方法,其单向性因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而多向化;其线性化因分布式所导致的多元化分工而网状化;其链条化因灵活动态的网状协同而柔性化。故而,企业的内部运作与管理就必须开放化、社区化---充分体现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的精神特质。

  所以,服务于这种新经济形式的金融机构也就不能沿用传统的模式。其现有的“总-分-支”垂直管理架构将变得扁平化,使得网络结构能够映射到组织架构中并予以灵活调整;金字塔状的人力资源结构将变成纺锤状,员工告别“螺丝钉”角色,人人都是都是价值网络上不可缺少的节点,专家型员工成为主流;单一的激励机制将变得多样与灵活,员工依据其能力与贡献获得业绩股份、股票期权等;保守以合规的企业文化将变得更加“以人为本”,更加突出员工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在内部形成一种共同学习、开发技术信息、创新产品的良好氛围,形成不断创新发展的经济有机体,从而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时代在变,但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是搜集、处理、利用商业信息并获利的能力这一基本理念不会变。如前述,在这一理念下,工业时代的商业活动都遵循着类似于机械系统的基本法则,而信息时代的发育,则正在全方位地体现出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属性与特征。比如,现有的单向、僵化的供应链将不再是企业间的主要协同模式,而灵活动态的价值网络协同将越来越主流化,这决定了现有的金融组织及其生产的产品与服务必然越来越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

  故而,互联网企业所表现出的对人的尊重,发挥人的特性,无论在内部管理、客户体验还是市场反响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则是必然的,是不由股东及高管的意志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