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戏一开腔就不能停?

如题所述

戏已开腔,八方开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明,戏一旦开腔,不管台下有没有人都必须唱完,为何?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凡人不听不代表鬼神不听.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首《赤伶

台下人走过 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 心碎离别歌

戏一折 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 无关我

戏中情戏外人 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赤伶》这首歌还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卢沟桥事变,日本正式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全国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安远县城内表面一片祥和,戏院内的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着悲欢离合,你方唱罢我登场,殊不知这戏里戏外唱的都是谁的悲欢离合。

不久,战火绵延到了安远县城,日本人包围了县城,并来到戏院,以全县百姓性命威胁裴宴之出场唱戏,裴宴之没有拒绝……

方寸的戏台上,只见他水袖柔婉,昆腔曼妙,那一声声叫好声中,深情的演绎着敢爱敢恨不惜血染桃花的李香君。这一夜,小县城内一片寂静,而戏院里却灯火通明。日本人都坐在戏台下,喝酒、吃肉、放肆谈笑。

台上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台下坐的是豺狼虎豹,恶鬼当道。伴随着锣鼓声切,唱腔愈发悲愤。台下那些豺狼似乎也怔住了。就在此刻,台上“李香君”大喝一声“点火”!

等到敌人发现,火势早已蔓延,往外逃却发现门早已被堵得严严实实的,整座戏楼都在小鬼子不知不觉间被泼洒了油!

台上的裴宴之正唱道《桃花扇·哀江南》: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谢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楼塌了,戏却未终。位卑未敢忘忧国,都道戏子无情,怎知戏子也有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你好朋友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
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1]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戏曲音乐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以上回答 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20-10-26
因为你要不停的练不停的练嗓不停的练唱。再说好的嗓音好的戏腔。都是靠练出来的。长时间练出来的。
第3个回答  2020-10-26
为什么都说戏一开腔就不能停?我来答,戏就是连续剧不能停,更精彩。
第4个回答  2020-10-26
一停就没那个韵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