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寺为什么叫“红螺”寺?

我想知道红螺寺为什么以“红螺”起名?不知道的别瞎说啊 知道的必有重谢

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县城北五公里的红螺山南麓。红螺山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红螺寺山门前有一处常年不息的泉水叫红螺泉,红螺泉有一对仙螺居住,每天傍晚,二仙螺吐出非云非雾又非烟的红色光芒,照得整个红螺山不秋而红,因而这里的山叫红螺山,泉叫红螺泉,寺庙也叫红螺寺。 红螺寺是金、元、清三代佛教盛地,金代高僧佛觉禅师、元代高僧云山禅师、清代有佛教第十三代祖师彻悟际醒禅师在红螺寺讲经,四方僧侣多来红螺寺拜佛学经,使红螺寺成为京北名气很大的名刹古寺。 红螺寺风景优美,有大片竹林、雌雄银杏和紫藤寄松三大绝景,近几年来又栽植了牡丹园、梅园,寺庙东侧是大面积松林。1995年以来,每年5月1日到5日,举行盛大的红螺庙会,冬季举办松、竹、梅岁寒三友红螺游,成为北京旅游的新热点。红螺寺大门前有气宇轩昂的四柱三门式巨型牌楼,画栋雕梁,牌楼上方有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卢嘉锡题写的“京北巨刹”四个大字。正门上高悬一幅楹联,“一脉珠泉参妙谛,双峰螺岫证如来”。大门内影壁上书“须弥胜境”四字,由影壁前折向东行,游人穿行在翠竹林中的一条曲折小径,顿觉兴致盎然。寺内有雌雄银杏,东侧为雌,结果但不开花;西侧为雄,开花但不结果,奇特之处在于西侧的雄性银杏,树高30米,主干四周,生有十株侧干,据说自唐代栽了这两株银杏以来,每改换一个朝代,就多长出一株侧干,这只是一种传说,但银杏的树龄已在千年以上,则是确切无疑的。 大雄宝殿已依原样式进行了修复,殿后有“紫藤寄松”,大雄宝殿后面的西侧生长有一株树龄数百年的平顶松,树高6米有余,有9个分枝,平直地伸向东侧的四面八方,下面用十余根木料支撑,平顶松附近,有两株碗口粗的紫藤如龙蛇飞舞一样绕生在松树上,形成一个巨大的伞盖,遮荫面积400多平方米,每年春末夏初,藤萝花如串串紫色珍珠一样,挂满枝头,碧绿的松枝与紫色的藤花相继争奇斗艳,令游人叹为观止。红螺寺松林面积近600亩,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林业部门注册古树2984株,达到一二级名木的古树263株。据统计,红螺寺风景区的各类树木约有90万株,丰茂的林木,使红螺寺空气清新湿润,游人至此度假,十分有益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