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卫灵公

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扩展资料

赏析:

这段话主要讲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卫灵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1、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

2、分析道理

(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待君子怎么说,对待小人要怎么做。

(2)做事把握“度”。

有智慧的人,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样的人,要说什么,说对少。

3、作品简介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09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该对他人说的话,却没告诉,这是为人处事的过错;不应该对他人说的话,却说了,是说话的过错。有智慧的人,既不会有为人处事上的过错,也不会有说话的过错。”
第3个回答  2019-12-23
意思是: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第4个回答  2013-08-09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讲了,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