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管中窥宋第四章 赵匡胤之烛影斧声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七年,公元976年驾崩,时年五十。
关于赵匡胤的死,历来说法不一。在《宋史》之中只是简单的写道“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没有任何有关死亡原因的介绍。是病死呢,是被害呢,没有任何铺垫,任何人看了也会倍觉突兀。而在《太祖本纪》最末尾,对于传位则又有一笔,“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明显是为太宗即位说明缘由。
可是,还是很奇怪。
在中国,从建立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中国流行的传位制度,就是父子承袭制。当然,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禅让制,或者兄弟传承制度。比如尧舜禹时期,就是实行禅让制。关于禅让制,一般我们看成是帝王美德的象征,仿佛前代帝王完全是为了天下考虑而将地位传承。比如尧帝,有子朱丹,但是朱丹不肖,于是传位于舜帝。于禅让不同,历史上同样流传着另一种版本。舜帝取得尧帝二女之后,参与政事,启用“八元”、“八恺”等贤臣,培植自己的势力。之后拘禁尧帝,其子朱丹起兵,但被镇压,为了掩盖真相,舜帝称自己为尧帝禅让。
尧舜历史久远,难以考证,不过我们可以结合三国历史,看看所谓的“禅让”的真相。三国之初,汉献帝禅位于魏文帝曹丕,汉献帝是真心禅让吗?不是,是为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而几十年之后,司马氏掌权,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司马炎,其实不过是历史的重演,在政治上,没有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会拱手让出权力,汉献帝如此,曹奂也如此。而赵匡胤和赵光义呢?

至于兄弟传承制,也早就被历史所抛弃。在历史上的夏朝、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宋国,后世的宋朝和元朝,都曾经出现过“兄终弟及”的继承现象。但“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之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兄长有子,自然亲近自己儿子,对于弟弟渐渐冷淡。而一旦弟弟继承王位,兄长之子必然成为自己王权的最大敌人,于是必定杀之而后快。而兄长之子也必然时刻想着王位本属于自己,而被叔叔强夺过去,于是一场厮杀在所难免。而历史上的兄终弟及,大多不是出于君主本义,基本上都是儿子年幼,而弟弟年长,或者为权势所迫,或者强行夺取。那么赵匡胤和赵光义呢?

在正史上对太宗的即位正统性主要是强调杜太后旨意。在《太祖实录》中有记载,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的生母杜太后病危前,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留下一份赵匡胤死后由赵光义(庙号宋太宗)继承皇位,赵光义死后由赵廷美继承皇位的“遗嘱”,并将文件珍藏在黄金宝柜里,这就是“金匮预盟”。据说是杜太后以为后周的灭亡,就是因为皇帝年幼不能处理朝政,为了不让历史重演,因此希望有一位“长君”做接班人。但这个理由疑点多多,明显不能让人信服。
一个是在第一次编修《太祖实录》之时,并没有这一条记载。而宋太宗赵光义在即位之后,曾经三次亲自主持修订《太祖实录》,对其中内容多有删改。
第二点,杜太后去世的时间,是961年,当时赵匡胤登基第二年,只有35岁,而长子赵德昭11岁,赵德芳3岁,赵光义22岁。35岁的赵匡胤身体强健,完全有可能再活上二三十年,杜太后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呢?

那么有关赵匡胤的死。历史上的记载究竟如何?我们看下面几段文字:
在宋人作品《湘山野录》曾经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在宋太祖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曾经和一位道士在关河游玩,这位道士预言赵匡胤当于那一年当皇帝,之后果然应验。在即位之后,赵匡胤四处寻访这位道士,十多年之后终于找到了,赵匡胤对道士说,我找你就想问一件事情,我的寿命还有多久。道士说,只要几年的十二月二十日晚上天晴,那么就可以延寿12年。如果不是天晴,就办理后事吧。到了那一天,晚上果然天晴,星斗灿烂,赵匡胤心中非常高兴。可是不一会儿阴云密布,天色陡变,冰雹骤然下降,于是急命传召开封尹赵光义,邀请进入内室。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但是把所有的宫女和宦官都屏退了,只远远的看见赵光义有时候离开细微,不知道做什么。喝酒完了,到了三更时分,大殿下雪已经几寸了,太祖扶着柱子,用斧头敲雪,回头对太宗说:“好做好做。”然后解衣而睡,鼾声如雷。在这个晚上,太宗留宿在宫中,将近五鼓时分,周围的人什么都没有听到,一看才发现太祖依然驾崩了。太宗接受遗照,在灵柩前即位,宣布遗诏,大声恸哭。引导大臣围着棺木瞻仰,太祖的脸色很好,像刚洗完澡一样。
我们仔细推敲这段话,可以看出这段话在为宋太宗即位说话。一是证明太祖的去世是大数已尽,太宗即位是天命所归。二是说明太宗即位是太祖临终遗命,而让众大臣观看,是证明太祖时正常死亡,而非被杀。
但是,一贯喜欢怀疑的我还是觉得太宗得位不正。为什么太祖明知将死,为何不招见丞相,共同见证传位的旨意?而且,整晚上只有赵光义一个人在内室当中,且赵匡胤身体一向健康,在就寝之后也鼾声如雷,为何忽然就没有了声息?而为何赵匡胤要手拿斧头去敲雪?在烛影之中,赵光义究竟在做些什么呢?

于是我看到了赵光义即位的第二种版本。
在宋人作品《涑水记闻》中这样记载,太祖刚刚晏驾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四更了,皇后让内侍者都知王继隆召见秦王德芳。但王继隆认为太祖皇帝传位给晋王赵光义的想法早就定下了,于是没有去召见赵德芳,而是快马赶到开封府去找赵光义。远远的看见医官贾德玄坐在府门前,一问,那人说,在晚上二更时分,有人敲门说,陛下召见晋王,可是开门一看却不见人,像这样三次了。我害怕晋王有病,于是前来看看。王继隆觉得很奇怪,于是把事情告诉他,两人共同去拜见晋王赵光义。赵光义很吃惊,犹犹豫豫不敢前去,说:“我要和家人商量这件事情。”进去之后很久都没有出来。王继隆就催促说:“事情不能拖久了,否则就会被他人占有了。”于是共同到了皇宫。宋皇后听到有人进来,说:“是德芳吗?”王继隆说:“是晋王来了啊。”宋皇后见到了晋王大惊失色,然后说:“我们母子就托付给官家了。”晋王哭泣着说:“我们共同保有富贵,请您不要担心。”
在这段文字之后,有一段丁传靖的注释,说,这段话和《湘山野录》中记载不同,这段记载中太祖去世之时,太宗不在身边,因此可以洗去烛影斧声的嫌疑了。
其实,这段话不但没有洗去嫌疑,反而让赵光义夺位的事实更加明显了。
第一,从文中看太祖去世的时候,皇后在身边,派内侍传召的本是赵匡胤二子秦王赵德芳。但王继隆自作主张,改为向赵光义通风报信。为何如此?想必是此人早就是赵光义心腹,一旦有事,就第一时间通知赵光义。而作为皇后最信任的内侍竟然是赵光义的人马,可以想见赵光义在朝廷之中,在皇宫之中,触手已经无处不在。
第二,王继隆去赵光义府上,看到了医官。这位贾医官真是害怕赵光义有病才赶来的吗?不是,当是知道皇帝赵匡胤病危或者已经去世的消息,于是紧急告知赵光义。而作为久有大志的赵光义买通太监之外,又买通医官,有何难哉!
第三,当宋皇后看到召见的人不是自己儿子,而是小叔子赵光义竟然立刻承认其正统性,没有一丝的反抗,不是很奇怪吗?作为一国之母,必定深刻的认识到承认赵光义继承人的含义。在政治上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我想,此段话的真实含义,不过是在补充证明太宗得位的正统性。包括赵光义在进入皇宫时候的犹豫,一切都那么像禅让,明明心中千想万想,但是还要多次拒绝,因为这是礼仪。

而提到烛影斧声的还有一段文字,是在《尽余录》中,记载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夫人被赵匡胤占有,而赵光义也非常喜欢,有一个晚上,赵匡胤睡着了,赵光义多次呼唤没答应,于是赵光义去挑逗花蕊夫人。赵匡胤醒了,拿起墙上的玉斧就砍过去。宫内一时吵闹不休,皇后、太子都到了,但这个时候太祖已经是气息奄奄,赵光义匆忙逃回府中。第二个晚上,太祖皇帝赵匡胤驾崩了。

相对而言,三段文字中,第三段文字戏说的色彩最重。但或许最接近真相。
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呢?无数历史学家考证而不得结果,不如就让我们大胆想象,把几段材料串联起来吧。
太祖皇帝五十岁的时候,赵光义已经38岁了。其实在朝廷中也好,在军中也好,自从赵匡胤登基之后,21岁的赵光义就逐渐成为仅次于赵匡胤的第二号核心人物。赵光义从主持发动陈桥兵变起,就已经取代赵匡胤成为军中第一号人物。虽然在赵匡胤即位之后的十七年间,兄弟二人还算是和睦相处,赵光义也韬光养晦,表面上还是唯命是从。但是随着年龄的长大,到了38岁的时候,羽翼已丰。已经离开军队十七年,高高在上的赵匡胤不知不觉被弟弟架空。而朝中第一重臣赵普,在不知不觉之中也投向了赵光义的怀抱。赵匡胤最后的几年,几次贬斥赵普,根本的原因,就是和赵光义走的太近。
至于调戏花蕊夫人,或许是赵光义色心偶起,可以理解,但更可能是赵光义的一种试探。看看面对自己的挑衅,兄长会有怎样的太祖态度。在宋人笔记《铁围三业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赵光义看到太祖皇帝宠爱花蕊夫人,多次进谏不听,有一次跟随皇帝打猎,花蕊夫人在一边服侍,赵光义拉弓射箭,却忽然转身一箭射死花蕊夫人。太祖皇帝喝酒射箭仿佛一切没有发生一样。
赵匡胤面对心爱的女人被杀,为什么没有生气?是赵匡胤心胸宽广,不计较?不是。一者,赵光义这种行为,是符合朝廷道义,自己一旦处罚赵光义,必然被舆论和史官指责,赵光义反而落个好名声;二者,或许是赵匡胤心中暗自记恨,不表现在脸上,以后找机会收拾你!三者,可能此时赵匡胤已经深深明白,朝政也好,军队也罢,早就掌握在赵光义手中,自己生气也没有用。
作为38岁的成年人,作为一代君王赵光义,他的政治远见是非凡的,绝对不会等同于凡人,由于冲动去调戏皇兄的妃子,更多的会是一种政治试探吧。
而在这一次试探之后,两兄弟必然会加紧步伐。不过两人采取的行动却可能完全不一样。
作为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赵匡胤当然知道弟弟对于自己儿子的危险性。但是赵匡胤并没有做出果断的决定,比如杀掉赵光义。或许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布置,或许是不忍心如此,觉得没必要如此。从赵匡胤立下三条誓言,就可以看出,在军人出身的赵匡胤身上,对朝廷官员,对士大夫,还是很尊重的。或许他在最后的一晚,召见赵光义,就是希望赵光义在他面前立下誓言,拥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而赵光义也答应的很好,表演很出色,于是赵匡胤放心的睡下了。
而赵光义则不然。他早有大志,不甘于做一个王爷,更不甘于把自己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的权力拱手交给自己的侄儿。于是他四下安排眼线,在第一时间得知赵匡胤的病情,第一时间带兵拥入宫中。面对众军拥护的赵光义,宋皇后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只能屈服。

当然,这些多是臆测,但我们可以从赵光义即位之后的种种行为,看出历史的真相。
如果,赵光义即位真的是太祖皇帝兄终弟及的遗命,那么在即位之后对于自己的侄子,必然是好好对待,心怀感恩之心。而在杜太后“金匮预盟”也明确的提到,在赵光义去世之后,将由三弟赵廷美即位,赵廷美之后再还位于赵匡胤之子。
那么在赵光义即位之后,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弟弟赵廷美下场如何呢?
在“金匮预盟”第二继承人赵廷美是赵光义最大的威胁,但此时的赵廷美已经30岁,担任检校太保、侍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势力颇大,一时难以撼动。
太宗继位之初,赵德昭已经26岁,被封为节度使和郡王。赵光义征辽时,29岁赵德昭从征幽州。高梁河之战,宋军惨败,太宗只身逃脱,不知所踪。这时有人商议立赵德昭为帝。后来,太宗生还,此事便作罢。班师回京后,太宗以此次北伐不利,不行封赏,将士们不免议论纷纷。赵德昭便为将士们请赏,认为即使与辽作战失败了,还是应该赏赐平北汉有功的将领。太宗听后很不高兴,就说:“待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此言一出,赵德昭惶恐万分,低头垂泪,默然而出。 不久之后,便传来赵德昭自尽的消息。当然,得知侄儿死讯之后,太宗皇帝赵光义大为悲恸,抱着尸体说:“你这个傻孩子,怎么走这一步呢?”
赵德芳是赵匡胤第四子,这个赵德芳,就是电视剧中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威名赫赫的“八贤王”。其实赵德芳在兄长去世之后两年,就不明不白病死了,年仅23岁。
在两位侄儿死后,弟弟赵廷美的问题就越加明显了。
当年的“金匮预盟”不过是宋太宗和赵普密谋即位的一个借口,但久而久之却成为威胁到太宗之后皇位继承的最大隐患。于是第一步,太宗暗令自己昔日当晋王时候的铁杆心腹,揭发赵廷美阴谋叛乱。,但是查无实据。赵廷美却因此被免去开封府尹,改为西京留守。而在之后,早在赵匡胤晚年就投靠赵光义的赵普,和同为宰相的卢多逊久不和睦,于是揭发卢多逊勾结赵廷美,密谋造反。而前任宰相王溥更联合74人,状告卢多逊、赵廷美对朝廷怨望诅咒,大逆不道,宜正刑章。赵光义于是罢免卢多逊官职,而赵廷美也被削除一切官职。太宗皇帝的逼迫并没有结束,不久之后魏王赵廷美江为涪陵县公,太宗命人严加看管,赵廷美失去人生自由。于是,在两年之后,38岁的赵廷美郁郁而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1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赵匡胤是被亲弟弟赵光义谋杀的。
宫廷疑案,玄机重重,未能躬逢其盛的后人,只能在故纸堆里摸“狐狸尾巴”。老谋深算的赵光义怎么能躲开这些穷追猛打的诘问呢?说他是“窃国大盗”,自然有几分道理。
其一,赵匡胤之死,赵光义的嫌疑最大。

《宋史·本纪》热情洋溢地赞颂这哥儿俩如何情深意长、肝胆相照。赵匡义病了,赵匡胤亲自到床头去服侍,烧艾草热灸的时候,哥哥惟恐烫坏了弟弟,就先在自己身上烧几下——手足深情,令人感喟。
赵匡胤常对身边的近臣夸赞赵光义说:我这位兄弟,降生的时候就和普通人不一样,仔细瞧瞧,他龙行虎步,威风凛凛,将来必定是太平天子。甚至还谦虚地表示:“福德吾所不及。”宋朝皇帝怎么了?“一把手”居然给“二把手”拍马屁!令世人狐疑的是,春秋鼎盛、耳聪目明的赵匡胤,竟然在一夜之间暴亡?好端端一个男子汉,为什么说没就没了呢?
官方的记录非常潦草:“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至于死因,压根儿没提。坊间的猜测五花八门:有的说,死于饮酒过度,还有的说,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其实,最大的嫌疑犯就是最大的受益人——赵匡胤的政治接班人赵匡义。《湘山野录》中记载,赵匡胤死前一晚,天气极寒,他跟赵匡义饮酒,俩兄弟一直喝到深夜。本不该留宿内廷的赵匡义却厮守在皇帝身边。
当夜,赵匡胤发出莫名其妙的呼喊声,且传出“烛影斧声”。《烬余录》甚至想出了花蕊夫人与赵匡义的奸情。诸多不正常疑点暴露在那个太祖驾崩之夜。赵匡义即位后,亲自主持编修《太祖实录》,并三次修改了其中一些内容。即便这样,他本人还是不太满意。为了一位死去皇帝的“起居注”,至于费这么大劲吗?真是欲盖弥彰,越描越黑。
其二,《太祖实录》忽然冒出了所谓“金匮预盟”,赵光义篡位的政治基础游移、暧昧,难以服人。
《宋史》把这份神秘的“金匮预盟”描绘得有鼻子有眼——杜太后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病危前,她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遗嘱”。太后认为,赵宋之所以能获取后周的江山,就是因为周世宗任用了一个小孩子当皇帝,如果是一位壮年英武的君主,绝不会出现“陈桥兵变”。
为了不让这种惨痛的历史重演,为了维护赵宋亿万年社稷,太后责令赵匡胤必须选择一位“长君”做接班人。赵匡胤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太后自然非常满意,遂命赵普白纸黑字记录下来,并把这份政治遗嘱当作“基本国策”珍藏在黄金宝柜里。倘若果真如此,也算赵光义正大光明。偏偏所谓“金匮预盟”的来历非常暧昧。这可是出师有名的铁证啊!赵光义登基,不可能无视“金匮预盟”。
想想吧,谁肯把“你办事,我放心”的“尚方宝剑”藏进胳肢窝里?有趣的是,《太祖实录》第一次编修的时候,居然未对这件重大事件做丝毫记载。《宋史》贩卖的“金匮预盟”,是后来才加进去的。
仔细分析,赵光义的政治骗术漏洞百出。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5岁,身体倍儿棒。赵光义刚刚23岁,比哥哥家的儿子成熟不了多少。那时,赵匡胤的次子德昭已经11岁,四子德芳也3岁了。问题是,赵匡胤并不是立刻就死,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也许还能享国十年、二十年……何必火急火燎地安排接班人呢?
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七岁孤儿断送江山的局面。杜太后是个明白人,绝不可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预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赵普才密奏。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解释,也只能糊弄外星人。
其三,迫不及待地更改年号,大有造成既成事实的嫌疑。
按理说,老皇帝去世,新君一般继续沿用旧有年号,直到第二年,才启用新纪元。可是,赵光义根本顾不得这些“妈妈令”,还没等到这一年结束,就换上了自己的年号。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仅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这种打破常规的险招儿,已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审判台。他的动机只有一个:抢先为自己“正名”。惟恐皇帝大位被谁抢了去。提前改元的做法,遭到了史官的公开批评,《宋史·太宗本纪》拽住了赵光义的几条“小尾巴”,提前更改年号这件事名列第一。
其四,赵光义剪除后患,将“金匮预盟”所覆盖的接班人一网打尽。

即便确实存在所谓“金匮预盟”,这份文件的核心无非是提供了“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说白了,哥哥死了,兄弟干,就是不能让给小崽子。那么,有朝一日赵光义撒手人寰,身后怎么安排,皇帝大位会不会落到自己兄弟身上?或者转而回到赵匡胤的子嗣手里?
为剪除后患,赵光义不惜对至亲骨肉,大开杀戒。先说赵匡胤那一枝,“太祖四子:长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德秀、德林皆早亡”也就是说,最大的潜在对手是年长的德昭、年幼的德芳。再说自己的兄弟,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弟弟——秦王赵廷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赵光义亲自导演,将亲弟弟赵廷美、亲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一一逼上绝路。
结果,赵廷美被贬房州,38岁抑郁而终;赵德昭被逼自杀,年满30岁;赵德芳像老爹一样,不明不白得暴病而死,年仅23岁……
一切都结束了。赵光义端坐在血腥弥漫的皇位上,嘴角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后人赞诗:水调歌头
黄河近北望,烽火燃九州。万里山河飘絮,狼烟几时休?
兵戎剑指江南,血泪浸染震高唐,威名北域留。
朕之卧榻旁,安容他人眠!
假途虢,灭后蜀,平南唐。君臣计谋,壮志雄心复汉唐。
可叹时不我与,苍天后土戴孝,皑皑白雪皆苍茫。
千古英雄泪,直流后人裳。
第2个回答  2019-01-27

他的猝死早逝,变成了北宋的一大疑案,其死因亦是众说纷纭。

第3个回答  2010-12-11
有说病死,有说是他弟弟谋害死的
主流都认为是弟弟赵光义谋杀的
第4个回答  2010-12-11
按照“烛光斧影”的说法应该是他弟弟害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