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吃主食,人会变得怎么样?

如题所述

很多人认为主食热量高,

将其视为肥胖的罪魁祸首,

把断绝主食当做减肥的清规戒律

肥胖是吃主食导致的么?

这个锅,主食不背!


几十年前,国民生活水平还没有那么高,中国人大碗吃饭,胖人很少见。如今饭吃得越来越少,中国肥胖率反而越来越高。西方饮食模式中,主食比例非常有限,肥胖率却远高于粮谷类摄入量较多的东南亚国家。由此可见,吃主食并非导致肥胖的绝对因素,不吃主食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减肥。


主食能减肥的言论出于何处呢?

本世纪初,一些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较快地降低体重,只要不吃主食就可以减肥。但是这种快乐很短暂,一旦开始恢复主食,体重反而一路飙升,很快就会回到从前。国际公认衡量减肥成功的标准是体重降低之后保持6个月不反弹。不幸的是,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并不能让人获得最终减肥成功。

不吃主食,小心这些麻烦找上门

1、脑力降低,脾气变差。碳水化合物是大脑的唯一能量来源,主食吃得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研究发现大脑每天需要大约130g碳水化合物来维持工作,摄入不够会头晕乏力、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脾气古怪,情绪烦躁,难以沟通。

2、蛋白质摄入不足。多数人在不吃主食之后,仅仅增加了一点蔬菜水果。但是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一半左右的蛋白质都来源于主食,如果将主食减少,蛋白质摄入量严重下降,自然会变得皮肤松弛暗淡,甚至导致贫血、脱发、免疫力降低、闭经等严重问题的出现。

3、提升慢性病风险。有些人不吃主食,却用肉类占据了主食原本的空间,形成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模式,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痛风、骨质疏松、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长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还将抑制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诱发糖尿病。


4、减肥瓶颈难以突破。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缺少它就会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只能用燃烧脂肪和蛋白质的方式来补充能量。蛋白质都被消耗了,还拿什么来保护肌肉组织?肌肉含量少→基础代谢就会降低→热量消耗减少,形成易胖体质的恶性循环。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调解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摄入过少的话,还会让减肥越来越困难……

送给想吃主食又怕胖的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吃精致谷物的人相比,经常吃粗粮豆类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容易保持体重的稳定。减肥期间要控制的是白米饭、白馒头,还有各种饼干、甜点、甜饮料这些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非一切主食。合理选择主食,让减肥不那么辛苦,才有利于减重大业的长久坚持。

吃同样多的碳水化合物,同样多的能量,如果把主食部分替换成豆类、粗粮和薯类可以大大提高饱腹感,让人吃了之后好几个小时都不觉得饿。

喝一大碗白米粥,2小时都不到就会饿;而喝同样一大碗红豆加燕麦煮的粥,粮食重量一样,4个小时都不会觉得饿。

吃一个100克白面粉做的白馒头,根本不觉得饱;而吃一个80克全麦粉做的全麦馒头,饱感会比100克面粉做的白馒头更强。

从营养素角度来说吃这些豆类、粗粮做的主食,按同样多碳水化合物量来计算,所含的维生素B1、B2、钾、镁等营养素,都是白米饭的好几倍!

减肥期间主食的适宜与禁忌

减肥主食优等生:

第一类:红豆、绿豆、鹰嘴豆、芸豆、蚕豆、青豆等淀粉豆类。


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强,消化时间长,血糖的影响非常平缓。如果不放糖调味,不经研磨打碎,想吃过量都很困难。


第二类:燕麦、藜麦、荞麦、黑米、小米等粗粮。


粗粮好吃么?不少人会摇头,口感粗糙,剌嗓子眼儿。确实粗粮未经精制,基本上保留了粮食从种皮、到胚乳、胚芽的完整结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饱腹感远超精米白面,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精制谷物的数倍。

第三类:土豆、山药、芋头、红薯、紫薯等等淀粉类根茎。


薯类含水量丰富,通常热量只有谷物杂豆的四分之一,而且还含有干粮食中没有的维生素C,含钾量丰富,膳食纤维突出,饱腹感极佳。烹调时需要注意,要采用蒸煮炖的方法加工,不要加油,这样才能起到减肥的效果。如果把薯类当蔬菜或零食,增肥无疑!

粗杂粮吃多少还要看个人消化能力,从少到多逐步适应。粗杂粮比例占主食总量的30-50%为宜。

需要减少的主食:精米白面

第一类精制面食:白馒头、白面花卷、白面包、烙饼、白面饺子、白面包子等。

第二类精制大米制品:白米饭、白米粥、米粉等。

第三类糯米制品:年糕、米粉、糯米团等。

第三类精制淀粉制品:凉皮、粉丝、粉条。

它们饱腹感较低,维生素含量比较少,血糖生成指数GI高,会造成餐后血糖飙升,既不利于平稳血糖,也不利于控制食欲。

适合与粗粮杂豆进行搭配,提升营养价值,增强饱腹感。

需要避免的主食:加油脂的主食

馅饼类


肉类入馅往往需要肥瘦搭配,即便是蔬菜素馅,也需要加入食用油来增加口感。再加上加热时还需要锅内加入底油让外皮酥脆,油脂含量自然很高。

炒饭、炒饼、炒面


主食质地蓬松特别善于吸油,主食在油脂的加持下芳香扑鼻,油汪汪的令人食欲大增。米饭摇身一变成为炒饭后,热量瞬时飙升1.6倍,真是不利于减肥。

手抓饼、鸡蛋灌饼

很多人的早餐都会在街边的早餐店买上一个鸡蛋灌饼,口感香脆,里边还加了鸡蛋、生菜叶,给人感觉营养又健康。但是鸡蛋灌饼之所以起酥,是因为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油,这样饼才能分层鼓泡,才能把鸡蛋灌进去。加了油、盐、糖的主食都会促进食欲,不仅含有较高的能量,而且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低,都是减肥的大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9

长期不吃主食非常不好,如果膳食中长期缺乏主食还会导致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从能量平衡的角度说,长期不吃主食,只吃肉和菜,人有可能会变胖,因为热量超标就会造成能量正平衡。同时也有可能变瘦,因为能量负平衡,摄入的热量低就会变瘦。

注意力没办法集中。大概过了一个月,就有这种感觉了。按说早上应该是一天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都还是感觉到没精神,而且很多事情过后马上就忘,老是断片,那时候一天喝三杯黑咖啡都没用。情绪抑郁、失眠。不吃主食,身体常常会有饥饿感。感觉情绪出了问题,老是不开心,莫名其妙焦虑,晚上经常失眠,常常都是早上七点才睡着,十点又要爬起来工作。

我们每天的生命活动,工作学习,基础的代谢都需要充足的能量,而这些能量绝大部分都是由主食来提供,如果少吃主食,不吃主食能量肯定供应不足,长期下去还会引起B族维生素摄取不足,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症;研究也有表明,缺少B族维生素严重还会引起失眠、头疼、抑郁等不利症状。每天的主食要供应足够,不仅能够保证能量供应,提高办事效率,而且能有效增加饱腹感,避免我们因为饥饿去摄取一些其他的高热高脂食物,避免饥饿引起暴饮暴食。

主食中虽然含有很多糖分(碳水化合物),但这些糖分供生命运动所需,食用适量不会囤积成脂肪,只是如果过量食用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容易热量超标,最终糖分囤为脂肪。但如果是零食、甜点中的糖分,不仅直接吸收,瞬间升高血糖,而且又毫无饱腹感可言,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利用,就被被存为糖元、脂肪。  所以适量吃碳水化合物是绝对合理的,它是人体重要的功能物质,不可缺少,只是不要过量食用,并不是“不吃”。

给人体供能的营养素一共有三个,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每一种都很重要,都要适量的去吃。普通人碳水化合物每天每公斤体重补充4克左右,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补充1克左右,脂肪每公斤体重补充1克左右。增加体重减肥的可以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地增加或减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5

说到减肥,许多人都会选择不吃主食的方法,在减肥期间坚决不碰米饭、面包、面条、土豆、馒头等食物。这些减肥人士坚决认为主食会令人发胖,而想要减轻体重,就要杜绝一切主食,甚至为了保持身材,长期不吃主食。

那么,不吃主食真的可以减肥吗?

事实上,不吃主食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让体重降低,但它带来的危害同样也是很大的。要知道,米饭、馒头等主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这些能量单单靠吃蔬菜水果是不能获得的。

如果长期不吃主食,对身体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可以说,通过不吃主食的方法减肥,弊大于利,这样用健康换来的苗条,相信大家也都不会喜欢的。

那么,长期不吃主食,对健康会有哪些影响呢?

1、复胖。减肥期间不吃主食,确实有可能瘦下来,但通过这种方法减肥很容易复胖。不吃主食,身体无法获得充足的热量,只能消耗肌肉,导致体内的肌肉含量越来越少,而肌肉越少,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就相应减少,这类人即使只吃很少的食物,也容易发胖。

2、营养不良。不吃主食的人体内缺乏维生素B和矿物质,导致营养不良,长期如此,身体会越来越虚弱,常常会有头晕、乏力的症状,还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经常生病。

3、月经紊乱。女性如果长期不吃主食,很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导致月经紊乱,严重时还可发生闭经。而一旦发生闭经,又会影响到女性的怀孕、生育,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

4、导致抑郁。人体内的血清素对于情绪的调节十分重要,如果长期不吃主食,就会导致人体的血清素生成不足,从而引起抑郁的情绪。许多人在心情低落时,吃一些食物情绪就可恢复,就是这个原因。

5、加速衰老。长期不吃主食的人,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很容易出现面黄肌瘦的现象,皮肤变得很差,面色发黄,容易出现掉发、贫血等现象,看起来也比同龄人要更老。

6、大脑退化。人体每天至少应摄入130克淀粉,这些淀粉所提供的糖分才可以维持大脑正常的运转。如果长期不吃主食,大脑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焦虑不安、反应迟钝等现象。

7、患厌食症。一些女性由于减肥,长期不吃主食,最终可能患上厌食症。患有厌食症的人对任何食物都不感兴趣,由于身体长期得不到营养,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衰竭,最终可失去生命。

可见,不吃主食虽然可以短暂的降低体重,但从长远来看,通过不吃主食减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不吃主食,可导致营养不良、月经紊乱、抑郁、衰老、大脑退化等等,还可引起厌食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想要成功减肥,可以适当吃主食,将精细米面更换为玉米、红薯等粗粮即可,日常饮食宜清淡,配合积极的运动,才可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第3个回答  2021-01-08

很多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认为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摄入,达到减肥的效果。虽然蔬菜水果以及肉类都是很重要的营养,但是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也是不可代替的,如果完全不吃主食,会导致多种营养供给不足,对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甚至出现免疫力低下等情况。

首先不吃主食的前几天体重会变轻,但是随着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缺少,新陈代谢的速度会变得缓慢,久而久之身体会更容易积蓄脂肪和毒素,导致减肥反弹。另外长期不吃主食还会出现痘痘肌、皮肤粗糙、变笨和记忆力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肌肤和身体健康。除此以外,主食缺乏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和不孕不育等,对身体的伤害很大。由此看来,不吃主食减肥是错误的减肥方法。它不仅不能永久性变瘦,还可能形成易胖的体质。另外不吃主食还会影响肌肤健康,和新陈代谢。

不吃主食会引起多种健康问题:大脑退化。主食吃得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体需要,会导致大脑思维活动受影响。据研究,大脑每天需要约130克淀粉提供能量,若不足,会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严重影响大脑思维。毒素堆积。只吃菜,不吃饭,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身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也就不足。而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的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造成肤色暗淡。加重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会刻意少吃主食,以为这就少摄入糖。如果患者主食摄入量太少,处于半饥饿状态,容易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引起低血糖,抗病能力下降。长此下去,患者体内脂肪变多,易得高脂血症等并发症,给治疗带来困难。

第4个回答  2021-01-09

减肥—拥有一个令人艳羡的好身材,不单是取悦他人,更是取悦我们自己。

好身材往往体现着一个人强大的自制力,对身体的良好掌控力,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减肥、追求好身材其本质是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为什么减肥屡屡失败?为何总陷入节食、暴食、再节食、再暴食的恶性循环?

“低碳低脂高蛋白”是许多人的减肥圣经。其中的碳便是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主食中,既然要“低”,许多人在减肥期间见主食便如见妖魔,唯恐避之不及,吃得少甚至一点不吃。

可是各位知道碳水低摄入甚至不摄入的后果吗?

1、便秘

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考察了低碳饮食对人群的影响,其中发现65%的人患过便秘。

这可能是因为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减少了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谷物、水果和某些蔬菜的摄入。

2、肌肉损失

摄入碳水化合物时,身体会产生促进肌肉生长的胰岛素。

3、出现“流感”症状

实施低碳饮食时会经历类似流感的症状,包括渴望吃糖、恶心、头晕、腹痛、疲劳、易怒、失眠,肌肉酸痛、注意力不集中和耐力差。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和肌肉缺乏“燃料”。

碳水化合物即糖类,是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即人体的“燃料”。汽车没有汽油尚且是一堆废铁,碳水不足缺少能量来源,我们机体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如何正常运行。

我们的大脑甚至只能以糖类中的葡萄糖作为唯一能量来源,如此,大脑缺少“燃料”,当然头晕、疲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肌肉缺少燃料,当然耐力差。

4、越饿越胖

不吃主食减少了热量的摄入,但大脑监控着身体热量平衡,它才没空帮我们保持苗条,它的体重管理工作只有一个指导原则:稳定。

当体重被饿到大脑无法接受的下限时,你的身体就“不需要”再吃原来那么多了,大脑让你消耗少又吸收效率高。

打个比方,原先你得吃三碗饭才能吸收300大卡热量,现在可能只需两碗饭就够了。原先需要300大卡热量消耗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200大卡就够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大脑躲在幕后偷偷操控的,不会让你察觉一丝异样。

所以你还是像原来一样吃着三碗饭(现在能吸收450大卡热量了),做着原来需要三碗饭的工作(却只消耗了200大卡热量)。大脑呢,就默默地把省下来的那部分热量变成脂肪存起来了。

5、引发厌食与暴食

不吃主食减肥,但还能不吃一辈子吗?

因为长期抑制食欲,很可能因为一个可口食物的“诱因”而引发过度饮食。

而在过度饮食后,往往又因负罪感采取大量运动、催吐来阻止卡路里的摄入,或者更严苛的节食计划,这就造成节食、暴食、再节食、再暴食的恶性循环,最终一步步走向暴食症。

有些人还会发展成厌食症,而厌食症是死亡率最高的心理障碍类疾病。

厌食症患者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引起生育、骨骼、贫血、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厌食症的极端是不吃任何食物,说夸张些就是把自己慢慢饿死。但是,除了身体上的问题外,还会有一些社交上的障碍,例如拒绝和大家一起吃饭、长期纠结体重和食物而无法专注于其他事情、常常抑郁、焦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