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公元前几年?

如题所述

文明的中国是公元前5000年开始的。

华夏文明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形成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山东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左右陶寺古城崛起兼并周围邦国,进入方国时代(进入文明)。公元前2100年左右进入王国时代。

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

扩展资料

结合中国古文明的特点和个性,中国早期文明时代有5个方面标志:

1、与人民大众分离的国家公共权力的确立。其重要的物化形态为出现了都、邑(国都、城邑),作为统治阶级建立和实施政治权力的基地,有大面积夯土基址的宫殿建筑等。

2、以阶级对抗为核心的社会分层现象。常常从墓地布局和墓葬规格(如棺椁、随葬品)等反映出来,并伴随着出现人殉和人牲制度等。

3、较复杂的礼仪制度和为王权服务的宗教力量的形成。系列化的玉礼器可视为这方面的指示物之一;同时出现礼仪中心建筑物,特别是宗庙成为王都所在地的重要标记,还产生了崇奉主神的大型祭礼场所。

4、文字系统的出现。因早期文明社会掌握和使用文字的范围甚窄,只能从散见的个别文字发现其所透露的信息。

5、青铜铸造和玉雕业的兴盛。这在中国既代表了物质文化的时代性尖端成就,又具有为社会政治服务而渗透着强烈观念形态的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文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9
从龙山时代(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到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王权和国家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僚体制、工艺技术、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开展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研究,对于深化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是十分有用的。

  在国外学术界,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对中国夏代及其以前的历史传说的真实性抱着极大的怀疑态度,否认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认为中国的历史只能从商代开始计算。而通过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复原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发展的历史,对展现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纠正对我国古代文明存在的各种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一般是把黄帝、炎帝作为中华文明开化的肇始,国内外华人也都将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但文献中对于黄帝和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载非常简略,目前,尚难以将其视为信史。因此从考古学上探索黄帝、炎帝时期至夏商周时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