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想法很多,写也可以写很多,但说就说不多表达不来怎么办?

如题所述

01

自我暴露

情绪表达,意味着你要把自己脆弱而真实的一面,暴露给对方去看。而我们对自我暴露的控制以及回避,会形成对情绪表达的回避。

我们的社会文化中,自我暴露会被看成“不太妥当”的事情。

“不要告诉别人那么多事情”

“多说无益”

“说了能怎样也解决不了问题”

甚至会觉得自我暴露是个丢脸的事情,不该让人看到自己脆弱的地方。

有时候我们对错误的人自我暴露了后,对方没有积极回应,就因噎废食了,再也不愿意说了。

但人是非常需要自我暴露的。

同时,自我暴露也是关系的催化剂,关系中的社交货币。

如果跟一个不是特熟的同学或者同事吐槽自己某个状态,对方会说“原来你也是这样”,然后两个人关系立刻就被拉近了。

如果对方说的话里面有自我暴露成分,你会觉得他愿意跟你分享个人经历。

只有双方都有这方面交流关系,才会容易深入进去。

02

避免使用伤害性的情绪表达

第一种是批评。

要想避免批评,就要多用“我”这种表达,而不是你怎么样。

第二种是防御。

我们有时会把责任和错误等同起来,谁的责任就是谁错,这让我们更倾向于防御。

“这个跟我没关系”,“这不是我的事”特别急于防御,把事情推出去。

防御的开始就是阻碍对方表达的开始。

第三种是轻视。

非常伤人的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暴力表达。

最后是冷战。

冷战实际上是一种极度伤人的冷暴力。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冷战型,那么考虑多去主动的沟通,主动的去表达。

即使做不到主动,当对方主动来找你表达的时候,你至少给他一个情绪的反应。

你可以说“我现在不知道说什么,我现在情绪不太好”,这也是一个反应。

03

你希望对方做什么,要具体尽量具体

人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

有人可能你需要的是别人一个温暖的拥抱,也可能需要一份有心意的小礼物,也有可能就是你别理我,我只想跟自己待着去散散心......

尤其越理性的人你对越需要对他说得具体,你不可能指望别人都能猜出来。

希望你成为一个会表达情绪的人。由此,你才会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人与人之间的撕扯,拥有更真实和幸福的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5
1.每天坚持朗读,至少20分钟最佳。
可以拿一本书,来读文章或对于你专业能力提升有帮助的书籍,都是可以的。
总之,把朗读当作你每天都睡觉一样必做的事情,30天后,你会发现,口齿清晰了,知识增加了。关键也在于每日读、坚持读、多读,听着原音来读,模仿着读,读着读着,你的发音与表达都会大幅度提升。

2.对镜子练习,增强自信与表达能力。
你可以每天上班对着镜子练习10分钟,可以说一些鼓励的话语,这样每一天都是正能量满满,能增强你的自信力,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信一下,夸一夸自己,心情都是美好的。也可以在洗漱后练习,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时间久了,你会越来越自信。

3.一定要大量阅读来积累,阅读相关书籍或者演讲
一定要大量阅读,阅读能让你的语言更精炼也更丰富,你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虽然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内涵就不同了。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你正反也只能说一两个词,很单调的。甚至,你啰里八嗦,还表达不到点上,因为你不知道怎么来涵盖。

在读书的时候,不仅要读,还要有方向有针对性去读书,也不求你把所有名言警句都背过,但你看多了,再看世间万物,脑海中自然便多了对应的句子,也就是积累达到了,话语自然流露而出。
第2个回答  2022-12-14
因为没有天赋”,这句话虽然有道理,可并不是核心,更不是全部。



写作是一种慢思维,阅读是一种快思维。

对于写作的人来说,当脑子里明明有想法的时候,却写不出来,真的很烦躁,特别的痛苦——写什么?怎么写?该如何下笔?又该怎么样达到理想的效果?

真的很郁闷……

为什么不能像经典电视电影一样?

一幕幕精彩画面,顺畅而出,流畅自然,宛如风行水上,如沐春风,给人一种久久难以忘怀又心旷神怡的感觉,神爽飞动!

真的是因为天赋吗?

也许是因为没有阅历,没有经验,没有方法,没有技巧,没有积累。不知道写作和阅读的区别,不知道说话与写作的区别,不知道怎么释放自己的想象力,不知道电影电视和写作的区别。



写作是一种系统性思维,审视性思维。

阅读是一种判断性思维,情感性思维。

写作讲的是: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打动人心。

阅读讲的是:看的懂,看的爽,这就是我想看的!。

甚至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有必要须将文章的前后左右、里外上下,环境、气氛、人物,铺垫、渲染、伏笔、悬念等,根据主题思想的基调,互相照应。

而阅读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关键就两条:“看的懂,看的爽”!

——简单明了,判断肯定。

而说话那就不一样了。

极为讲究说话环境的时效性、氛围性、情景性、动机性,以及信息背后的情状。
第3个回答  2021-04-19
这是想法不够明确,语言组织能力不足造成的,可以脱稿多练习,先把想法慢慢说出来,然后再锻炼组织语言的能力,最后就能表达出来。
第4个回答  2022-12-13
可以先把想法用笔记下来,之后找到倾诉的对象再表达自己的想法,组织语言需要时间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