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可以采取怎样的对策

如题所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适度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但不断扩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必将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国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环渤海区域、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在经济社会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从一个侧面说明区域竞争与合作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提出“福建”概念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福建囊括东部、中部、西部多个省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呈现出很强的经济结构互补性。因此,福建区域经济合作有着巨大的空间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福建区域经济合作,我们必须对此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分析,及时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科学的统计分析。本文试图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用于衡量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区域经济社会进行评估与分析。一、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估和分析的概念框架与内容(一)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估和分析的概念框架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全面深刻的内涵。“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人均实际产出的增加。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它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有质的飞跃。“经济发展”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的实际福利增长,它不仅是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变化,即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因此,经济的发展包含:人均GDP的稳定增长,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生产要素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改革和创新),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政治体制的改进和创新,教育科技的发展,人们医疗卫生的改善,全民福利及各种保障的提高等等。因此,对福建区域经济社会的评估不仅要考虑量的变化,还要考虑质的变化,这样才能比较科学、系统地反映福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二)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估和分析的内容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估和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福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一套评估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反映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数据。评估指标体系我们分为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经济指标体系中,我们将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经济效益四个方面选取指标。社会指标体系中,我们将从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科技教育、资源利用、人口发展、环境发展这几个方面中选取重要的有代表性并可获取的指标。我们将通过统计分组、主成分方法、聚类方法对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期望分析的结果能真实客观的反映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为区域经济合作各方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估和分析的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日益加速。区域经济学随之成为一门新兴的经济科学。一般认为,在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渊源于经济地理学、生产布局学和经济学。早期对区域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古典区位理论,这些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或某一方面的经济客体(如城市规划布局、农业种植地带等)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60年代以后,随着区域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区域经济问题不断增多和复杂化,世界各国加强对区域经济的干预,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迅速发展,各种理论不断产生,各种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也不断产生,统计测度方法越来越被重视。所以,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法、区域经济的差距统计测度、区域经济发展进度的统计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体系的统计测度等方法也由于区域经济学的产生而迅速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统计方法的使用日益成熟,我们将在下一部分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是评价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评价结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对这方面的文献做出一定的总结,作为我们下文的参考。(一)国外评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献综述评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主要在对区域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有成千上万个,为了便于综合分析,世界各国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都在研究用少量的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组成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计算出综合指数进行评价和分析。196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W�艾萨德(W�Isard)出版的《区域分析方法》和《区域科学导论》两本书,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开发的理论和方法,并运用了统计测度方法解释区域经济问题,为区域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后人称之为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在1970年,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就对居民小康生活水平进行研究,设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它包括了7个领域21个小类,分别按赤贫、贫困、小康、富裕四种类型定出了一个粗略的标准,该指标体系包括的范围比较宽泛,在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发展的早期,该指标体系包括的范围和思路是可取的,对后续的研究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该套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数量标准,只列出指标的强弱程度,不便进行量化比较。参见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美国经济学家Adelman和C�Morris(1967)提出的发展指数,是根据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来衡量发展。这项研究根据40个变量,对74个国家进行了分组,他们用因素分析法考察了社会和政治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发展的某些关键性因素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关系。人们对这些研究的评价是,他们不是根据人民的福利水平去衡量发展的过程,而是包含着发展中国家必须沿着发达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的假定。例如,他们使用的人均动物蛋白质消费指标和人均能源消费指标以及有关政治民主、出版自由的标准,带有西方国家价值观念的色彩。参见陶文达、黄卫平、彭钢《发展经济学》。另外一种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莫里斯的研究是这方面的著名尝试之一。他用人们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三项指标组成一套简便的综合指数,给这三项赋予相同的权数进行打分,就可以算出综合指数。通过这项研究发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的国家,PQLI值也低,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学教授艾斯特斯(1984)提出的评估社会进步指数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营养(食物摄取)、居住(住房占有)、健康(获得保健服务情况)、休闲(休闲享受)、安全(安全保证)、环境(社会及物质、社会交际及娱乐)。他比较全面的考虑了影响人们福利的各种因素。Bogue(1954)指出一般的区域经济的统计工作都是由政府来完成的,而政府一般是根据行政区域的划分来进行统计。他认为这种做法不是很完善,认为也应该根据经济圈来划分区域和进行统计。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系统由四部分组成:(a)经济大区域;(b)经济小区域;(c)经济子区域;(d)经济区域单元。大区域包含小区域,小区域包含子区域,子区域包含区域单元。这样一个系统,可以根据同种类型区域的相似性来收集和报告数据。Haller(1982)提出在区域化进程中,必须考虑区域的大小,以及用何种变量来区分它们的不同。80年代以后,许多大的邻近区域合并,导致无法根据其地域范围来区分其区域特征。在区域研究中,一些小的区域可能比一些大的区域更具有优势。因此区域化也不是越大越好,区域化过程中我们应该选取哪些指标呢?Haller是根据社会经济水平和人口来选取指标,其中两个基本的变量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通过生态、人口、农业、制造业、交通的相关性来进行区域划分。用来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有两个变量:人均GNP、人均电力。Haller在本文中选取了8个指标:人均工业产值、人均商品销售额、单位农业产值的劳动力雇佣人数、家庭拥有电视的比例、家庭拥有电冰箱的比例、家庭拥有收音机的比例、家庭拥有摩托车的比例、识字率。通过主成分分析,以负载因子为权重,算出各个区域的标准化得分。根据得分,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整个国家划分成7个区域。接着根据各区域的人口密度,得出四种不同类型的区域:发达的但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发达的但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实际不存在)、不发达的但人口密度大的区域、不发达的但人口密度小的区域。(二)国内评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献综述在国内研究方面,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如,我国五年计划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评价指标有:劳动就业、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物价、利用外资额、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国内商业、对外贸易、教育、生活、环境保护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根据世界银行编的《世界发展报告》,用16项指标组成一套经济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分四个部分,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社会结构;三是人口素质;四是生活质量。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7年起,根据世界银行编的《世界发展报告》资料,综合评价中国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排位。甄江红等(2005)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及12个盟市两个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及成因,初步划分区域经济类型。方创琳和毛汉英(1999)重点讨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内容,探讨了商技术支持下规划指标体系权系数赋值的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群民主决策支持下定性指标定量转化的赋权方法。朱启贵(2000)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确定的指标体系共分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教和制度七大系统。经济系统主要包括水平、结构、效益、能力四方面,共21个指标;资源系统包括水、土地、森林、海洋、草地、矿产、能源和综合利用八方面,共21个指标;环境系统包括水、土地、大气、废物、噪声、生物多样化和环境保护七个方面,共20个指标;社会系统包括贫困、就业、人民生活、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满意程度,共23个指标;人口系统包括规模、结构、素质,共8个指标;科教系统包括投入、发展程度和产出,共12个指标;制度系统包括组织建设、法制建设、宣传培训和公众参与,共11个指标。梁爱华(2000)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入手,分析了区域PREE(Population,Resource,Economy and Environment)系统的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和动态性出发,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公式,建立了一种区域PREE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子系统发展的综合得分值、协调系数、总体可持续发展综合值、时间动态衡量四个方面,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而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区域的持续发展状况。李小建和乔家君(2002)通过对全国15个省份19个县(市)近万户调查数据的分析强调了区域发展研究中应当关注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三)小结随着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研究者不断提出各种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从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类经济总量指标到经济发展的效益、结构、速度,人们的福利,社会制度和自然环境资源各方面。不断采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和分析。从国内外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区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以分解为若干较小的亚系统。而亚系统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这就要求发展指标的覆盖面要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的保有量和利用水平、环境质量、人口素质、科技的发展等主要构成要素都应在指标体系中得以反映,同时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有机地联系为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而且各个地方区域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各种文化和价值评价标准也不一致,所以我们必须要联系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最后,我们在选取评价指标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计计量的口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