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客观公正的看待李鸿章?

如题所述

“杨三已死无昆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这副对联是清末传颂一时的名联。杨三,即杨赶三,原名杨鸣玉,昆丑名角;李二即李鸿章,时任清政府内阁大学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在这条名联中,中堂大人被公众直指为“汉奸”。 李鸿章真的是汉奸吗? 其实要说李鸿章是不是汉奸,还很难用“是”或者“不是”这样简单的答案来回答,这就像小孩子看童话故事:小孩子阅历浅,所以他们脑子里对故事里人物的印象只能有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但是现实生活却远比童话故事复杂得多,现实生活中的人就很难用“好人”和“坏人”这两个简单的概念来囊括,譬如李鸿章是不是汉奸即是一例。 李鸿章被称为“晚清第一重臣”。晚清四十年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与李鸿章有关。可以说,离开李鸿章,晚清的历史将无法撰写。要说李鸿章是“卖国贼”,似乎也有些道理。的确,晚清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有李鸿章的参与,特别是最为刻毒的《马关条约》。李鸿章与日本人订立的这个条约让中国失去了台湾、辽东和澎湖列岛的主权(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未能丧入日人之手,但中国又因此多付了日本3000万两白银的赔偿金);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作为战败国,中国又另行赔偿了日本2亿两白银。因李鸿章的上述行径,人们称他为“卖国贼”并不为过。 但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仅看到他作为战败国的谈判代表与战胜国签订了若干屈辱的条约,还应当把视野放得更深远一些。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看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还是阻碍社会的进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李鸿章,那么我们将会得出与传统观点完全不同的结论。 历史上,汉民族长期遭受外来的侵略,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其目的不外或是掠夺子女玉帛,或是掠夺土地;元、清两朝则更是外来的侵略者征服了汉民族,成为华夏新的统治者。而清末列强入侵中华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与传统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完全不同:既不是为了掠夺子女玉帛,也不是要并吞中国,让中国成为他们的一什么个州。他们从茫茫大洋的远处来到远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为正在迅速发展的资本寻找市场和原料,实现商品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商品输出还将转变为资本输出),而不是像原先北方的游牧民族那样为了掠夺子女玉帛或土地(日、俄除外)。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使然,它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的空前的危机;但与危机并存的,是它同时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中国在明末已经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萌芽。如果没有外来的入侵,中国也会缓慢地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这一进程,让中国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但与此同时它又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如果抓住了这个机遇,中国将会大大超越历史发展的进程,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和俄国加紧向东扩张,日本同样也是他们的侵略对象。1853年7月,美国政府派柏利率军舰四艘,强行进入浦贺港。次年2月,柏利再次率军舰进入浦贺港,在神川(今横滨)炫耀武力,并提出开港要求。3月,幕府被迫接受开港要求,与美国订立了《日美亲美条约》。不久,英、俄、荷等国又援例和日本签订了类似条约。1856年(此时中英南京条约已经签订十多年了),美国再度强迫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开放开长崎、函馆、神奈川、新泻、兵库五港;美国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建立租界等特权。同年8—10月,荷、俄、英、法等国也相继强迫日本签订了类似条约。于是和中国一样,日本同样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面对危机,日本不是像中国那样顽固地拒绝任何变革,与对方巨大的差距让他们明白:只有变革才有出路!于是日人响亮地喊出“脱亚入欧”的口号。“脱亚入欧”当然不是把日本列岛从远东搬到西方,而是摒弃旧的传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大规模地引入西方文明,用西方的体制和文化改造日本。于是西南各藩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发动了明治维新运动。明治维新不是像中国的戊戌变法那样是自上而下的改良,而是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战争的最终胜利为日本的改革彻底扫清了道路,日人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明治天皇在倒幕派的支持下,于1868年3—4月间颁布了《五条誓文》和《政体书》。这两个文件对日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让日本进入了现代社会。尽管日本的改革仍保留了天皇,它带着浓厚的封建主义残余进入资主本主义社会的,但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日本终于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迅速发展和强大起来。 而清王朝则恰恰相反。面对列强的入侵,清王朝却顽固地拒绝任何改变,最顽固的保守派不仅拒绝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就是对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即所谓“奇巧淫技”)也一概拒绝,对他们来说,任何一点微小的改革都会剧烈地触动他们那根最痛苦的神经。 清王朝顽固地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从维护其皇权这一点来说,倒也不难理解。对皇权的威胁不仅是“奇巧淫技”,更可怕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体系。在西方,英国最早就于1642年爆发了反对皇权的革命。1649年1月30日,国王查理一世被执行死刑砍头。1879年7月14日,法国也爆发革命。革命推翻了旁波王朝,让共和制代替了君主制。紧接着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各国,那时的欧洲,真是“一座座火山爆发,一顶顶王冠落地”。而推动欧洲革命的思想理论,则是一大批思想家对此进行的启蒙,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他们传播的思想启迪了民众的变革意识,点燃了革命的烈火。 可以想见,让这样的“洪水猛兽”进入中国,对清王朝的皇权是多么的可怕。所以清王朝为何顽固地抵制西方的一切,就完全不难理解。甚至戊戌变法中实施的最温和的一点改革都不能为保守派所接受,保守派就连这样一点为挽救王朝的改良措施都不能容忍,以致让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反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华夏,当然是一种爱国行为; 2、以反对西方列强入侵为借口,拒绝西方一切进步的东西(包括政治体制、思想体系和科学技术),这就不值得称道; 3、以反对列强入侵为幌子,其实质是顽固地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维护封建皇权,在国家处于万分危急的时刻还自欺人地认为自己永居万古不变的宇宙秩序中心,处于"万邦来朝"的地位,阻挠中国的任何进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爱国,而是误国、害国了。 但可惜的是,多年来人们常常把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维护中国封建纲常称为“爱国”;对接受、引进西方文明的一切举措深恶痛绝;对当年盲目排外、阻碍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义和团运动,舆论却一片交口称赞。 明白了以上道理,现在我们就可以进入正题,谈说李鸿章其人了。先说说李鸿章的简历: 姓名:李鸿章 字:渐甫 号:少荃 绰号:李大架子 云中鹤 性别:男 身高:1.83米 职务: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 出生日期: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公元1823年2月15日) 户籍所在地:大清国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东乡磨店 家庭出身:富农 本人成份:封建旧官僚 文化程度:大清国进士(相当于博士)、翰林院编修(相当于博士后) 政治面貌:洋务派首领,“后党要员”,半个“康党” 李鸿章的过错是他作为战败国的谈判代表与外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若干条约,那么李鸿章有没有功绩?如果有,他的功绩又是什么?我认为,李鸿有过但也有功,他最大的功绩是为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如果说“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的话,那么为中国打开通向世界大门的人则是李鸿章。清王朝的极端保守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极力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的封建纲常,认为学习西方是(包括西人的“奇巧淫技”)是“以夷变夏”。而李鸿章恰恰相反,他极力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他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他客观地分析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危机 ,主张以实力为基础处理中外关系 ,注重发展经济 ,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提出务实的教育改革措施 ,其观念成为早期现代化意识萌发的媒体。 让我们看看李鸿章的政绩: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大型综合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局)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译学机构(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官费派出留学生(1872年官派幼童赴美)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1873年成立轮船招商局)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次设立电报局(1880年在天津成立中国电报总局)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1885年成立天津武备学堂)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支近代远洋海军(1888年成立北洋海军)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部海军军制(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 他创办了第一面中国国旗(奉改原兵船旗为国旗,称龙旗) 他创办了第一个海军基地(1890年竣工的旅顺海军基地) 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批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特别是他派遣了中国第一批学生留学美国。这些留学生在美国学到的不仅学到了现代科学知识,而且目睹了现代的美国社会和政治。这种与中国以读经为中心的科举制度完全不同的现代教育,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化的种子;这也是清王朝为何不待他们学业完成,就急急忙忙地要将这批被已经被“洗脑”的危险学童招回国的原因。 当然应当说明的是,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是为了改变大清国贫穷落后的现状,其根本目的仍是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他并不想让现代共和制代替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但是对外开放的大门一经打开,汹涌而来的就不仅是外国的“奇巧淫技”,还有现代的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共和、平等这些新观念。尽管引来这些“祸水”并不是李鸿章的初衷,但对外开放的大门一经打开,汹涌而来的就并不仅仅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有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更要命的是这些东西在中国的传播已经无法阻挡,因为魔鬼既然已经从瓶子里放了出来,要把它重新装回去就再也不可能了。 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这是李鸿章做出的第一个贡献。 李鸿章的第二个贡献,是他建立了中国的现代化外交。 历史上的中国外交,都是番邦来中国进贡。在当时的守旧派看来,英吉利等来华的洋人都是些未开化的“生番”,需要对他们加以教化,才能成为略知礼仪的“熟番”。真正与世界列国实现平等现代外交,应该是从李鸿章鸿章开始。这里以各国驻京使节递交国书为例。西方各国代表坚持认为,他们作为驻外使节,来到中国以后必须向驻在国国家元首递交国书并为驻在国国家元首接受以后,自己才取得了合法的外交代表的身份。可是在如何递交国书时却遇到了空前的困难:清王朝坚持要外国使节行番邦使臣拜见皇帝的三跪九叩的大礼,而外国使节拒绝接受清王朝这一要求,他们提出最多只能行单膝跪拜的礼节。双方你来我往,一直无法达成一致。在清王朝看来,在对外交往中可以赔款,可以割地,可是外国使节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这涉及到“国之根本”。于是外国使臣要不要谨见中国皇帝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让中外关系陷于僵局。是李鸿章最终按现代外交规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他还在外交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现代的中国外交。 人们都认为李鸿章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作为李鸿章是“卖国贼”的理由。我觉得这是不公正的。中国为什么不得不签订这些条约?根本原因是中国在战争中战败。作为战败国的谈判代表,李鸿章能做的只能在“弱国外交”有限的范围里把战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李确实也这样做了。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 一是《烟台条约》的签订。李鸿章签订的《烟台条约》堪称晚清弱势外交上的杰作。1874年2月21日,“马神甫事件”发生。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马嘉理进入云南后被当地人杀了,英国公使威妥玛大闹起来。其时,英国人的军舰开入烟台,日本军队立即趁火打劫,开始向朝鲜武装挑衅。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的思路是:大清国不能再在外交上走一贯的老路:即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朝廷把这个难题给李鸿章去处理。李鸿章就请所有的大使携夫人到山东烟台避暑,让威妥玛也到烟台去谈判。他每天晚上宴请驻华公使和夫人吃饭跳舞,让他们非常满意。白天,李鸿章一面和威妥玛谈判,一面将消息通报所所有驻华公使。慢慢地,那些公使和夫人都认为威妥玛没有绅士风度,说他得理不让人,夫人们产生了怜悯之心,就做威妥玛的工作,使他不得不做出让步。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明里看,这是个不平等条约,但英国人事后说,“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李鸿章用掉了一些交际费,却办成了一件让对手哑巴吃黄连,“好看不中用”的事儿。 二是在《马关条约》的谈判中,李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1895年3月24日下午4时,第三轮谈判结束过后,李鸿章步出春帆楼,坐轿子返回驿馆。就在李的轿子快到驿馆时,人群中突然窜出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朝李鸿章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黄马褂,倒在血泊中。李在迷糊中,还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的黄马褂血衣保存下来,要求不要把血洗掉,然后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小山丰太郎用的是土枪,威力不大,李鸿章中的这一枪,打在李左眼下方一寸的位置。子弹虽然留在体内,但没有伤及眼睛。李鸿章不让医生把子弹取出来,俄国医生也不敢取。李鸿章靠这颗子弹,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最后终于用这颗子弹换回一万万两白银,理亏的日本人要价从三万万两降到两万万两。这一枪甚至还引来了俄罗斯、法国、德国对日本掠夺辽东半岛的干遇,最后发生了“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 第三是辛丑条约的谈判。李鸿章在谈判中,竭力避免列强抱成一团,他巧妙地使用“各个击破”的原则,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减少了中方的损失。 说到最后,觉得还应当谈谈中日甲午之战,因为这同李鸿章有比较大的关系。北洋水师从为什么会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们常说,真正的战争的胜败永远都发生在战争开始之前。甲午战争还未爆发,事实上中国的败局就已经注定了,其原因一是体制的腐败。“老佛爷”一个的人喜怒决定着一切。总理海军事务大臣醇亲王奕儇是光绪的生父。多年来,他考虑最多的不是海军而是儿子的安危。千方百计讨太后欢心,竟然挖空心思挪用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让慈禧早日住进去“颐养天年”,让实际权力早日转移到儿子手中。其结果是中国海军得不到应有的军费,维修及弹约经费严重缺乏。 二是相互欺诈。部分满清贵族担心李鸿章兵权益盛,御敌不足,挟重有余,因而防范之心益重。户部尚书翁同和,以太后修颐和园为借口,连续两年停止发放海军装备购置费,以限制李鸿章。李鸿章势单力薄,不得不巴结上了醇亲王。大家结党营私,蝇营狗苟,谁也不将全部精力投入海军建设。 原因之三是风纪败坏。欺上瞒下,私吞公款,参与走私,排挤干事的。琅威理原为英国海军军官,1882年受聘为北洋水师教习,负责舰队训练。他“刻不自暇自逸,尝在厕中犹命打旗传令”“颇勤事,为海军官佐所敬惮,中外称之”。因治军严谨,北注水师流传着“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的说法。在琅威理的严格要求和训练下,北洋水师军容顿为整肃,一时令各国刮目相看。琅威理被授予海军提督衔。1980年秋,因“撤旗事件”,琅威理愤然辞职而去。“琅威理去,操练尽弛。” 说到威氏,我还有点题外之谈。威氏是外人,可以练军却如此认真;与些相映成趣的是大清国海关负责人赫德。赫德是英国人,被清王朝聘为海关总税务司司长。在清王朝官员看来,海关关长是个肥得流油的职务,不知多少人巴望着这个职位眼睛都绿了。可是赫德掌管清王朝48年,却成为清王朝少见(很可能是唯一的)不贪污的官员。 每年冬天北方海面结冰的时节,是官兵最快乐的时分。由于要移防南方地区军港,正好方便到上海、香港这些妓业发达的城市嫖玩,有时甚至人去舰空,集体出去寻乐。当时军舰动力用的是煤而且是优质煤,而不像现在用的是柴油或核能。但当时北洋海军极其腐败,每次进煤数量不够,从地方后勤进煤五吨,一过磅才三吨。军舰要用优质煤,可是一些人却用一些碎煤滥竽充数,致使军舰动力上不去进退速度缓慢。平时训练,弄虚作假。层层欺骗,邀功请赏。每次学习打靶,总是预先量号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百发百中。为了克扣“承包费”,各船管带对船只的保养和维修敷衍了事。英国远东船队司令斐利曼特在发感慨:“中国水雷船排列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污秽狼藉;使或海波告警,业已无可驶用。” 反观日方,他们在战前就对战争进行了充分准备,做了大量情报工作,还破译了中方电报密码,因此对中方所有军情了如指掌,而且举国同心,上下一志。战争尚未开始,其实其胜负已经分明。 当然李鸿章进行的改革绝不涉及政治领域,他不改变清王朝的封建体制,这就根本不能挽救中国被列强侵略的命运。李鸿章没有像日本那样,实行社会思想和体制的变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表明他不愿也不敢触动封建体制一根毫毛,这也就决定了李鸿章的悲剧下场。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苛求前人。总体来看,李鸿章所做的这一切,在事实上推动了(尽管这不是他的本意)中国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是阻碍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从这一点说,我们认为李鸿章还是功大于过,对李鸿章其人还是应当肯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9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一年,加授武英殿大学士。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 十一年(1872年)底,他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1875年)、江西兴国煤矿(1876年)、湖北广济煤矿(1876年)、开平矿务局(1877年)、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年)、山东峄县煤矿(1880年)、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唐胥铁路(1881年)、上海电报总局(1884年)、津沽铁路(1887年)、漠河金矿(1887年)、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1887年)、上海华盛纺织总厂(1894年)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看待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史不无夸张的说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历史,他们两个人的悲剧不完全是个人造成的,是历史的悲剧,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在后来着看来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其实我认为对他们不能轻下结论。我们不会忘记李鸿章的历史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人物的重要代表,但中国近代史上所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他也难拖干系,李鸿章是忠臣,自古忠臣就没有完人。李鸿章是一个有着优良品格又有着严重缺点的人物。历史就是一种探索,作为后来人我们没有资格把他定性为“卖国贼”。历史不是某个人所能左右的,对于他的功绩我门铭记在心,对于他的失败我们引以为戒。才算公正。史界奉行“盖棺定论”,举目试观历史,某人身亡业消、某事时过境迁数十年数百年而仍未有定论者,比比皆是。都说中国人厚古薄今成性,殊不知口口相传、人云亦云的怪僻更有甚于前者。历史有远近之分,功业有前仆后继之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也,处在今天的中国,怎能不饮水思源?回眸历史,灯下漫笔,不求合肥含笑九泉,半夜托梦于我说“孺子知我”,但求无愧于案上经史腹中点墨:知而不言,视而不见,我所不为。 自古时代演化,政权更迭,历史人物的功过也就评说各异。自鸦片战争以来,四十年中,中国几乎所有大事都与李鸿章有密切的联系。在帝制时代,无论君子小人都以忠君爱国作为臣子的第一美德。当义和团在清廷顽固党的资助下,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屠杀洋人,八国联军愤而进攻北京之时,西太后下诏时在广东的李鸿章北上议和,有幕僚为李鸿章定下上中下三策以应对此事。上策为拥两广自立,以李鸿章在中外的影响力,图谋恢复汉人政权,在亚洲首开新政体;中策为速起广东之兵北上剿拳勤王,以谢洋人;下策就是奉诏单骑入虎狼之穴议和了。分析起来,第二种方案实在是空谈,当时广东并无一兵一卒可以调用,所谓勤王之说只能是水中望月,徒劳而已。而如果实行第三种方案就必定要议和,议和就必定要定条约,定条约就必定又要丧权辱国。对年近八十的李鸿章来说,实在是自取灭亡之道,以李鸿章的识见,岂能不知?果然,李鸿章在北京呕血而死,死前一个小时仍有俄使上门逼他签署条约。真是可悲可叹。在当时国乱纷扰之际,清室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上策无疑是李鸿章自保的最佳方略,而李鸿章最终不用。设若李鸿章真拥两广自立,后来的历史就不可测量了,不敢说他的功业一定比孙中山伟大,但绝非袁世凯之流可以比较是肯定的。此事足以印证李鸿章深受忠君爱国四字的影响,不仅如此,他简直是当时中国君子的代表人物。 在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呕心沥血,专办洋务。前人心血,不可丢弃,今列之于下: 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同治二年正月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四年八月 设机器局于天津 同治九年十月 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 同治九年闰十二月 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 同治十年四月 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 同治十一年正月 请开煤铁矿 同治十一年五月 设轮船招商局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 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元年十一月 请遣使日本 光绪元年十一月 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时务大员主之,并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 光绪元年十二月 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 光绪二年三月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 光绪二年十一月 始购铁甲船 光绪六年二月 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六年七月 设南北洋电报 光绪六年八月 请开铁路 光绪六年十二月 设开平矿务商局 光绪七年四月 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 光绪七年六月 招商接办各省电报 光绪七年十一月 筑旅顺船坞 光绪八年二月 设商办织布局于上海 光绪八年四月 设武备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五月 开办漠河金矿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 北洋海军成军 光绪十四年 设医学堂于天津 光绪二十年五月 综观上述各项,李鸿章的政绩可谓颇丰了。若在中日战事未开之前死去,必将流芳千古,为一代改革先行者。封建历史上有识见、勇气和能力实行改革的,只有秦国的公孙鞅和宋朝的王安石,但这两人当时身处的国家状况又远没有李鸿章时代之复杂、危急。公孙鞅虽然成功了,但也得罪了秦国太子,所以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秦惠王把公孙鞅给车裂了;王安石的改革政策也是一波三折,因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反对的缘故,最终失败丢官。李鸿章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位改革者,凭这一点,他是伟大的。 李鸿章所办洋务,涉及方方面面,而综其大略,主要是军事和商务。组建近代化的陆军和北洋海军是他的毕生宏愿,洋务运动基本上是围绕这一目标而施行的。至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的淮军二万多人,皆是世界上一流装备;北洋海军方面,有人评估为世界第八强,虽有讹误,但比洋务运动之前应当有天渊之别。若假以时日,不断扩充,当不致列强欺凌。然而当时光绪帝快要亲政的时侯,他的父亲醇亲王与西太后争权,定计重修颐和园,一来视为孝敬她,一来使她沉于游乐不理政事。于是醇亲王下令李鸿章把建设海军的军费挪为修园之用。因此中国在中日之战前的七年中,没有增添过一只新船。李鸿章早在洋务运动之前就意识到,日本与中国其势不两立,若中国近代化讯速,则日本必将依附于我,反之则日本必来入寇。 千秋功过,自有人评。而我对他的评价则是:曾有大功于国家之举的功臣,一位那个时代的先驱,一位不齿于人的罪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