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作看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侧重于什么描写?第二次侧重于什么描写?

如题所述

第一次到鸟的天堂,侧重于看到是几株大榕树的错觉,先抑,后写真是一株大榕树,后扬。并且描述了第一次没有看到鸟的遗憾。

第二次去看榕树时,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可知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句话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扩展资料:

《鸟的天堂》创作背景:

1933年4月,西江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陈洪有北上教育考察时约同巴金一起回新会。当时,巴金还不满30岁,已是著名作家。他南下广东,“到另一些未曾有过我的脚迹的地方去”(巴金语),并看看一班献身教育事业的青年朋友。从5月31日知道6月7日一直在各个学校间探访,9日当晚离校返穗,在那里逗留了10天。

巴金与小鸟天堂结缘可说是天作之合。他游访新会天禄、天马、茶坑三个乡时,由于陈洪有校长校务繁忙,他嘱咐同事陪巴金游三乡。此时,正值南国水乡的初夏。一个傍晚,在天马乡务本小学吃过晚饭,陈毓就邀请巴金划船绕游“雀墩”。像巴金文中所说的那样,当晚并见不到鸟,让他有点失望。第二天早晨去“有山有塔”的地方,找梁朝令一起探访梁启超旧居,此时再经过“雀墩”,令他惊喜地见到漫天飞舞的小鸟,心情雀跃,停船观赏鸟飞鸟落,出入于大榕树之中,让他久久不愿离去。

巴金回到上海后,怀着这种心情写成了《鸟的天堂》这篇优美的散文,记述了这段愉快的旅程。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动荡的年代,名家笔下描述的这一方乐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向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鸟的天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15
第一次描写大榕树的生机美丽,第二次是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