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特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如题所述

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不是目的。比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都是不规范的目标表述,因为这些表述都无法比较和评价。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  
2.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认为让他们理解效果会更好。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参与”又称学生的介入,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参与意味着介入、投入、卷入、浸入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米尔斯把合作学习定义为“成员各负其责,为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合作的有组织的小组活动”。  
3.有效学习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时间、教学材料、教学手段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因此,衡量课堂教学的效益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花费的必要时间最少。同样是一个章节的内容,有的教师用一节课就能让学生掌握,而有的教师要用两节课,甚至还要占用学生课外的时间,显然前者更有效。当然,我们又不能简单的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第二,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师生花费的精力最少。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第三,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借助的教学手段最少。同样的内容,有的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清清楚楚;而有的教师十八般武艺全上,效果也未必比前者好。教学效益显然而见。当下缺乏效益的课堂归纳成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注入式。满堂灌,全然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力,教师唾沫横飞,学生知之甚少。二是即兴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全凭教师个人的兴趣而定。三是简单重复式。课堂提问讨论频繁,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简单肤浅,收效甚微。四是自由放羊式。教师放弃对课堂的主导,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看书,大部分学生东看西瞧、无所事事。关注课堂效果,提升教学效率,也是当前突围课改困境、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抓手”。  
4.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珀金斯描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有关知识的问题。一是“懒汉知识”,为考试所用;二是幼稚知识,回到早期对问题的错误理解;三是与模式化知识有关。只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不了解使用这种常规做法的原因就是模式化知识的表现。这些知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又称为:脆弱知识综合症。有效教学就要分清这些“脆弱知识”与有价值知识的区别,促进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我们当前许多的课堂虽然学生发言积极,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但是学生的思维从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依然是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比如一些阅读教学课中,师生所做的仅仅在寻找事实,并没有去探究意义。而真正的学习意味着学生要采用“深入”的而非“肤浅”的方法。这样的学习不仅指对知识的记忆,还要求学习者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事物的领悟,或者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只有促进深层理解的学习才能将学习所得进行内化,内化进自己的知识图式,内化成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有效教学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还包括学生的内在发展。“在教学中并不仅仅传授源于人类知识文化诸领域的知识、技能、技巧,它同时也传递立场、自然观、社会观、人类生活的价值与目标,即世界观、政治的、道德的基本态度。”“我们并不能把教学单纯地视为教养的手段,它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教学视为教养、教育的过程时,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完满地实现教学过程的课题。”纽纳和佐藤正夫所讨论的教学的价值与新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通的。有效的教学一定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这就区别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关注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对三维目标有着一些误解。他们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纯粹的学法指导,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当作是思想情操教育的内容,并人为的把它们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往往把原本蕴涵于文本和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板块来处理。在分析完课文后,来感受作者的情感,赞美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价值观的教育。当教学以传授学科内容,即以教养为根本任务时,它所授受的学习内容及目的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学习活动本身,实际上会产生教育的效果,这就是教学中的教育。  
6.有效教学是师生富足的教学。“富足”,《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丰富充实”。有效教学最终要追问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我们究竟留给学生什么?交给学生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可供学生吸收的营养精华有多少?作为教者,我们在与学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有获得了什么?发展了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富足”应该成为有效教学的旨归,有效教学应该给师生一种满足感,让每个人通过学习都能丰富起来,充实起来。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足呢?  
第一,学生富足,教师也富足。有效教学意义上的“富足”,不仅是指学生的丰富和充实,同时也包含教师的丰富和充实,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理所当然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作为教师也同样应该得到发展,能从与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能和学生一起进步和幸福。  
第二,尖子生富足,中间生、后进生也富足。富足,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把目光投在少数尖子生身上那不是真正的富足,富足应该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能使尖子生“吃得饱”,中间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学,人人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敏者”学得快,“者”学得深,课堂上没有无所事事之人,没有迷茫的眼神,没有忧愁的目光。每一张小脸是那么自信,那么满足,就像拔节的麦苗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甘露。  
第三,知识方法富足,情感智慧也富足。有效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含量,需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智慧,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  
总之,有效教学意义上的“富足”,应该是知识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能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  
观察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富足”一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许多课堂教学有其形而无其实,看上去热闹非凡,花样迭出,但总觉得贫乏、肤浅、飘忽,教学缺乏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和生命的质感。  
富足的课堂应该立体饱满,丰富如复瓣之花朵,厚实如多声部之重唱,课堂里不仅有朝气、灵气,也有底气,不仅有温度、宽度,也有厚度、密度和深度。  
7.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容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当代教育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关注人性,尊重生命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经历的成长过程。这是有效教学结合当代教育思想的一个进步,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特征,重视教学中人的地位,关注人性和生命的意义。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备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从有效教学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有效教学是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时需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兴趣、动机的激发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等无不围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其次有效教学充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角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起激励、组织、引导、评价的角色。   
有效教学的理念改变了我们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两种课堂评价观,“教师为中心”的评价着重在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评价的话语往往是:“这个教师课上得不错”,“这个教师上课水平不行”这是对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关注,把对课堂的评价变成对教师的表演水平的评价;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是以知识传输的状态和结果作为评价的重心,评价教的知识有没有教好。评价话语往往是:“这个教学内容有(没有)上好”,忽视了作为知识建构者是否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感兴趣、是否主动建构,还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是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常用话语是:“这堂课学生学得好不好”。不仅需要观察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是否主动改造教学环境,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需要,形成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还需观察和评价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否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堂课是否在一种自然、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的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01

有效教学的特征包括以下

    教学目标明确:有效教学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

2. 学生参与度高:有效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知识结构合理:教师应该将知识进行逻辑分层和组织,让学生能够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地掌握知识。还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

4.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不应只依赖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根据不同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运用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5. 注重启发思维:有效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6. 反馈及时准确: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批改、小测验、口头评价等方式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

7.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教学需要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展开。教师应该创造积极、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8. 教与学相结合:有效教学应该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既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有效教学需要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参与、合理组织知识、灵活运用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及时反馈、创设良好环境,并将教与学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